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直到20世纪末,“新闻价值观”这个概念尚未进入我国新闻学界及新闻领域的视野。甚至到了21世纪初,在美国学者的《新闻学关键概念》一书中仍不见“新闻价值观”这一概念的应用。然而在新闻实践中,作为客观存在的新闻价值观对其新闻价值的判断与取向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1研究目的
政治文化对新闻价值观的影响证明了,要想推进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政治文化建设,以先进的政治文化影响新闻价值观、引导新闻传播。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政治文化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在再政治化语境下,重新审视我们的新闻价值理念并构建适合中国新闻传播制度的新的价值体系,关系到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面对这个严肃而重要的问题,我国的新闻传播应在更加深厚的思想层面和更加广阔的社会层面重申政治及其价值和意义。站在政治文化立场分析新闻传播中的现象,探讨新闻价值观的转变与实践,这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进步,亦是深化与丰富新闻传播理论的需求。
1.1.2研究意义
面对新闻价值的多元选择,新闻媒体必须进行价值整合,树立正确的现代新闻价值观,并以此来指导当下的新闻工作,从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标准等方面,构建起适应其多种需要的价值体系。它的实现需要从体制、机制、观念等层面做好各环节的工作,更需要从理论上、学理上给予支持。因此,关于新闻价值观的研究是对新闻理论的丰富。它的研究是对新闻理论研宄的深入与拓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对我国当下的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实践指导意义。
本研究运用新闻学、传播学、政治文化学等学科理论及其研宄方法,对政治文化与新闻传播的关系、再政治化语境下的新闻价值观及其实践,以及新闻价值观重构等问题作一探讨。
.......................
1.2文献综述
关于新闻价值的理论研宄缘起于西方,国内是在西方新闻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自身的理论体系的。国内对于新闻价值理论的研宄,开端于1919年徐宝横所著之《新闻学》,可谓我国“论述新闻价值问题的开山之作”。其后,有任白涛、邵飘萍以及潘公展对新闻价值理论的研究。如果说,20世纪初是我国对新闻价值理论研究的开端,那么到了三四十年代则达到了对新闻价值研宄的兴盛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学者,如梁士纯、田振玉、任白涛、管翼贤、萨空了、恽逸群等。
自新中国成立至195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对新闻价值理论的研究非常薄弱。其后,由于政治原因,“新闻价值”的研究成为我国新闻学研究的一大空白,甚至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禁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薪新的历史时期。新闻价值理论研究在经历了漫长的失语之后,终于发出了新时期的第一声响喊,《解放军报通讯》于1979年第7期率先刊出吴鸿业的《谈谈新闻价值》。之后,新闻价值理论研究方兴未艾,持续至今。
..........................
二、新闻价值理论的综合梳理
2.1新闻价值理论
在中国中国新闻界对新闻价值理论的接受与实践,随着政治文化的变革而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2.1.1新闻价值概念的界定
谈新闻价值理论,有必要先界定新闻价值这个概念。新闻价值应该是新闻学研宄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新闻价值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起源于世纪中后期西方报刊商业化时代。1833年美国大众化报纸《太阳报》的创办,推动了面向全社会的“便士报”的迅速发展,并形成报业竞争。为扩大报纸发行量,各报社老板和主编非常重视对报纸所载新闻事实的选择。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要求记者采访时,应注意那些与众不同的、有特色的、戏剧性的、浪漫的、动人心魄的、独一无二的、奇妙的、幽默的、别出心裁的”新闻。普利策认为,只有符合上述要求的新闻才是有价值的新闻。首次提出了新闻价值概念。直到世纪初,美国、日本的一些新闻学者,进一步把新闻事实的选择标准统一到新闻价值这一概念上。1903年出版的美国新闻学专著《实用新闻学》正式使用了新闻价值这个概念:“新闻必是以动社会全体之兴趣者,当注意新闻价值”。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和日本的新闻学著作对新闻价值己有较完整的论述。
......................
2.2传统新闻价值理论
所谓传统新闻价值观,是以新闻的吸引力和可读性为主要标准,来对新闻进行选择和判断;传统新闻价值观则以新闻要素为核心,更注重新闻的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等。
2.2.1传统新闻价值理论的沿革
新闻价值理论最早由西方提出,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新闻学教授格兰特赫德首先建立了西方新闻价值理论框架。他认为最有价值的新闻有三点,即感兴趣、适时机、身边事件和节井消息。
1899年日本新闻学者松本君平出版了《新闻学》一书,也提出新闻价值的概念。
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教科书虽然对新闻价值不作解释,但对新闻标准却做了明确解释:“新闻价值的传统标准是指历代新闻工作者用以判断什么样的事实能构成新闻以及衡量什么样的新闻报道胜过另一些新闻报道的尺度。”
1903年,美国学者休曼的《实用新闻学》所使用的新闻价值一词,是我们见到的这一概念最早的出处。
1920年代,美国学者华连提出了新闻价值10要素,原有新闻价值的内涵增加了时间性、空间性、重要性、独特性等要素,对新闻价值的范畴做了重要的扩展。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佛莱德希伯特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一书中对新闻价值理论做了必要的整理,将新闻价值又归纳为时间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和人情味5个要素。至此,关于新闻价值及其要素在中外新闻界与新闻学界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
3.1政治文化:新闻价值观的风向标....................14
3.1.1政治文化对新闻价值观的影响....................14
3.1.2新闻价值观与政治文化的分期....................14
四、再政治化下新闻价值观的实践.....................20
4.1人文关怀:新闻价值观的根本践.....................20
4.1.1人文关怀下新闻价值观的确立践.....................20
4.1.2人文关怀下新闻报道的特点.....................20
五、再政治化下新闻价值观的建构................30
5.1国家发展理论:新闻价值目标..................30
5.1.1弘扬社会主流价值...................30
5.1.2促进社会和谐稳定...................30
五、再政治化下新闻价值观的建构
5.1国家发展理论:新闻价值目标
中国共产党一贯把宣传思想工作看作是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大事。多次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闻传播必须要坚持正确导向,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用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的话就是:“媒介必须把国家的发展目标(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媒介的社会责任优先于媒介的权利和自由。””因而,国家发展理论就成为构建我国新闻价值目标的理论支撑;反之,新闻传播应责无旁贷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国家发展理论下的我国新闻价值目标主要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
5.1.1弘扬社会主流价值
主流价值观反映出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道德的基本取向,反映出一个国家主流社会的基本意愿,它是国家稳定的基石。主流价值观的彰显,表示出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与有序,并将有力地促进其经济社会的发展。主流价值观的构建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而弘扬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主流价值观,新闻传播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面对转型期的中国,我国新闻传播要明晰自己的价值追求,成为主流价值观的引导者和建构者。这是我国新闻媒体的重要价值目标之一。
.............................
结语
中国新闻界对新闻价值理论的接受与实践,随着政治文化的变革而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思想解放运动和报纸改革带动了新闻学理论的研究,中国新闻界重新讨论新闻价值问题。无论是新闻理论工作者还是新闻实际工作者,
都深刻认识到重新评价新闻价值观的重要意义,认为必须要认真开展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并确认要按新闻价值来选择新闻事实,这是新闻工作的客观规律。
新闻价值观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它必然要受到同时期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在新闻事业产生的100多年里,新闻价值观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新闻价值观就有了传统与现代之分。现代新闻价值理论是在对传统新闻价值理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对比传统新闻价值观只注重要素,现代新闻价值观则更注重自身的内在规律。现代新闻价值观从价值本身的意义出发,认为新闻是价值的体现者,媒介是价值的载体,受众是价值的确定和受益者。现代新闻价值理论回归价值的本义,体现了价值对受众“有用”的内涵,指出了新闻价值观的变革方向。
政治文化对其新闻价值观的影响必然的。西方新闻价值观与价值标准的形成有其社会与历史的必然性,它是建立在商业的驱动、个人主义的取向、非认知需求的基础之上的,而我国的新闻价值观更多的是接受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的影响。因此,要想推进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摒除传统政治文化的糟粕,而以先进的政治文化影响新闻传播。如今,中国社会正在转型,政治文化也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站在政治文化立场分析新闻传播中的现象,探讨新闻价值观的转变与实践,这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进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