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娟丽 高九思 张建林 闫玲玲
摘要介绍了早春小麦的受冻症状,分析了豫西地区小麦早春冻害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和补救措施,以为小麦生产提供参考。关键词小麦冻害;发生;预防;补救措施;豫西地区
在豫西地区每年4月上中旬经常发生倒春寒,此时小麦已进入返青拔节期,抵御0 ℃以下的低温能力已完全丧失,此期一旦发生霜冻,小麦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冻害。据调查,早播小麦比适播小麦受害重,单一施肥比配方施受害重。且受害程度主茎重于分蘖,低位分蘖重于高位分蘖。受害小麦一般减产10%~30%,重者达50%以上,严重者颗粒无收。
1早春小麦冻害的症状
小麦植株最上部一片叶叶脉尖端发白,无心叶,形成空蘖。一层层剥开叶鞘,从下往上,第2节嫩芽折叠,柔软无光。若第2节不再伸长,说明茎生长点已停止生长。幼穗穗轴绿白色,小穗乳白色,排列松弛,失水萎蔫,黄化后死亡。
2早春小麦冻害的发生原因
2.1小麦生理原因
在4月上中旬,小麦先后完成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的发育,通过光照阶段后开始拔节,完全失去抗御0 ℃以下低温的能力,当寒潮来临时,夜间晴朗无风,地表层温度骤降到0 ℃以下,便会发生早春冻害[1]。发生早春冻害的麦田,叶片似开水浸泡过,经太阳光照射后便逐渐干枯。包在茎顶端的幼穗其分生细胞对低温反应比叶细胞敏感。幼穗受冻程度根据其发育进程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已进入雌雄蕊原基分化期(拔节初期)的易受冻,幼穗萎缩变形,最后干枯;而处在二棱期(起身期)的幼穗,受冻后仍呈透明晶体状,未被冻死。小麦主茎和大分蘖发育进程快,小分蘖发育进程慢,这就是麦田中往往表现出主茎被冻死,分蘖未被冻死,或一个穗子部分受冻,以及适期播种的小麦比早播种的小麦冻害轻的原因。
2.2气象因素
豫西地区的三门峡市2006年4月11—12日天气突变,出现大风、降雨、降雪天气,平均气温较常年降低10~11 ℃,最低气温仅-0.9 ℃;2008年4月2—3日,突现降雪,大范围出现0 ℃以下天气,最低气温-2 ℃,严重发生区积雪达15~20 cm;2010年4月13—14日在灵宝市苏村、五亩、东村等山区乡镇和卢氏县麦区降雪达20~35 cm,极端最低温度仅为-2.8 ℃,大范围出现冻害现象。由于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小麦抵抗低温能力丧失的情况下,均出现中等以上冻害,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2.3栽培因素
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播种过早,阶段发育提前的小麦受冻较重,适期播种的小麦冻害发生较轻。二是半冬性小麦品种冻害面积较大,冻害程度重;幼苗直立型冻害重,匍匐型冻害轻;冬性品种冻害轻。三是种植质量及播量影响冻害程度。整地质量差、播种量偏大、麦苗瘦弱的田块冻害发生重。 四是施肥量过大且氮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肥嫩旺长的田块,冻害较重。五是冬前采取镇压等控旺措施,喷施天达2116壮苗专用型的田块防冻效果明显,冻害较轻,没采取控旺措施的田块冻害发生重,特别是冬前拔节的田块冻害普遍较重。
3预防小麦春季冻害的技术措施
3.1种植抗冻品种
注意选用适合当地的抗寒小麦品种,春麦区可选用宁春24号、辽春10号、蒙麦30号等;冬麦区可选用冀麦38、40、41,晋麦51、52、53号,皖麦27、25号,鲁麦22、23、21号,豫麦38号,蜀万41号,贵丰1号,劲松49号,滇麦19号,渭麦8号,新冬18、19号,温麦6号,冀麦38、40、41号,华麦8号等。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3.2提高播种质量
因品种冬春性适期播种,播种深度应掌握在3~5 cm之间,不要过早播种;采用精量或半精量播种技术;改变氮肥全部底施“一炮轰”为底施与追肥相结合等措施,能够培育壮苗,壮苗的植株内有机养分积累多,分蘖节含糖量高,与旺苗、弱苗相比,壮苗具有较强的抗寒力,这是从种植基础上防止早春冻害的措施。
3.3适时浇好防冻水
日均温达到3~10 ℃时开始浇水。过早浇水因气温高蒸发量大,待冬小麦越冬时失墒过多,而失去浇冻水的作用;过晚或气温低于3 ℃以下时,会造成地温下降,田间积水或结冰,引起冻害死苗;当沙土地相对湿度低于60%、壤土地低于70%、粘土地低于80%时要进行浇水。当土壤湿度高于上述指标,墒情好的地块可不浇或缓浇;麦苗长势好、底墒足或稍旺的田块,可适当晚浇或不浇,防止群体过旺、过大。对播种稍晚的晚茬冬小麦,因冬前生长时间短,叶、根较少,苗小且弱,分蘖少或无,为争取有效积温促进麦苗生长发育,只要底墒尚好,也可不浇,但要及时锄地保墒,促根壮苗增蘖;浇水量不宜过大,一般应在当天浇完,地面无积水即可,使土壤持水量达到80%。当早春干土层厚度大于3 cm时,要及时补水,改善土壤墒情,解除干土层威胁,减轻冻害,降低死苗率[2]。
3.4寒潮来临前浇水防春冻
由于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热容量大,因此早春寒流到来之前浇水能使近地表层空气中水汽增多,在发生凝结时,放出潜热,以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同时,灌水后土壤水分增加,土壤导热能力增强,使土壤温度增高。有浇灌条件的地区,在寒潮来临前浇水,可以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对防御早春冻害有很好的效果[3]。
3.5麦田覆盖
在预报寒流到来前,用麦糠3 750 kg/hm2或腐熟有机肥37.5~45.0 t/hm2均匀撒于小麦根际周围。据调查,盖比不盖的5 cm地温提高0.5 ℃,含水量高1.2%,分蘖增加0.7个,次生根增加2.1条,冻叶率下降30%以上。
3.6熏烟造雾
在霜冻到来时,可以潮湿柴草在麦田周围点燃,制造烟雾,减少麦田热量向外辐射,能有效减轻冻害。
3.7镇压防冻
对旺苗进行镇压,可抑制小麦过快生长发育,避免其过早拔节而降低抗寒性。另外,在起身期喷施壮丰安,一是可以适当抑制生长发育、提高抗寒性,二是可以抑制第1节间过度伸长,提高抗倒性[4]。
3.8增加使用营养物质
提倡施用迦姆丰收植物增产调节剂、多功能高效液肥“万家宝”、得稀土纯营养剂。
4小麦春季冻害补救措施
(1)及时追肥。对遭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抓紧时间,追施速效化肥,促苗早发,提高3、4级高位分蘖的成穗率。冻害严重且底肥不足的,要加重追肥,施尿素150 kg/hm2或硝酸铵225 kg/hm2。硝酸铵施用后不要急于浇水,以防养分流失。
(2)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及时中耕,蓄水提温,能有效增加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
(3)及时喷施天达2116。返青至起身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要以促为主,及早划锄铲除杂草,提高地温,追施尿素75~150 kg/hm2,及时喷施天达2116抗旱壮苗专用型600倍液,促使受冻小麦叶片恢复生机,防止病害,促进生长发育,早发新蘖,多成穗,成大穗。对于小麦叶尖及叶片受冻害的,于返青至起身期,及时喷施天达2116抗旱壮苗专用型600倍液,并酌情补施尿素75 kg/hm2左右,促使麦苗尽快转入正常生长。
(4)及时防治小麦病害。对发生纹枯病、锈病的麦田,要在3月上旬进行1次普防,用20%粉锈宁乳油或5%井冈霉素水剂+天达2116壮苗专用型600倍液防治,控害增收,确保小麦增产。
5
参考文献
[1] 王叶青.小麦冻害机理及补救措施探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01-102.
[2] 刘蒙生.小麦冻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202,204.
[3] 赵兰枝,程慧.小麦春季低温冻害的发生和防治[J].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8(2):43-44.
[4] 皮素琴.豫西小麦冻害发生特点及防御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08(1):74-75.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