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益气滋阴清热降糖汤治疗糖尿病65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0827 日期:2025-04-23 来源:论文网
益气滋阴清热降糖汤系我院离休老中医王凤珍老师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方。笔者自1993年以来运用该方治疗糖尿病65例,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均系门诊病人,男29例,女36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31岁,平均49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1个月;并发高血压6例,心脏病12例,高血脂症9例,皮肤瘙痒6例,月经失调7例。38例曾接受过消渴丸 、降糖、达美康、胰岛素及中草药治疗,疗效不满意而改服本方。
  2 治疗方法
  益气滋阴清热降糖汤组成:生地黄、生黄芪各15g,葛根、天花粉、玄参、牛膝、石斛各10g,黄连8g。加减:并发高血压或伴头晕、视力减退者,加白蒺藜、菊花、天麻、谷精草、决明子各10g;腹胀便秘者,加厚朴8g、麻仁10g;烦热易躁者,加白薇、荷叶各10g;便溏腹泻者,加炮姜5g;纳呆、苔腻者,加麻仁15g,神曲、竹茹、枳实各10g;手足麻木者,加木瓜、桂枝各10g,桑枝、鸡血藤各15g;气虚汗出者,加小麦10g,炙甘草5g,煅龙骨15g,煅牡蛎15g,口渴者加五味子10g,有心脏病者,加太子参、茯苓、石菖蒲、远志、丹参各10g;伴肾脏病变及泌尿系感染者,加猪苓、狗脊、萆薢、通草各10g;皮肤瘙痒或感染者,加忍冬藤15g,连翘、赤芍、地肤子各10g等。水煎服,日1剂。服用本方时,停用一切西药、中成药。
  3 疗效标准及治疗效果
  3.1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内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消渴病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尿糖转阴,空腹血糖降至6.66mmol/L以下,连续观察3个月未见复发;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尿糖(±),空腹血糖有下降趋势;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空腹血糖未下降。
  3.2治疗结果 65例中,显效23例,有效4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62岁,1995年7月14日初诊。患糖尿病5年余,近半年来口渴引饮,头错无力,小便频多,喜食易饥,曾在本县某辽检查空腹血糖11.2mmol/L,尿糖(++),经服降糖药物,控制饮食,症状有所减轻。现仍有三多症状,乏力神疲,心悸寐差,皮肤瘙痒,脘腹胀满,大便干结,舌红苔白而燥,脉弦滑。检查:空腹血糖10.08mmol/L,尿糖(++)。证属气阴两虚,肺胃燥热。法宜益气养阴、清热润燥。投益气滋阴清热降糖汤加太子参、丹参各20g,赤芍、地肤子、麻仁、五味子各10g。并嘱其停用降糖西药,继续控制饮食。进药7剂,口渴减轻,皮肤瘙痒亦止,但仍心悸、夜寐不实。原方减去地肤子、麻仁,加小麦10g,炙甘草5g,煅龙骨、煅牡蛎各15g,连服30剂。1个月后诸症明显减轻,血糖、尿糖均正常。为巩固疗效,再进原方数十剂。观察3个月,检查尿糖阴性,空腹血糖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5 体会
  糖尿病发病机理多为阴虚燥热。益气滋阴清热降糖汤用生黄芪益气行水,使津气四布于周身,并有降血糖作用;生地黄清热滋阴凉血,滋补十二经脉之液;葛根为阳明经药,能生胃津以润肺;天花粉苦寒,清肺胃之热以润肺胃之燥;黄连清热泻火和胃;玄参清热养阴,与生地黄相须为用;石斛入肺胃经,滋阴清胃生津;川牛膝入肝肾,能引火下行,治肺胃虚火,并有活血祛瘀之用。诸药配伍,共奏益气养阴、清热生津之功。糖尿病服用降糖药剂量过大或节食过度而造成低血糖较为常见,本方久服无此副作用,且对血糖有双向调节作用,使血糖处于动态平衡,疗效明显,以供临床同道参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