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药害的产生原因,包括药剂、使用及气象等方面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药害;产生原因;预防对策
欲知药害预防措施,就必先知晓药害产生的原因。药害产生的原因,主要与农药性质、使用技术、作物种类及其生育状况、环境条件等方面因素有关。现将其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1药害的产生原因
1.1药剂方面的原因
一是误用和错用农药。将除草剂误当杀虫剂或杀菌剂使用,或在杀虫剂、杀菌剂中意外混入除草剂。二是过量施用农药。常见有些农户不讲究科学用药,遇到药效不高时也不认真查找原因,盲目增加施药量或施药次数,致使用药过量引起药害;施药不均匀,重喷重施,使局部施药过量引起药害;长残效除草剂施药过量还易引起后茬敏感作物药害,除草剂的使用剂量因土壤类型、除草时间、气温高低及杂草叶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农民在用药时往往过于追求除草效果,擅自加大使用剂量造成药害的发生[1]。三是选用的农药质量差。选用的农药质量不合格,或是过期产品。如乳油的乳化性能及乳液稳定性差,分层,上有浮油或油珠,下有固体沉淀;所配的悬浮液分散悬浮性能差,上下层浓度不匀,甚至有沉淀等。
1.2使用方面的原因
一是施药方法不当。如某些农药只能采用药土法施药,而不能采用喷雾法;使用手动喷雾器喷药时,药液雾化不良,雾滴粗,喷头距作物太近等也易产生药害;有的农民在给自家大豆田进行封闭化学除草时,将相邻地块作物田也喷洒了农药,造成作物产生药害;还有的农民将用于大豆田封闭的豆磺隆用于玉米田,从而产生药害[2]。二是农药漂移和挥发。施药时粉尘或雾滴随风漂散降落在其他敏感作物上而引起药害,例如麦田喷洒2,4-D丁酯,使邻近大豆、棉花等阔叶敏感植物产生药害;在施用除草剂时,风力过大产生一侧垄台有药、一侧无药的情况,还容易使药液直接喷洒到相临其他作物而产生药害。三是施药没有超过安全间隔期。在稻田施药敌稗前后施用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抑制水稻体内酰胺水解酶,会使稻苗受药害,通常这2种药安全间隔期在10 d以上;玉米施过有机磷后对烟嘧磺隆敏感,两药施用间隔期为7 d左右,所以在农药安全间隔期内施药易产生药害[3]。
1.3气象方面的原因
高温、低温、高湿、大风等不良气象条件下施药易造成药害。如封闭除草时,气温过低则秧苗出土缓慢,药在土层滞留时间过长,容易产生药害;在移栽稻田施用乙氧氟草醚(果尔),若气温低于20 ℃,或土温低于15 ℃,易发生药害;波尔多液、碱式硫酸铜、氧氯化铜等铜制剂,在清晨露水未干、雨后不久、持续阴天或浓雾情况下喷施,叶面水分溶解的铜量超过作物所能耐受的铜量,易引起药害。
2.1正确选择药剂
挑选合格的农药产品,一是看农药的悬浮性。把配液瓶口堵好,来回振摇后,再静置10 min,如果药液仍然浑浊,瓶底沉下的药粉不多时,就是悬浮性比较好的可湿性粉剂;如果超过1/2都已沉下或者药液已近澄清,悬浮性能就不好;若全部药粉都已沉到瓶底时,就是悬浮性很差的可湿性粉剂;如果药剂凝成一团也说明不是好的可湿性粉剂。二是看农药的乳化性。把1份体积的乳油倒进19份体积的水里,混合以后反复摇晃,然后静置30 min,看是否有油状物或膏状物浮在水面,再检查底部是否有沉淀物,如果都没有,就表明该药剂的乳化力很好;如果放入水中的乳油能够自己很快地扩散开,变成白色,就是最好的乳油;如果出现明显的沉淀物,或者水面有浮油、乳膏就是乳化性能差的乳油。
2.2正确施药
一是使用农药前要仔细阅读标签的内容,了解农药的适用作物、最佳施药时期、施药剂量范围及注意事项等,严格按照标签上推荐的施药方法使用,就可以避免错施或误施农药及过量使用农药;同时要保护药械性能良好;避免重喷、漏喷农药。二是在安全间隔期内施药。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1次施药至放牧、收获(采收)、使用、消耗作物前的时期,自喷药后到残留量降到最大允许残留量所需间隔时间。每种农药的施用都有安全间隔期,如选择使用高效低残留的新型除草剂替代长残效除草剂,要严格按照除草剂使用后种植作物安全间隔期来调整种植结构,避免硬调或乱调茬口而发生药害[4]。三是防止农药漂移。用2,4-D丁酯要与蔬菜作物有一定的安全间隔距离,最好使用不易漂移的2,4-D异辛酯替代2,4-D丁脂,以保障邻近作物的生产安全[5]。
2.3选择有利的气象条件施药
一是选择有利的温度条件。高温容易促进药剂的分解和药物有效成分的挥发,如石硫合剂、乳油和多种除草剂,在高温情况下使用,都会发生上述现象。因此,炎热高温的天气条件下,尽量不施药,尤其是中午不要施药,如施药,使用的浓度要小些,以防发生药害。农药施用的最佳时间应选在晴天8:00—10:00和16:00以后进行,从而提高药效,降低药害。二是选择有利的湿度条件。湿度高可以加速某些药剂的化学分解作用,使药剂失效或产生药害。如叶面湿度大,易粘附粉剂农药,使农药施用不均匀而导致药害。因此,露水多或刚下过雨时,不宜使用受湿度影响较大的波尔多液、氟硅酸钠等药剂;如必须用,就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例如喷波尔多液时,减少硫酸铜用量或增加石灰用量。一般应选择晴朗无风或微风、没有露水的天气施药。三是注意风、雨条件。粉剂、烟剂受风力、风向影响很大。在大风时,不宜施用农药治虫防病,如急需防治,可用受风影响较小的乳油及可湿性粉剂;一般药剂对雨水的抗冲刷力不强,尤其是粉剂和非内吸剂。因此,即将下雨时,不能施用农药;如果施药后,遇到降雨,待雨停后天晴时及时补施。
3
参考文献
[1] 武中庆.化学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153,157.
[2] 金环字,田平,张湘.除草剂药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及科学使用方法[J].种业导刊,2008(7):26-27.
[3] 李德宏.除草剂药害症状及其挽救措施[J].河南农业科学,2006(7):69.
[4] 关勇.除草剂药害及其补救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5):44-45.
[5] 李新艳,宋真玉.喷雾作业中的注意事项[J].种业导刊,2010(5):44.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