【摘要】 目的 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评价高位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5例前臂无法行常规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建立高位动静脉内瘘,观察内瘘的使用情况及效果。结果 15例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手术均一次成功,成功率100%。内瘘在术后4-6周成熟后开始穿刺,血流量均可达(250-300)mL/min。结论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例如正确选择穿刺方法、压迫止血方式及做好卫生宣教等有效的健康护理,使得高位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好,为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高位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它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维持畅通时间长、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少的优点,目前在临床上普遍采用。建立良好的动静脉内瘘通路是保证尿毒症患者顺利完成透析的关键。但长期透析后常出现血管堵塞,瘘管不能使用。2009以来,我院对多次前臂动静脉内瘘失败或前臂血管无法利用的患者,选择肘上建立动静脉内瘘即高位动静脉内瘘,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40-66岁,平均56岁。全部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需要长期血液透析治疗。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4例,糖尿病肾病6例,狼疮肾病2例,高血压肾病2例,痛风肾病1例。术前常规行肘前区血管彩超,标记适合造瘘的静脉。
1.2 手术方法
手术全部采用局部麻醉,取上臂前内侧中下段取纵行切口,沿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解剖分离头静脉或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1],游离至肘下适当长度备用;分离肱动脉,根据静脉位置,于肱动脉前内侧或前外侧开窗,直径为3mm左右,行动静脉端侧吻合[2]。手术后2d-25d,密切观察内瘘搏动情况,用手触摸有无震颤或用听诊器听诊有无血管杂音。
2 结果
本组15例,15例内瘘术后均通畅,使用时间4~24月,除1例因肾移植中断透析,1例因肺部感染而死亡,13例仍继续使用。本组无切口感染、无术后局部血肿发生,在血液透析中血流量均为220~250ml/分钟。
3 护理
3.1 穿刺前的心里护理
大多数透析患者因为二次造瘘,穿刺前都存在恐惧心里,因此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与病人的沟通,让病人理解穿刺对病人的重要性,争取病人的积极配合,同时可与病人交流其感兴趣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从而减轻病人的心里负担。
3.2 穿刺时尽量做到一针成功,减轻病人痛苦
高位动静脉内瘘血管部位较上,血流量较大,压力较高,应合理正确选择穿刺点。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点至少离开吻合口5CM以上,并且要求有较强的震颤感,静脉穿刺点离开动脉穿刺点8-10CM以上,动脉穿刺逆血流方向穿刺,最好勿与动脉穿刺点在同一血管上,目的减少血管通路局部再循环,提高透析效果。透析时穿刺首选阶梯法:即穿刺点不固定,穿刺点均匀分布在造瘘的血管上,且新穿刺进针点距离上次进针点至少1CM以上,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避免引起穿刺点渗血及血管瘤。提高穿刺水平:新瘘成熟后,最初几次的穿刺最好由有经验、技术娴熟的护士穿刺,以提高成功率。
3.3 进行血液透析时的护理
3.3.1 上机后护士每30min巡视1次,血流量保持在200ml/min~260ml/min,超滤充分,注意观察穿刺针是否固定妥当,有无渗血等,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确保透析充分和病人安全。在透析过程中脱水不宜过多、过快。密切监测血压,及时发现低血压症状,常采取紧急措施,患者取头低足高位,生理盐水快速静滴,停或减超滤,缓慢静脉推注50%葡萄糖液,如效果不理想,及时回血。
3.3.2 密切观察血流量,一般高位动静脉内瘘流量较大,如低于180ml/min,且患者超滤量大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内瘘堵塞。
3.3.3 透析病人多数有高血压、冠心病、血液高凝状态等,血液凝固性高,所以透析中抗凝剂的应用量要足够(有出血倾向者除外),防止血液过于黏稠。透析结束后观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对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患者,定查血常规,防止血色素上升过快引起血液黏稠,并适当调整肝素用量。
3.3.4 透析后高位内瘘护理 透析结束后,要特别注意高位内瘘的通畅,如若处理不当,会发生血肿或血栓,直接影响下次透析和血管内瘘的寿命。透析完毕拔针加压要适当。透析结束当天保持内瘘干燥,第2日可用喜尿妥湿热敷预防感染,软化血管。预防感染和并发症,患者每天检查内瘘情况,如发现异常(震颤减弱或消失)或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尽快与医护人员联系,及时得到处理。对患者要做好健康教育。
3.3.5 做好卫生宣教 应做到透析前保持手臂清洁,严格无菌操作,透析后穿刺部位避免当日接触水,瘘侧手臂避免挂重物或受压。每日2~3次患者自己检测瘘管有无振颤或血管杂音,以免感染或瘘管闭塞,发现瘘管振颤或血管杂音消失及疼痛应立即来院就诊。若有假性静脉瘤者,应用弹力绷带加以保护,避免连续扩张及意外撞破。
4 讨论
正确指导患者保护动静脉内瘘,既能避免给病人带来身体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又能保证充足的血流量,达到充分的透析效果。护士熟练掌握高位内瘘的穿刺技巧,做到一针见血,提高穿刺成功率;熟悉高位内瘘管的护理,减少瘘管闭塞的机会,正确地压迫止血,防止血栓的形成;加强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监测能力,都是延长瘘管使用寿命的条件。因此,护士应提高自身业务技术能力,以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以延长高位内瘘使用寿命,减少患者痛苦,提高透析质量。
参 考 文 献
[1]陈香美.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44-45.
[2]王玉柱.血液净化通路.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4-5.
关于高位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护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