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新闻媒体的价值理性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7740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本文认为,面对智能技术在新闻业应用中工具理性占主导地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新闻媒体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寻求维护价值理性的路径,一是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共荣发展;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主体性;三是坚持做智媒体平台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尽管技术的发展领先于人文学术的思考,但是学界对技术应用的反思、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也将有利于业界开展实践。

第一章 智媒体发展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技术成熟
一、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 1956 年召开的美国达特茅斯会议上,人工智能的概念被首次提出,这次会议主要围绕“如何用机器模拟人的智能”这一问题展开,来自数学、心理学、神经学、计算机科学与电气工程等各专业领域的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成果各抒己见,不断丰富着人工智能的内涵和外延。也是在这次会议上,人工智能被正式确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人工智能 60 余年的发展历程曾几经沉浮,在发展初期,人工智能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就,例如研发出可以证明数学定理的机器、可以执行命令的跳棋程序;到了 20 世纪 60 至 70 年代初,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这些基础应用,但更加理想化的目标又难以实现,如此一来,人工智能发展走入低谷;又经历了 10 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在模拟人类专家的知识经验、解决特定领域问题方面取得进步,专家系统应运而生,并开始在医疗、化工、地质等领域斩露头角;到了 20 世纪 80 至 90 年代,人工智能发展再次陷入低迷,专家系统的不足之处开始暴露,其应用领域过于狭窄,缺乏常识判断,也不具备复杂的推理能力。

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技术在行业的落地具备了更多现实可能性。进入 21 世纪,伴随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并行运算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各领域数据的快速积累,这种发展趋势为依靠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者曼纽尔·卡斯特研究认为:“技术突破成群出现时,彼此间以正向的反馈过程互动。......技术创新系统之间的互动,以及依赖某种交换想法、问题与解决方法的‘氛围’,乃是能够从过去到当前的革命经验里衍推出来的特性。”

“由并行计算、更大量的数据、更深层次的算法促成的这场完美风暴,让酝酿了 60年的人工智能仿佛一夜之间获得成功。”

.................................

第二节 经济转型
一、智能技术发展催生智能经济形态
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主要依靠高速增长以实现规模化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开始在各行业普及应用,由此形成新的经济形态,产生了“新经济”的概念。“新经济呈现两个特征:一是信息科技革命,二是经济全球化。”[18]学者曼纽尔·卡斯特认为,新经济一开始是在两项关键产业中成型——信息科技业与金融业。“这两种产业不但在产品与制程上创新,还将这些创新应用到自己身上,因而刺激了增长与生产力,并且通过竞争,传播了新的企业模型,影响遍及整个经济体的大部分。”[19]

与传统经济追求经济规模不同,新经济更加注重创新和知识产权,追求高质量发展和经济效益。新经济是人才、知识产权、资本高度结合的创新经济。如今,新经济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而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新时代中国新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八次提到“互联网”,其中特别提到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由此,“智能经济”的概念也应运而生,这是一种“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支撑,以智能产业化和产业智能化为核心,以产业各领域为应用对象的新型经济发展形态。”[20]阿里研究院在《解构与重组:开启智能经济》报告中指出,过去的半个多世纪,数字经济的发展已为经济社会解决了大量与数据相关的问题,而伴随新一轮以人工智能、5G、区块链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发展,数据资源将被更加深入地挖掘与利用。“智能经济”将运用数据、算法、算力三者结合的决策机制更好地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使市场环境中的供需匹配更加精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传媒业积极探索媒体融合新路径
在经济转型的发展形势下,提供信息服务的传媒业也在持续探索媒体融合、产业升级的新思路。技术进步是推动媒体变革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1 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成熟发展开启了媒体融合的大趋势,如今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再一次成为推动媒体融合的关键力量,为新一轮媒体融合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和发展路径。
...........................

第二章 智媒时代工具理性主导新闻媒体变革的表现与影响

第一节 工具理性的本质特征
对工具理性进行系统论述和批判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韦伯生活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这个时间段也是现代技术蓬勃发展的时期。此时,技术应用不仅在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也开始渗透到社会领域乃至精神文化层面。由此,他开始对技术所体现的工具理性进行反思和批判。
工具理性通常以可计算和可预测的技术逻辑确定目标,最终选择最佳手段和最佳途径实现目标。其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抽象还原、定量计算的标准化逻辑。这种逻辑的起点是数学,数学是清晰、严谨和确定的,是一种讲究普遍性、规范性的理性逻辑,任何事物都可以被量化、运算。第二,诉诸于标准化技术实践。工具理性倾向于通过抽象还原和定量计算的方法,将自然对象转化为在数学等式中可理解的概念用以认识世界并指导实践。第三,追求最佳方案、最佳手段、最佳效率的思维方式。这种价值取向通过利弊权衡,最终选择最佳手段和最佳途径,而不是从道义良知出发做出选择。第四,工具理性讲求效率逻辑,以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生产和财富的增长为出发点,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则放在其次。
因此,在媒体的智能化应用中,这种工具理性的价值取向可以理解为:以追求利益和目标实现为己任,依靠抽象还原、定量计算和标准化的逻辑,将现实世界的信息传播规律转换成可量化、可计算的数学公式,在传播实践中追求最佳方案、最佳手段、最佳效率。
............................

第二节 智媒时代工具理性主导新闻媒体变革的具体表现
智媒时代工具理性主导的新闻媒体变革具体体现在机器新闻写作、算法推荐机制、个人信息搜集、信息智能识别等技术应用的逻辑中。
一、高效、模式化的机器新闻写作
学者卡尔森认为,“在以数据为中心的新闻实践中,没有像‘自动化新闻’这样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这预示着新闻内容将远远超过人类记者的生产能力,从而开拓更多可能性领域.
]机器新闻写作是媒体智能化的早期应用,这种新闻生产模式的工作流程大致分为五步:一是自动抓取网络空间的信息数据,分类建立数据库;二是根据提前设定的算法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三是将分析结果填充固定的写作模板自动生成新闻内容;四是对语言和语法进行纠正,增加可读性;五是等待编辑审核或自动推送新闻。
例如,2017 年 8 月初,九寨沟县发生地震后,中国地震台网“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仅用 25 秒就编写出一篇新闻稿。500 余字的新闻稿中详细交代了震区的地震强度、地形、人口、天气、历史等情况,另外还提供了地震区域地形图。“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实际上就是一套能够执行命令的程序,当地震发生后,这套系统会自动启动工作流程,运用地震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依次完成数据抓取、数据加工、自动写稿、编辑签发等流程,写作与播报的速度可以用秒来计算。腾讯财经的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编写的第一篇财经消息仅用时一分钟,之后又生成了面向不同读者群体的四个版本。第一财经研发的“DT 稿王”可实现数据的海量抓取和分析,日阅读量 3000 万字,三十天就可以完成一部四库全书的体量。
............................

第三章 智媒时代新闻媒体维护价值理性的必要性..........................32
第一节 价值理性的本质特征.................................32
第二节 智媒时代新闻媒体维护价值理性的内在要求........................32
第四章 智媒时代新闻媒体维护价值理性的路径....................................39
第一节 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共融发展....................................39
一、改进技术逻辑,融入专业理念..........................................39
二、加强技术公司与媒体机构合作...................................40

第四章 智媒时代新闻媒体维护价值理性的路径

第一节 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共融发展
在人类实践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工具理性主要解决“如何达成目标”的问题,价值理性首先要解决“做什么,为什么做”的问题。社会实践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协调统一。在技术应用的语境中,芒福德提出“有机技术观”,主张技术要回归生命,成为人类谋求幸福的手段,而不是奴役人类的工具。
因此,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也应该秉持这种“有机技术观”,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融合。具体可以从两个方向努力:一是改进技术设计的逻辑,将新闻专业理念融入设计中;二是加强机构合作,促进技术开发机构和媒体组织的交流合作。
一、改进技术逻辑,融入专业理念
学者郭全中认为,所谓“智媒体”具有三重内涵,“一是智能,即能够实现信息智能匹配;二是智力,即智媒体的自我演化和发展;三是智慧,即具有高尚的价值观。”[55]
其中,智慧是对智媒体应用的最高标准,新闻媒体是事实真相的探寻者、记录者和传播者,也是社会正义良知的维护者。因此,智能技术应用应该朝着优化信息传播环境、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方向发展。
........................

结语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