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子宫内膜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病理
1对象和方法
199408/200408在我院行开腹或腹腔镜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495例,年龄16~66(35.4±8.7)岁. 其中,子宫腺肌症16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33例,盆腔内异症368例,其他部位(包括输卵管、腹壁、大网膜等)的内异症16例,以上诊断可同时或单独存在. 将所有内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录入至ACCESS数据库中,以见到典型的巧克力样囊液或卵巢表面紫蓝色的病灶为临床诊断标准;两位病理科医师单独复习病理切片并诊断,结果不符的再交上级医师会诊,讨论并决定最后的病理诊断.
2结果
2.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495例中,临床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33例,其中,单侧156例,双侧77例,共310个囊肿,病理支持242个,病理与临床的符合率为78.1%. 病理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切片中,镜下主要表现有以下4种类型:①可见类似正常的内膜;②可见囊壁内层的柱状上皮;③囊内壁上皮大部分被破坏,只能见到少许的立方型上皮;④内膜上皮和间质均见不到,仅见到含铁血黄素细胞或囊壁纤维组织的增生[1]. 本研究的242个囊肿中,上述4种类型分别为110(45.5%), 40(16.5%), 29(11.6%), 63(26.4%)个. 其中4例合并卵巢肿瘤(1例合并双侧卵巢浆液性交界性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1例合并双侧浆液性囊腺瘤;2例合并同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21(8.6%)例合并感染.
2.2子宫腺肌症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症共166例. 5例为妊娠晚期行剖宫产时发现并病理证实,其中1例为腺肌瘤破裂,术前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术中发现腺肌瘤破裂口约2.0 cm×1.5 cm大小,活动性出血,术后病理提示子宫浆膜层内膜异位伴蜕膜样反应. 最大的妊娠期腺肌瘤为8.0 cm×6.0 cm×6.0 cm.
2.3其他部位病理内异症输卵管内异症15例,9例大体标本见输卵管增粗或局部紫蓝色结节,6例无典型表现;1例合并输卵管乳头状瘤,其大体标本仅见输卵管狭部和壶腹部增粗;8例有输卵管结扎史. 大网膜内异症4例,腹壁疤痕内异症3例. 1例为卵巢癌术后化疗后复发同时合并腹壁移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增大. 3讨论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与病理符合率仅78.1%,可能与以下的原因有关: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经长期囊内液压迫后,皮质萎缩,上皮易脱落和破坏,所以其病理表现变化很大,典型者可见类似正常的内膜,而不典型者仅见含铁血黄素细胞或囊壁纤维组织的增生,易误诊为卵巢黄体囊肿或卵巢血体,反而病灶较小或卵巢表面的病灶病理表现更典型. 其次,由于长期的慢性炎症,使囊壁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术中常不能完整剥出,导致取材困难,或病理取材时因囊壁难以辨认而将卵泡或黄体囊肿壁取中. 所以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要结合临床并多处取材切片观察. 孕激素可使内异症病灶停止生长甚至萎缩,妊娠是治疗内异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异位症病灶很少有妊娠后继续生长[2]. 本资料提示妊娠期腺肌症还可继续生长. 腺肌瘤破裂可能由于妊娠子宫血流丰富,机械性因素或激素的波动使异位的内膜出血,位于浆膜下的腺肌瘤内压力增高而破裂. 输卵管内异症的大体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为提高其诊断准确率,需病理科医师多点取材,仔细观察. 此外腹壁也是内异症发生的常见部位,剖宫产是其主要的诱因[3-4].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73.
[2] Ismail KM, Shervington J. Hemoperitoneum secondary to pelvic endometriosis in pregnancy[J]. Int J Gynaecol Obstet,1999, 67 (2):107-108.
[3] 夏梦兰. 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22):2029.
[4] 王维佳.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370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22(13):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