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框架视阈下的成就报道研究--以《人民日报》“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7611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国人民砥砺奋进,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止,主流媒体的成就报道也不会停止。新时代的变化造就新的发展成就,要 高主流媒体成就报道的报道水平,就要在以往的报道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寻找对策,从而让成就报道更好的服务于党和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发现该专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对主流媒体如何更好的呈现成就报道 供建议和参考。第一,本文以框架理论为基础,采用“说什么”和“如何说”两大类目分析总结了“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报道框架的特点。研究认为,该专栏报道框架的特点明显:在报道主题框架上,以经济建设主题为主,其他主题为辅;在消息来源框架上,消息来源多样化,以官方来源为主;在报道对象框架上,以区域地方为主,其他对象为辅;在报道数量框架上,时间不长,但是稿件总量大,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在栏目设置框架上,栏目丰富,注重“特别报道”;在版面设计框架上,元素丰富,色调偏红;在报道体裁框架上,以通讯类体裁为主,其他体裁为辅。

第一章 绪 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 研究背景
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作报告中讲到:“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立足于世界和自身的发展趋势,实事求是,顺应群众诉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着中华儿女砥砺奋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万众瞩目的发展成就。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大报推出相应专栏和特刊,均以多个版面的篇幅对十八大以来我国各地各领域的发展成就进行深入报道,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也推出专题片,集中展现我国各地各领域的发展成就。可见,报道好我国在各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党的先进性,振奋民族精神,为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进行宣传造势,我国主流媒体责无旁贷。因此,对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我国取得成就的新闻报道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民日报》“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是对十八大以来各地和各领域发展成就进行的报道,也是《人民日报》在党代会前夕对我国阶段性发展成就的又一成功报道实践。此外,《人民日报》作为我国第一大报,其成就报道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研究价值,可以为我国其他媒体做好成就报道 供参考。
( 二 ) 研究意义
我国主流媒体的成就报道在展现国家重大成就,体现党的先进性,引领社会舆论等方面,具有其他报道类型不可比拟的优势,做好成就报道是我国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目前来看,我国的成就报道并非完美无缺,如何更好的体现成就报道的内涵,发挥成就报道的功能和优势,一直是我国主流媒体所积极寻求的。所以,从成就报道本身来说,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最新的成就报道的现状、特色和不足之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其一。
其次,从理论价值上来说,学术界对成就报道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在理论方面关于成就报道的研究比较单一。本文以“框架理论”为理论工具,分别从新闻框架的内容层面和形式层面,对《人民日报》“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成就报道“说什么”框架和“如何说”框架进行分析,来探寻目前成就报道的优势、功能和问题并 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促进我国成就报道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探讨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成就”一词在《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完成,造就,成材,成为,业绩。”均有 一件事已经完成, 一个人已经成功的意思,而且是取得了优秀的成果。《辞海》中对“成就”一词的解释是:“工作上或成绩上所取得的优秀成果。”纵观中西新闻媒体,成就报道可谓是中国新闻媒体特有的产物,因为西方媒体并没有专门的成就报道,虽然也有类似的新闻出现过,但也是零零散散,未成一派。成就报道和与欧美国家的政治报道有类似的地方,但成就应该面面俱到,既包括政治,也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等等各个方面。在中国,成就报道是党和国家的宣传活动与新闻媒体的有机结合,是指对新近完成的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建设成就进行新闻呈现的一种报道。成就报道也是媒体引导受众回顾以往成就,认清当前挑战,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
( 一 ) 关于成就报道的研究
成就报道从本质上来看,包含新闻宣传和新闻实践两个方面,也是这两者的结合。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的成就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党和国家在 一个时期的主要路线、方针和政策。从形式上来看,西方的政治报道和成就报道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西方新闻界并没有专门的“成就报道”之说。可以说成就报道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新闻报道形式,一直备受主流媒体的青睐,尤其是传统纸媒,成就报道经常占据重要版面,因而国内对于成就报道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但总体而言,学术界对成就报道的研究相对分散,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

截止到 2018 年 4 月 20 日,笔者在中国知网以“成就报道”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找出相关文献 224 篇。笔者根据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
.........................

第二章 “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说什么”框架分析

一、“说什么”类目制定
台湾学者王石番把“说什么”类目分为:“主题类目”、“方法类目”、“特性类目”、“主角类目”、“权威类目”、“来源类目”、“目标类目”、“标准类目”、“方向类目”、“价值类目”十种类目。本文根据研究需要和实际情况,选取其中的“主题类目”、“来源类目”和“主角类目”三大类目作为“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成就报道“说什么”框架分析的类目制定。其中“主题类目”具体指报道的主题,“来源类目”指报道的消息来源,“主角类目”指报道的对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 一 ) 报道主题
荷兰学者樊·迪克认为,新闻的主题是通过宏观规则来限定的,宏观规则包括删略、概括和组构,新闻内容都是由主题组成的结构,每一层次的主题又从属于更高层次的主题。③因此,新闻媒体通过确定社会事件的主题,选择,强调和阐述突出了事件的含义,然后 供了解释的框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协调发展。而《人民日报》的“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发展成就的报道,是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主题的报道。因此,笔者将《人民日报》“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的报道主题分为五个:经济建设主题、政治建设主题、文化建设主题、社会建设主题和生态文明建设主题。
( 二 ) 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是指新闻报道中内容和观点的来源,台湾学者张锦华认为“新闻内容都有一定的出处,包括个人、组织、单位或者机构的观点和言论,而消息来源就是指新闻内容所涉及到这些主体。”①因此,消息来源要依据新闻内容源自何处来进行判断,目前学术界关于新闻报道中的消息来源主要包括“政府官方”、“企业和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等。
.......................

二、“说什么”类目框架分析
报道主题是构成新闻作品内容的要素之一,最能体现出新闻报道中的主要思想,研究成就报道的报道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现党和国家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成就,同时也说明了党和国家重视哪个方面的建设。因此,统计分析“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的报道主题,可以发现该专栏报道的侧重点。统计结果如下:

由表 2-1 可知,“经济建设主题”占了总报道量的 40%,报道篇数达到了 149篇,已然是《人民日报》“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报道最重要的主题;其次是“社会建设主题”,90 篇的报道篇幅占据总报道量的四分之一;然后是“政治建设主题”,20%的报道量占比同样显示出政治建设主题的重要性;“文化建设主题”和“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是数量较少的报道主题,分别为 32 篇和 30 篇,且两者均占总报道量的 8%。以上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人民日报》“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的报道主题主要以经济建设主题为主,社会建设主题和政治建设主题为辅。
..........................

第三章 “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如何说”框架分析 .................. 20
一、“如何说”类目制定 ............................. 20
(一)报道数量 ................................ 20
(二)栏目设置 .................................. 20
第四章 “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框架的功能探析...................... 31
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 31
二、展现发展成就,记录国家历史 ................................... 32
三、展现各地各行业发展亮点 ............................. 34
第五章 “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报道的不足与建议 .................... 39
一、“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报道的不足 ........................... 39
(一)主题框架分布不均 .................................... 39
(二)消息来源和报道体裁单一 ...................... 39

第五章 “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报道的不足与建议

一、“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报道的不足
我国著名传播学者李良荣认为:“新闻媒介最重要的功能是 供信息,所有宣传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并尽量满足群众的需要。”①《人民日报》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方面的发展成就,但是该专栏并非完美无缺,同样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将“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的不足之处归纳为以下几点:
在“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样本中,“经济建设主题”报道占总报道量的四成,“社会建设主题”报道占据总报道量的四分之一,然后是“政治建设主题”有 20%的报道量占比,“文化建设主题”和“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是数量较少的报道主题,均占总报道量的 8%。由此可见“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主体框架的分布并不平衡,虽然说明该专栏是以经济建设主题报道为主,但也暴露出“经济建设报道”一家独大唱“独角戏”的问题。其实,不仅是《人民日报》,在其他主流媒体中,对于成就建设的报道一直存在“一家独大”的情况。经济建设成就确实最能直观的展现砥砺奋进的成就,然而在经济逐渐转型的当下,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建设主题来主导报道主题框架。

从《人民日报》“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的消息来源来看,官方来源占比 72%,超过七成,虽然展现出《人民日报》成就报道的权威性和官方性,但是也暴露出该专栏的消息来源过于单一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举国上下斗志昂扬,除了党和国家层面,企业、社会团体和普通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但是在“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中,成就报道显得过于官方,来源于社会层面和普通群众层面的报道少得可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报道的客观性。


..........................


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国人民砥砺奋进,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止,主流媒体的成就报道也不会停止。新时代的变化造就新的发展成就,要 高主流媒体成就报道的报道水平,就要在以往的报道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寻找对策,从而让成就报道更好的服务于党和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发现该专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对主流媒体如何更好的呈现成就报道 供建议和参考。
第一,本文以框架理论为基础,采用“说什么”和“如何说”两大类目分析总结了“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报道框架的特点。研究认为,该专栏报道框架的特点明显:在报道主题框架上,以经济建设主题为主,其他主题为辅;在消息来源框架上,消息来源多样化,以官方来源为主;在报道对象框架上,以区域地方为主,其他对象为辅;在报道数量框架上,时间不长,但是稿件总量大,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在栏目设置框架上,栏目丰富,注重“特别报道”;在版面设计框架上,元素丰富,色调偏红;在报道体裁框架上,以通讯类体裁为主,其他体裁为辅。
第二,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总结了“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报道框架的功能。研究认为,该专栏的报道框架功能显著:为党的十九大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展现发展成就,记录国家历史;展现各地各行业发展亮点;内容贴近群众,突出获得感;满足受众需求,增强阅读体验。

第三,本文探讨了“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的不足之处:首先主题框架分布不均;其次该专栏消息来源和报道体裁单一;而且该专栏群众视角的报道偏少;最后是缺乏纵向对比。同时, 出了一些改进的思路,如丰富栏目设置和版面形式,突出地方亮点;增加报道体裁, 升可读性;平衡报道主题和消息来源;创新报道视角,聚焦普通群众;转变报道思路,以对比展现成就等。本文通过“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的优点和缺点的分析,为今后主流媒体更好地展现成就报道有 供一些反思和建议。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