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应原终点滴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910 日期:2025-03-24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变应原 终点滴定 免疫治疗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在变应原皮肤试验基础上选择变态反应门诊患者163(女64,男99)例,年龄12~68岁,选择对象均为变应原皮试反应结果在()以上者. 每一种变应原浸液的终点滴定为1例. 各种浓度的变应原浸液均选用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实验室提供的国际标准化抗原制剂. 皮试结果判定按《变态反应学实验技术》一书中制定的全国统一的常规标准.
  1.2方法
  1.2.1注射方式将一系列不同稀释度的变应原浸液注入前臂皮内浅层,注射使用1 mL注射器及4号皮试针头,注射部位尽量表浅.
  1.2.2注射浓度变应原的浓度按10倍递增,如1∶10, 1∶102,1∶103,1∶104等. 皮试顺序按变应原的浓度由低而高,或由高而低进行滴定.
  1.2.3确定终点皮试以形成4 mm的丘疹作为标准,15 min后观察反应结果. 如丘疹增大幅度或其周围红晕不超过5 mm时为阴性反应,当丘疹增大或其周围红晕达到5 mm时为阳性反应,即终点. 本组中108,107,106,105,浓度丘疹增大幅度分别为5, 7, 9和11 mm ,均为阳性. 即终点确定为108.
  2结果
  临床常规采用AIT起始浓度多为皮试(+)者自1∶106稀释度开始,皮试()者自1∶108稀释度开始,皮试()者自1∶1010稀释度开始,我们所做的163例终点滴定结果仅49例符合常规稀释度,另5例为出现超敏反应的高敏患者,其余109例的终点稀释度均高于常规稀释度.
    163例终点滴定的变应原为7种(表1). 因夏秋季节衣着单薄,患者皮试暴露部位充分,故163例终点滴定均在夏秋季完成. 此时花粉症患者较多,其滴定敏感度也很高. 其中以蒿属花粉的终点滴定度最高, 1015 10例、1016 5例,并出现了超敏反应.
  3讨论变应原终点滴定皮肤试验主要是用于选择AIT时脱敏抗原的起始浓度,终点的浓度即为初次脱敏浓度,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 一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滴定,当皮试呈阴性时的抗原浓度即为终点. 二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滴定,当皮表17种变应原终点滴定试呈阳性时的抗原浓度即为终点. 由于终点滴定所做的皮试较多,操作较繁琐,我们创建了以常规脱敏起始浓度为终点滴定皮试第一针的“快速达到终点法”. 如变应原皮试()者以1∶108抗原浓度为终点滴定的第一针皮试,当其出现阳性反应时,向低浓度滴定至终点;当其出现阴性反应时,向高浓度滴定至终点. 用此法可迅速安全地找到终点,既缩短了操作时间,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终点滴定的敏感度与变应原的种类及测试季节均有一定的关系. 叶世泰[1]曾发现个别蒿属花粉抗原有极高的敏感度,将抗原稀释至1∶1017,仍有患者皮试阳性,甚至有达到1∶1018者. 本组病例显示出蒿属花粉的滴定度最高. 夏秋季节为花粉症的高发期,国内有关研究也报道[2-3]. 在我国引起花粉症的主要植物为蒿属,其发病高峰期为8~9 mo,多数花粉症患者对蒿属花粉显示强烈的皮肤反应. 另外,豚草花粉在我国一些地区也是重要的致敏花粉,7~9 mo豚草花粉产量极大,也出现了较高的滴定终点,与国内文献报道相符,应引起临床重视.
   本组163例滴定终点有109例高于常规脱敏起始浓度,并且超出了1~5倍不等. 这提示我们在给患者进行AIT时,根据所滴定的终点来选择起始浓度,可有效地避免高敏患者可能出现的超敏反应,这样既增加了AIT的安全系数,也意味着AIT疗程将延长,而AIT本身就是一种不限期的治疗方法[4]. 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脱敏疗程愈长,治疗后的复发率愈低. 这是否与提高其脱敏稀释度有关,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叶世泰. 变态反应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38-40.

[2] 张晓珍,王耀平. 飞行人员花粉症快速免疫治疗68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9):1731.

[3] 林小平,何韶衡,高军,等. 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花粉症的长期疗效[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6):1487-1489.

[4] Li JT, Lockey RF, Bermstein IL, et al. Allerge immunotherapy: A practice parameter [J].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2003,90(1):1-3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