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现状浅析与对策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9430 日期:2025-04-09 来源:论文网
代写论文网: 【摘 要】 目的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情况的调查,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和发放调查问卷,掌握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进而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的总结分析,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结论 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认知有待加强,充分认识职业危害因素,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及措施,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现状分析;对策
  为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现状,2008年12月对二级医院的手术室护士进行了摸底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室职业危害知识了解不够,对存在的危害未足够重视;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调查对象
  济源市6 家二级医院的手术室护士,共32 人。其中主管护师15 人,护师13 人,护士4 人。
  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收集,调查问卷分三部分:①一般情况: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等。②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知识的掌握情况。③对于职业危害所采取的措施。
  3 结果
  调查后发现以下问题:①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室职业危害认知不够,多数护士对存在的职业危害没有足够重视;②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防护措施不到位,医院配备的防护用品不齐全或未规范配备;③对锐器伤后的处理和标准预防了解相对较多,但平常工作中防护措施不到位,不能严格按照标准预防进行防护。
  4 讨论
  4.1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4.1.1 物理性职业危害
  4.1.1.1 锐器伤 手术室工作中经常使用刀、剪、针等锐利器械,在频繁护理工作中易造成自伤或误伤他人,是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4.1.1.2 电离辐射伤 在骨科手术中经常使用X线机进行定位,由于防护知识和防护用具缺乏而易受到损伤。手术间消毒时常用紫外线,可引起眼炎、皮肤炎。
  4.1.1.3 长期站立与搬运病人 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需要长期站立,固定的工作姿势,腰腿部长期受力,易造成劳损和双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引起下肢静脉曲张,易患颈椎病。再加上饮食作息没有规律,这些都能造成医护人员不同程度的隐性伤害或职业后遗症。
  4.1.2 化学性职业危害
  4.1.2.1 化学消毒剂 多种化学消毒剂在手术室的广泛应用,使得医护人员每日被迫接触甲醛、戊二醛、含氯制剂、臭氧等,长期接触可引起鼻炎、哮喘、接触性皮炎、记忆力障碍、头疼、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生殖系统疾病。
  4.1.2.2 有害气体的影响 手术室护士每日工作在空气中存在低浓度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和微量麻醉废气的环境中,术中CO2、氩氟醚、异氟醚等麻醉药品的残余都可污染空气,影响身体健康。
  4.1.3 生物性职业危害
  随着医学的进步,各种手术的开展,护士的工作明显加重,超负荷工作致使生理、心理方面都产生不良影响。固定的工作姿势、长时间站立导致颈椎病、下肢静脉曲张;频繁急走及处理重物致使腰酸背痛;工作无规律、精神紧张致使身心疲惫。其感染途径多数是经血液和呼吸道。手术室护士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易感染HBV、HCV、HIV、流感病毒、支原体和变异冠状病毒等。   4.2 防护措施:
  4.2.1 加大职业防护宣传教育,强化职业风险意识
  加强职业危害认知教育,首先从改变观念开始。医院管理者必须注重加强手术室护士的在职培训,强调职业危害对护士自身健康的影响,接受相关知识的培训。可举办多种安全学习班, 发放宣传手册等结合实例进行教育,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将风险降到最低.[1]
  4.2.2 完善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预防规范措施
  大多数护士是在受到伤害后才意识到防范的重要性,因此,建立预防规范措施很有必要。工作中执行正规的操作流程,推行规范的预防措施,才能减少职业危害。同时加强检查和监督力度,促进护理人员执行防护措施。
  4.2.3 规范医疗行为,预防锐器伤
  建立锐器损伤报告管理制度,护士一旦被刺伤,应立即评估发生情况,使受刺伤者得到恰当的治疗及跟踪监测[2]。要求护士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用后的针头与其它锐器及时、正确放入锐器盒内;禁止徒手分离污染的针头;为不合作的病人作治疗时,有他人帮助[3]。注意正确的工作姿势,器械护士在手术台上传递器械时,应尽量做到身体与颈部同时转动。手术中用弯盘传递锐利器械,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应带口罩、手套,术前了解患者的病史、肝功、HIV的检查结果,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4.2.4 配备必需的防护用具,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被调查的6 所医院手术室中,有三所医院无X线防护屏和防护衣,2 所医院仍使用甲醛熏蒸消毒,未配备废气抽吸设备;防护镜不合格;由此可见,防护用品的配备处于严重的不足状态。切实加强防护用品的配备,加强防护措施的落实,才能减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
  4.2.5 合理安排工作,防止身体疲劳,减轻心理压力
  在平常工作中护理人员实行弹性排班,既要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又要注意缓解护士因工作带来的身心疲劳,缓解紧张程度,借助有效的客观条件,注意节约体力和能量,减少无效劳动,合理设计流程,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之余适当调整自我,积极做好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维护。
  4.2.6 化学危害防护
  合理使用消毒剂,甲醛消毒完毕,须吸出残余废气后再取出消毒物品,戊二醛使用时容器加盖,接触时带手套、防护镜、防止溅入皮肤和眼内。定期检修麻醉机,减少空气污染,改善通风条件,加强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士应充分认识到手术室职业中现存的及潜在的危害因素,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护理管理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则.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4):63-64.
[2] 朱丹.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8.
[3] 李可萍,庄英杰,文翠容,等.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71-573.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