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视典型人物报道概述
(一)概念界定
我国的典型报道最早诞生于 20 世纪 40 年代抗日战争时期,在此过程中,典型报道,尤其是典型人物报道作为宣传方式的一种,是较常被使用的。但我国学者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则远远晚于这一报道方式的出现,直至上世纪 80年代才开始系统性对典型报道起源和发展进行研究。典型报道中包括典型事件报道、典型经验报道和典型人物报道等多种种类。典型报道作为一种新闻形式,在我国的新闻报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宏观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社会制度和人生价值观以及微观层面上新闻思想及发展策略等不同,导致在西方的新闻界中并没有典型报道这一类型。
一般学界认为典型报道是一种新闻体裁。依据《中国新闻学实用大词典》定义,典型报道与消息,通讯和写作等方式并列,单独作为一种新闻体裁出现。[12]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典型报道是包含不同体裁的,既有通讯,也包含消息、特写等方式。电视典型报道则是指以电视为传播媒介,采用纪录片、晚会、新闻采访报道等手段进行典型事件或者人物的报道。
典型人物报道是典型报道的一部分,其主要对象为人物。报道中所呈现的典型人物身上,一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够体现这一时代的特色,代表这一时代的精神。正面典型人物作为一种新闻符号,经过新闻媒体的塑造和宣传,被大众所熟知的同时,他们本身所代表的价值观和导向也一并为受众接受,从而达到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引领社会价值风尚的目的。同时,典型人物报道中不单单包括正面典型人物的报道,同样包括反面典型人物。这一类型人物的报道更多的是一种警示和教育,避免受众重蹈覆辙,再酿悲剧。而电视典型人物报道则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运用电视手段及元素进行典型人物报道的典型报道。
...........................
(二)电视典型人物报道
电视典型人物报道伴随着电视媒介的使用与发展。上世纪 50 年代国际电视业得迅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电视业的发展。依据国家数据网(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数据显示,2014 年我国电视播出时间达到 17476126 小时,电视发射机 24397 部。我国电视媒介的使用普及和建设工作是非常成功的。与此同时,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变化多端的国际国内市场,格外需要新闻媒介发挥功能,提供正确的指引。而电视作为我国受众主要使用的媒介之一,电视有责任也有义务担负起报道典型人物,引领社会价值观的重任。
因为早期的主要媒介平台是报刊,因此,早期的典型人物报道主要集中在以报纸为媒介的主流媒体上。如公认的第一篇典型人物报道为 1942 年《解放日报》上刊登的劳动模范吴满友的报道。《新闻联播》作为电视新闻报道的标杆,在典型人物的报道中一直积极探索,不断寻求合适的典型人物报道方式。1987年国庆节前后,《新闻联播》推出《改革在你身边》系列报道,这一报道形式糅合“新闻综述”和“解释性报道”的方式,树立宣传成就报道的同时注重实事求是的风格。[13]十六大以来,《新闻联播》中的典型人物报道更是打破以往刻板印象,主动转换报道视角,更注重从平民角度出发,对于典型人物的刻画,一改往日一味“高大全”的形象,改从细节入手。通过一代代电视从业人员的不懈努力,刻画出一系列丰满的,立体的人物形象。增强了人物刻画的可看性和故事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新闻联播》为主的新闻报道也将一直是我国典型人物报道的主流方式和手段。与此同时,以《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为代表的新闻类节目中均含有典型人物报道内容。
..........................
二、央视“寻找最美”系列典型人物报道现状
(一)央视“寻找最美”系列典型人物报道样本分析
本节对于“寻找最美”系列典型人物报道的样本进行统计和归类,统计分类包括数量和性别、地域等基本信息。由基本样本分析出发,总结《朝闻天下》中对于“寻找最美”系列典型人物报道的选择和特点。
1.样本来源:《朝闻天下》“寻找最美”系列新闻报道
“寻找最美”典型系列人物在中央电视台多个新闻频道中均有报道,其中,《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新闻袋袋库》、《东方时空》等节目中均有对于“寻找最美”系列典型人物的报道信息。但是这些平台对于“寻找最美”系列典型人物的报道并不全面,数量较少。而《朝闻天下》节目中对于“寻找最美”系列典型人物的报道是最全面、数量最多的。其报道对象不但包含最终获得“最美”荣誉称号的人物,还包括一些较有影响力、事迹较为突出、感人的候选者的报道。因此,研究《朝闻天下》节目上的“寻找最美”系列典型人物报道能充分反映央视这一系列典型人物报道情况。
《朝闻天下》(Morning News)是中央电视台于 2006 年 6 月 5 日推出的一档节目。《朝闻天下》以早间新闻播报为主,是央视早间新闻栏目中播出的时间最早、跨度最长的新闻节目。[26]首播时间为每天早上六点整,在 CCTV-1、CCTV-13两个频道并机直播。节目类型为新闻资讯节目为主,每集长度为 180 分钟(新闻频道)、150 分钟(综合频道)。《朝闻天下》在保持国内国际时事新闻权威性的同时,更是强化了对于民生社会新闻、出行天气资讯、文化体育资讯、时尚生活等方面的报道,提高了栏目的可视性,同时在表现方式上强化了电视媒介自身特性,注重受众视听感受。经 2009 年改版之后,节目使用蓝底黄字、加粗加大的新闻字幕央视,在三行字幕中采用红、黄、黑、蓝等四种颜色配色,使得观众看得清晰,看得明白,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大事要闻。.............................
(二)央视“寻找最美”系列典型人物报道分析
“寻找最美”系列典型人物报道中的每个系列自成一个系统,但是又在此基础上构成一个整体。每个人物的策划报道不是同一个记者自己编辑完成的,一个选题的产生和报道一定有多人参与,多次报道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以系统方式呈现,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传播效果达到最佳。本节重点在于分析“寻找最美”系列典型人物报道的报道结构和报道形式。
报道结构是指,报道中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其排列组合所呈现的外在形式。[27]报道结构并不是随着设计人主观选定的,报道结构的确定同报道本身的主题和目的紧密相关。报道结构的构成要素有报道时间、报道角度、报道符号使用等。
1.报道时间
对于“寻找最美”系列典型人物的报道时间段均处在“寻找最美”系列大型公益活动举办中进行的。在活动中,数以百计的编辑,记者走访基层一线,寻找一个个最美典型,而典型人物报道正是在这一个个寻找中呈现出来。
以 2015 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为例,该活动于 2015 年 5 月 28 日正式启动,自当日起至 10 月 10 日面向全社会征集孝心少年事迹,共产生 300 名候选名单。2015 年 10 月 16 日活动组委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投票,产生 10位“2015 最美孝心少年”及“2015 特别关注孝心少年”,并在 10 月 27 日举行颁奖典礼。在此期间,六月份开始,《朝闻天下》就陆陆续续推出一系列“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系列报道,一直到颁奖典礼结束后还会制作特别报道,采访参与颁奖典礼的获奖的孝心少年们。主要的典型人物报道集中在该活动举办期间。
............................
三、央视“寻找最美”系列典型人物报道形象构建分析 ........................ 26
(一)央视“寻找最美”系列典型人物定位与主题提炼 ................. 27
1.乡村教师群体形象定位 ....................................... 27
2.孝心少年群体形象定位 ....................................... 28
四、央视“寻找最美”系列典型人物报道特点与启示 .......................... 37
(一)社会分类基础上的报道系列化 ................................. 37
(二)报道视角平民化 ............................................. 38
五、以央视“寻找最美”系列为代表的典型人物报道发展前瞻 .................. 41
(一)海量信息中的突围 .................................. 41
(二)品牌的构建和文化的传播 ..................................... 42
五、以央视“寻找最美”系列为代表的典型人物报道发展前瞻
(一)海量信息中的突围
在新闻报道中的典型人物是否最终能够成为群众榜样、起到示范作用及最终影响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榜样本身的魅力和吸引力。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富裕”甚至“过量”的时代,各种娱乐节目层出不穷,各种信息要素唾手可得,在这种情况下,典型人物报道本身的革新一定要考虑到互联网信息时代受众的阅读和接受特性,才能做出更好、更鲜活、更能吸引受众的报道。
信息快餐时代,阅读和信息接受方式变成扫描式阅读,受众渴求从海量信息中摄取更多有用的信息或者令人印象深刻的关键词。这一特性体现在典型人物报道中,就要求我们对人物进行报道和形象构建时,要懂得抓住受众的这一心理需求,以若干关键词或者关键信息的方式进行报道,在报道中加深对于报道人物的细节刻画,使得报道更加真实,生动和鲜活。在报道中选取的关键词要能体现人物精神面貌和思想水平,与所报道事迹与形象密切相关,不能为了博得眼球或者一味吸引受众而制造“噱头”,制造夸张失实的新闻点,那样的报道就得不偿失了。
.............................
结语
不可否认,当下的社会已经是互联网的时代。网络媒介的发达和兴盛带来的冲击不仅仅针对某一系列的节目,而是对于电视媒介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本身的冲击和颠覆。它所带来的变革是全面的和立体的。面对汹汹而来的网络浪潮和变化,怎样在海量信息中突围,继续通过树立典型人物并进行报道的方式,培育正确的价值观、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是我们每一个媒体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毫无疑问,央视“寻找最美”系列典型人物报道为我国典型人物报道的继续发展和探索前进提供了极好的借鉴。这一系列典型人物形象的成功树立为我国主流媒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在论文写作期间观看节目也数度潸然泪下,为这些最美的平凡英雄的事迹深深打动。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时期,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典型人物的报道仍然是必须而重要的。
通过研究和分析“寻找最美”系列典型人物报道,我们也可以探知典型人物报道的一些变化趋势。例如逐渐从单纯宣传功能到加强综合报道,在报道过程越来越体现出对于新闻性和新闻规律的把握和运用,越来越注重与受众的互动与联系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典型人物报道在实践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典型人物报道形式较为雷同,典型报道效果评价较为不明确等。
本研究在分析“寻找最美”系列典型人物报道特征的基础上对典型人物报道也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研究认为我国典型人物报道应加强典型人物报道的品牌建构、更加注重报道的细节和真实性、增强报道交互性、充分使用多媒介平台的方式进行联动报道。希望我国的典型人物报道能够继续完善和发展,最终能够成功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