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县气象因素对水稻病虫发生及危害的影响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69270 日期:2024-06-09 来源:论文网
摘要依据兴国县气候因素,分析了地方性小气候与水稻病虫发生的关系,以为减少水稻害虫的发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气候特点;水稻病虫害;发生;危害;江西兴国
  
  兴国县位于江西南部,赣南北端,境内面积山区占32%,丘陵区占59.8%,平原区占7.4%,县城位于东经115°01′~115°51′、北纬26°03′~26°41′,海拔130 m,是一个以水稻为主,多种经营的综合性农业经济作物县。常年种植早、中、晚水稻面积3.6万hm2左右,占可耕地面积的52%,稻谷年产量一般稳定在18万t。为掌握当地气象与水稻病虫害的相互关系和动态,笔者就兴国县30多年的气候因素与水稻病虫发生期、发生量、危害程度的关系进行探讨,现综述如下。
  1主要气候特点
  兴国年平均积温为6 919 ℃,年平均降水量1 528 mm;其中1—4月积温1 432 ℃,降水量550 mm。年降水量898 mm, 1—4月300 mm以下属严重少雨干旱;年降水量2 284 mm,1—4月达750 mm为特别多雨。最低年积温6 700 ℃,1—4月1 270 ℃以下,最高年积温7 150 ℃,1—4月1 600 ℃, 1月达300 ℃以上,其余介于两者之间为一般或次于。
  2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概况
  由于二熟、三熟的作物耕作制,为水稻病虫提供了有利生境,常年因病虫需要防治的面积为6.67万hm2左右,受害严重的水稻白穗率为87%,叶被害77%,禾叶整块枯白,穗期穿顶倒伏或死稻,降低产量和品质。据不完全统计,一般年份损失稻谷5 000 t左右,通过防治能挽回稻谷5 000 t以上。
  3气象与水稻害虫发生期的关系
  (1)春季回暖早,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生长发育会加速。如1973年,它们的始蛾分别是3月25日、3月28日,均属早发生。原因是受当年2—3月气温高的影响,尤其3月下旬平均气温达20.0 ℃,明显高过常年发育起点温度。
  (2)正常冬暖利于稻飞虱越冬和早发生。如1987年3月30日稻飞虱始见,1月气温320 ℃,比常年高,出现也最早。
  (3)春旱致使稻纵卷叶螟发生延迟。如1971年6月1日始蛾,属最迟始蛾期,原因是受严重春旱的影响(1—4月降水量仅为206 mm)。气候条件与发生期关系密切,在气温偏高的年份,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发生较早,反之延迟。在降水量偏少的年份,稻纵卷叶螟发生会延迟,尤其在气候罕见之年,差异更加明显。
  4气候与水稻害虫发生量的关系
  适宜范围内的气温、降水有利于水稻害虫生长发育和大量发生,反之抑制发生。冬春温暖非常有利于稻飞虱越冬和繁殖,如1987年5月灯光诱虫8 363只,比1988年16只多数百倍,原因是1—4月积温高达1 656 ℃,为常年最高,冬春少雨干旱有利于三化螟越冬后活虫率提高,发生量增多,1971年活虫最多,达30.51万只/hm2,且年中各世代发生数量猛增,是重发生年;严重少雨干旱和特别多雨高湿都不适宜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如2003、2002、1997各年灯光诱蛾分别是100、111、108只,其降水依次为941、2 208、2 284 mm,是降水程度上2个极端和发生少的重要原因。总体来说,季节或年度发生程度的消长,主要起作用的因素是温度和降水,但因害虫不同,各因素起主导作用并不同,其中温度对稻飞虱影响最大,降水对稻纵卷叶螟影响最大。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5气候与水稻病害的关系
  在海拔600 m以上的贺堂山区,山高日照少,水土温度低,雾多湿度大,易影响水稻早生快发和抗病力。兴国县8月中旬,正值一季晚稻破口露穗阶段,是水稻感病期;加上天气常晴雨相间,气温26 ℃左右,适宜稻瘟菌大量繁殖。因此,常出现穗颈稻瘟暴发,发病株率高达98%,严重受害稻田颗粒无收。6月中旬及前后的梅雨季节,高温多雨气候极有利于纹枯病盛发,常在一些禾苗生长青绿茂密、通风不良及长期积水田严重发生,使禾苗倒伏,品质和产量受影响。此外,8月底前后,不时有台风暴雨侵袭,稻田受淹后,在沿河低洼地带,田间郁闭严重的老病区,易发生白叶枯病,受害重的水稻影响后期正常成熟。
  6小结
  6.1气象因素影响程度
  无论是气温、降水、日照、湿度等的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影响水稻病虫的发生期迟早、发生量多少、危害程度轻重,多种因素之间综合作用,影响最大的是气温,其次是降水。
  6.2特殊气候条件下,差异表现明显
  如1973年3月下旬平均气温20.0 ℃,或1—3月1 090 ℃积温的异暖条件,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发生早;在1—4月降水量仅为206 mm的异常春旱下,稻纵卷叶螟发生会延迟,稻飞虱、三化螟重发生;在年降水1 000 mm以下,2 200 mm以上的干旱和洪涝之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数量少。总之,在自然条件下,发生早的年份,发生量会增多,危害程度会加重,否则相反。
  7

参考文献


  [1] 柏龙彪,蒋明华,尹华,等.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03-104,106.
  [2] 朱蕴茜,潘益农,沙光明,等.扬州地区水稻病虫害和温、湿度关系的调查报告[J].中国西部科技,2007(15):29-32.
  [3] 陈大文,谭猛.望谟气候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J].贵州气象,2006(5):26-27.
  [4] 余林,赵仕慧.开阳地区水稻病虫害气候分析[J].贵州气象,2004(5):27-29.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