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镇医院手术室现状与对策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9331 日期:2025-04-08 来源:论文网
【摘 要】 本文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对乡镇医院手术室管理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手术室;现状;对策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科室,其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笔者在乡镇医院手术室从事护理工作多年,并且调查了几所乡镇医院,发现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条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1 现状
  1.1 建筑布局
  乡镇医院条件有限,手术室一般是在原来病房或诊室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普遍存在布局不合理的情况。手术室功能分区不齐全或布局不合理;各区功能无标志或不明确。
  1.2 制度建设
  镇医院手术室基础设施缺乏,基本设备落后,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部分手术室人员岗位职责、手术室工作流程和技术操作规范等制度不健全。手术室人员配置不全,尤其是护理人员身兼数职,有时连轴转得不到有效的休息;忙时只能从病房临时抽调没有手术护理经验的临床护理人员。
  1.3 消毒灭菌管理
  环境、器械消毒是重要的环节,乡镇医院有的存在不规范的地方比较多。如空气消毒、物体表面、地面消毒操作规程,时间登记不规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大多采用先消毒、清洗、润滑、灭菌,缺少酶洗和除锈步骤。消毒包包皮反复利用不清洁、包装松散、不规范。持物钳、手术刀片、剪刀有的医院用2%戊二醛浸泡或苯扎溴铵浸泡。消毒纱布、棉球一次消毒长时间使用。大部分乡镇医院未开展紫外线灯强度、细菌、消毒液监测。吸引器(引流瓶)、止血带反复使用。医疗垃圾不能做到分类处理。
  2 管理对策
  2.1 加强领导认识,增加硬件投入
  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医院领导应充分认识手术室的重要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手术室基础建设和基础设备的投入决策,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
改造手术室布局使功能分区符合《手术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要求,分清非无菌区、相对无菌区、无菌区。手术间分清无菌间、有菌间。如手术间有限,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污染手术。手术是高强度智力工作,也是高强度的体工作,要保证人员配备,不能一味强调减员增效和成本核算,将护理人员一减再减。应落实人员配置,根据手术台数量合理配备麻醉和护理人员,保证手术室工作的健康有序运作。   2.2 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
  硬件上档次,软件更要上水平。配置专门的手术室管理人员,健全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使手术室管理逐渐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如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一次性用品管理制度、查对制度、自我防护制度、应急工作程序、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
  2.3 加强感染知识培训,强化无菌意识
  定期参加有关培训班,及时掌握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新知识、新技术、新动态。加强对新入职人员感染知识岗前培训,严格三基三严训练,规范无菌操作;不能随便临时抽调无手术经验的护理人员。消毒员应持证上岗,掌握正确的消毒灭菌方法,保证灭菌质量和效果。
  2.4 细节管理,提升水平
  2.4.1 手术室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手术治疗效果。手术间温度、湿度要适宜。对手术间物体表面、地面、墙壁。每日、每周、每月定人、定点、定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保持清洁、无灰尘、无血迹。做好定期检测,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 个/m3。
  2.4.2 手术器械、敷料应彻底清洗灭菌,所用物品必须全部达到灭菌。器械清洗严格执行酶洗、除锈、润滑等程序。对于患者使用的器械和物品,一用一消,消毒后再清洗。器械清洗目测检查应达到光洁,无残留物质,无血渍、污渍和水垢,器械表面包括关节、齿牙等处不得有锈斑。无菌包定期更新,使用标识明确,注明名称、消毒日期、有效日期、打包者姓名等。
  2.4.3 医疗垃圾的垃圾的收集、存放、处理处置应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严格把关,注意消毒灭菌日期、出厂日期、有效期限及有无破损和变质等,使用后进行登记。

参考文献


[1] 李洁玲.浅谈加强手术室消毒隔离的措施和体会[J].中国热带医学,2001,4.
[2] 杨宝忠,海平.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5,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