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手术 胸水
0引言
横纹肌肉瘤是起源于横纹肌的恶性肿瘤,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成人及老年人发病率低. 病灶多发生于四肢、臀、肩胛等肌肉丰富的部位. 胸腔横纹肌肉瘤少见,易误诊为肺癌、肺结核等,我科收治1例,报道如下.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67岁,因胸闷、气短、咳嗽1mo入院. 入院前1 mo无明原因出现上述症状,活动后加重,呈阵发性干咳,偶有低热,按“上感”治疗无效,症状逐渐加重,不能平卧,盗汗、消瘦明显. 查体:体温36.7℃,脉搏10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00/70 mmHg(1 mmHg=0.133 kPa),颈部淋巴结不大,气管右移,左胸廓饱满,左胸背部皮肤均未见局部隆起,未触及包块,左肺叩诊呈浊音,左肺尖叩诊过清音,左肺呼吸音消失,右肺正常. 胸透示:左侧液气胸,大量胸腔积液、气胸,左肺被压缩90%. 胸部CT示:左侧胸腔大量积液,气胸,右肺正常,纵隔淋巴结肿大. 血沉80 mm/h,血常规、肝肾功正常. 初步诊断: ① 肺癌? ②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入院后做PPD试验(-),行胸腔穿刺3次,共抽出淡黄色胸水约3300 mL,均送病理、细菌检查,未检出肿瘤细胞及结核菌,胸水常规及生化检查提示胸水为渗出液. 共抽出气体约1000 mL,在第3次胸腔穿刺时发现前次抽胸水穿刺点旁出现2个小包块约2.5 cm×2.5 cm×2.0 cm,1.5 cm×1.0 cm×1.5 cm,表皮无红肿、破溃,边界较清,质韧活动,疑为肿瘤种植,遂行包块活检,病理诊断为:横纹肌肉瘤. 因患者体质极差,不能承受静脉化疗,仅给予胸腔注射顺铂40 mg,地塞米松10 mg,1次/wk,以抑制胸水生长,并予支持对症等治疗,症状减轻后家属要求出院. 出院后1 mo余病故.
2讨论
横纹肌肉瘤多发生于肌肉丰富的部位,首发症状多为体表包块,较易被发现[1]. 本例首发症状为咳嗽、气短、胸闷,胸透发现左胸腔大量积液,并气胸,易于误诊为肺癌、肺结核等. 胸水中也未检出肿瘤细胞及结核菌,抽胸水后才出现体表包块,由病检确诊. 发生于胸腔的横纹肌肉瘤少见报道,胸膜无肌肉组织,可能是肋肌病变侵及胸膜,引起胸水,出现临床症状. 横纹肌肉瘤的治疗以广泛手术切除为主,配合放、化疗,5 a生存率约52%,早期发现单纯手术有效率为23.8%[2]. 对于Ⅱ/Ⅲ期患者手术后加放化疗可提高生存率,而单纯化疗、放疗,或放化疗联合疗效均不满意,生存率低于前者. 常用化疗方案为:VCR+ARD+CTX. 本例患者发现时已临床Ⅲ期,伴有胸水,已无手术机会,因体质极差也无法耐受化疗,仅局部给药,效果不好. 要提高横纹肌肉瘤的生存率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1]陈明强. 71例横纹肌肉瘤疗效分析[J]. 实用肿瘤学杂志,1999,13(4):290-291.
[2]董志伟,谷铣之. 临床肿瘤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462-146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