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流新闻媒体网站报道中的外卖小哥媒介形象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7603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笔者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上,运用内容分析的实证方法对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三家主流新闻网站自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的 448 篇外卖小哥的针对性报道进行了深入分析。笔者在认真梳理和统计之后发现: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三家媒体刻画了不同的外卖小哥形象。第一、积极正面的形象(机智勇敢的正能量传递者、文化生活的积极参与者、自强不息的励志者);第二、消极负面的形象(事故肇事方、违法犯罪者);第三、缺乏保障的弱者的形象(权益受害者、得不到尊重的失落者)。主流新闻网站在外卖小哥媒介形象呈现时有以下特点:第一,报道语言质朴,鼓励性话语多,凸显人文关怀;第二,报道主次分明并且呈现多元化;第三,新闻信息内容同质化;第四,外卖小哥话语权相对偏弱;第五,网民情绪表达的去理性化。而对主流新闻网站呈现外卖小哥媒介形象造成制约的因素来自社会环境因素、媒体报道因素和受众因素。所以,要使外卖小哥形象完整而真实,媒体、社会、受众三者就要通力协作,媒介报道力求客观真实,社会环境不断完善相应制度,受众努力增强自我素养,这样才会促进媒体呈现出完整而贴切实际的形象,从而使外卖小哥在城市奔波更有归属感。

一、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类目建构

(一)概念界定
1.主流新闻网站
主流媒体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约翰·穆斯基提倡的,他指出“主流媒体”也可称为“精英媒体”或“议程设置媒体”。乔姆斯基对主流媒体的认定“这些资源丰富,可以设定框架使其包含其他业者进行工作”,强调要具有新闻性、主流性、权威性三个要求。“主流媒体”的概念传入中国是 90 年代末,在我国,主流媒体一般情况下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的,体现和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坚持和引导社会发展的主流和前进方向的主要媒体。
依据 2018 年 9 月中央网信办发布的“中央主要新闻网站传播力榜”可知,人民网、新华网以及央视网这三大国内主流媒体依次位列传播力榜的前三强,另外中国新闻网、央广网、中青在线、中国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军网、中国经济网分别进入我国的主流媒体前十名。

上述新闻网站已经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新闻媒体,其显著的特点在于网站的成熟度比较高,给大众传播的新闻类别化且相对完善。此外,大众可以通过其平台的搜索功能快速搜索自己关注的信息,新闻更新速度非常快,可以极大的满足大众对于新闻的及时性需求。
我国的主流新闻网站承担着对重要事件进行宣传的责任,其具备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我国的新闻网站,另外,主流新闻网站在重大事件宣传中起主导作用,也能够代表或引导社会的舆论方向。
.....................

(二)理论基础
1.刻板印象理论
刻板印象其实就是通过大脑思维分析大量复杂信息,然后将之简化的结果。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都会形成一些成见,所以,去理解和进一步研究刻板印象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去进行正确的认知分析,而不是只看到局部的现象。
为什么会形成刻板印象,这其中的原因也有很多,大致可以概括成四个方面。第一,刻板印象的产生是基于一定程度的现实,而不是虚无主义。例如同一种职业、同一个地区、或者同一个年龄段的人,在行为的特征和心理的活动上通常会有一些共同点。例如,教师通常都是充满诗意和知识的;士兵必须有强壮的体格才能保卫国家;年轻人会更充满活力;老年人则显得虚弱生病等,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部分客观的社会事实。其次,刻板印象的产生也符合我们大脑从表面到内部的特征,然后从具体到抽象的信息加工。第三,我们倾向于从个体群体中形成更为普遍的理解,而不是对群体中个体的一部分进行单独的分析。第四点,形成的刻板印象也通常会是一个群体较为突出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更容易被我们的大脑记住。
外卖小哥的媒介形象,在国内媒体的报道中一直以来被贴上了勤劳勇敢,乐于助人,充满爱心,违反交通规则,脾气暴躁等等标签,他们是奔波的人群,很少有时间在媒体镜头前停下来,于是乎,我们会慢慢地形成对外卖小哥的刻板印象,将他们与生活水平低、乐于助人、交通安全事故、社会保障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但是外卖小哥穿梭于大街小巷为大家送餐,让大家足不出户吃遍美食的背后,他们何时、何以饱腹?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屡次违反交通规则?当他们遇到要求严苛的顾客又是怎样消化所受的委屈等等,这些表面现象背后的事实很少被我们看到。

...............................

二、我国主流新闻网站外卖小哥报道概况

(一)报道数量与趋势变化
新闻报道数量直观地反映了大众媒介对于某一议题的关注度。分析关于外卖小哥形象报道数量,有助于了解媒体对外卖小哥形象方面的关注程度。新闻量也是媒体形象形成的重要因素。一般报道的数量越多,这个群体被关注的角度和主题就越多,人们的形象就越立体,观众对其认知也更加全面客观,反之报道的数量寥寥无几,则会导致形象比较片面和主观。
按要求搜索最终得到新闻 448 篇,根据月份对其进行分析统计,详情如下表所示。对于筛选出来的文本具体的年份分布如下:

...........................

(二)报道议题
报道议题,指的是整个新闻的一个中心思想和要阐述的观点,记者对于客观事物本身的主观看法和态度,将其真实事件报道出来,将所要表达的意图进行传播。媒体关于外卖小哥的报道涉及到方方面面,会尽可能完善外卖小哥这一人设的立体性,报道的主体和内容遵循不交叉的原则进行分析,本文将外卖小哥报道的议题分为 10 类。
违反交通规则:外卖小哥在骑电动车取餐、送餐过程中发生的违反交通规则行为;
日常生活状况:在新闻中对于外卖小哥目前的生活状态,学历教育状况及收入水平进行了解。
工作难处:外卖小哥在工作中遇到的难处; 社会保障与权益:外卖小哥工作收入、涉及维权问题;
正面典型:外卖小哥关怀救助、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吃苦耐劳、勤勉进取的正能量;
遭遇不幸:外卖小哥被动的遭遇交通事故、被伤害等;
呼吁关注:呼吁大众关注外卖小哥群体;
政策出台或提出建议:政府等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条例或采取具体的措施解决外卖小哥带来的问题,针对外卖小哥问题,专家或学者提出的建设性意见;

..............................

三、我国主流新闻网站呈现的外卖小哥形象 ............................. 26
(一)积极正面的形象 ........................................... 26
1.机智勇敢的正能量传递者 ........................................... 26
2.文化生活的积极参与者 ..................................... 29
四、外卖小哥媒介形象成因分析.................................... 37
(一)外卖小哥媒介形象成因分析 .................................. 37
1.报道语言质朴,凸显人文关怀 ................................ 37
2.报道主次分明并且呈现多元化 ................................... 38
五、关于外卖小哥媒介形象的思考 ............................. 44
(一)媒介:替外卖小哥发出声音 ....................................... 44
1.增加报道数量..................................... 44
2.拓宽报道路径............................... 45

五、关于外卖小哥媒介形象的思考

(一)媒介:替外卖小哥发出声音
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是主流新闻网站,并在新闻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受众人数相对较高,因此所呈现出来的外卖小哥的群体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起示范作用。所以,将打造构建真实完整的外卖小哥媒介形象作为己任,三家主流新闻网站乃至其他大众媒体才能够更好解决外卖小哥的问题诉求,这样才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稳步发展。

话语权是个体或群体表达诉求的权利,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权利,拥有话语权也就意味着拥有信息发布和传播的主动性,所以每个个体都应享有话语权,并通过彰显话语权,将自己的观念和诉求进行呈现。一般话语权较高可以为个体赢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并借此获取一定收益。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三家主流新闻网站,是我国影响较大话语权也较高的主流媒体,其受众多、传播广,能够且应该帮助外卖小哥发出声音,加强他们的新闻话语权,为他们发声创造条件,让他们享有表达的权利,同时帮助这个群体顺畅表达,从而令受众对该群体产生更加完整的认识。
1.增加报道数量

要对外卖小哥的报道数量上有所增加,为外卖小哥特别设置相关栏目,对他们的日常工作投注更多的关注,探究他们的日常状态,寻求这个群体面临的共性问题,而不是抓住其中一个典型大肆宣传,这并不具备代表性和普适性。并且,针对外卖小哥的报道既要数量也要质量,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更加深入挖掘,抓住他们的所思所感所想,更加透彻深入的进行跟踪报道和调查研究,全面真实的塑造他们的形象。

2.拓宽报道路径
外卖小哥是媒介所报道信息的主体,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他们应该争取更多的表达权利,主流媒体作为受众高、权威性高的一种媒介,就要给外卖小哥的话语权的提升搭建一定的平台。但是由于外卖小哥受到自身文化水平和阅历的制约,其与媒体进行深度交流的想法和能力相当有限,作为主流媒体就应该积极引导外卖小哥对自身诉求的表达,并多途径搜集这一群体的信息,努力构建发声平台。
...............................

结语
笔者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上,运用内容分析的实证方法对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三家主流新闻网站自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的 448 篇外卖小哥的针对性报道进行了深入分析。笔者在认真梳理和统计之后发现: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三家媒体刻画了不同的外卖小哥形象。第一、积极正面的形象(机智勇敢的正能量传递者、文化生活的积极参与者、自强不息的励志者);第二、消极负面的形象(事故肇事方、违法犯罪者);第三、缺乏保障的弱者的形象(权益受害者、得不到尊重的失落者)。主流新闻网站在外卖小哥媒介形象呈现时有以下特点:第一,报道语言质朴,鼓励性话语多,凸显人文关怀;第二,报道主次分明并且呈现多元化;第三,新闻信息内容同质化;第四,外卖小哥话语权相对偏弱;第五,网民情绪表达的去理性化。而对主流新闻网站呈现外卖小哥媒介形象造成制约的因素来自社会环境因素、媒体报道因素和受众因素。所以,要使外卖小哥形象完整而真实,媒体、社会、受众三者就要通力协作,媒介报道力求客观真实,社会环境不断完善相应制度,受众努力增强自我素养,这样才会促进媒体呈现出完整而贴切实际的形象,从而使外卖小哥在城市奔波更有归属感。
由于笔者能力不足,理论水平也存在较大的欠缺,同时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外卖小哥所面临的的问题也在发生变化,所以该论文还存在很多欠缺,未能在对外卖小哥的群体分析上更加深入和透彻。本文只对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三家主流新闻网站的的相关报道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受众分析相对单调。除此之外,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对外卖小哥的问题只是采用单一的新闻传播理论进行分析,实质上该问题应利用多种学科交叉分析。所以,笔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的建议和意见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恳请各位老师指正指导。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