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玉琪 孟建明 高彤军 金彦文
摘要阐述了黑豆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茬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为黑豆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关键词黑豆;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黑豆又名橹豆、料豆、零乌豆、黑小豆、马科豆等,是一种极具食疗保健功能的豆类食品。不仅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物质,还具有止盗汗、滋肾阴、润肺燥及健脾利水、消肿下气、祛除风热、活血解毒、乌发黑发的药用功效,素有“豆中之王”的美誉。经常食用,既能软化血管、滋润皮肤、延缓衰老,又能预防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深受消费者欢迎,其需求量、种植量逐年上升。为进一步搞好黑豆的生产与种植,更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确保农户获得较大收益,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将无公害黑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茬整地
黑豆前茬适宜作物为禾谷类作物,如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等。一般春播黑豆地块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秋耕,耕深保持在18~22 cm,耕翻后随即耙耱。夏播黑豆在前茬作物收获前,浇串茬水或收获后及时浇底墒水。结合耕地施足基肥[1]。
2品种选择
选择粒色纯正,花期早,丰产性好,抗病虫、抗倒性强,适应性广的高产、优质品种,如黑豆3号、大粒黑、晋豆2号、黑珍珠等。
3种子处理
3.1选种
播前精选种子,剔除空秕粒、虫蚀粒、破损粒和杂质,选用干净、种皮色一致、粒大饱满的籽粒作种用。
3.2晒种
选择晴好天气,将经过精选的种子,平摊在干净、平整的土场晒种2~3 d。可使种子提早发芽,有效增强种子的活力。必要时可提前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以精准确定播种时的实际用种量[2]。
3.3拌种
菌肥用量少,成本低,经济实惠,不仅能提高豆类作物籽粒蛋白质含量,还能肥田养地,利于后茬作物增产。初次播种黑豆的地块,可用根瘤菌拌种。一般可增产20%以上,其增产效果优于施用225 kg/hm2无机肥料。该方法是生产无公害黑豆的关键技术措施,已在泊头市普遍推广应用。
4播种
春播黑豆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夏播黑豆播种越早越好,最迟应在6月20日前播完。播种方式主要有穴播或条播,一般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40 cm,株距10~15 cm。春播时,条播用种75~90 kg/hm2、穴播用种52.5~60.0 kg/hm2,留苗18.0万~22.5万株/hm2。夏播时,条播用种112.5~150.0 kg/hm2、穴播用种97.5~120.0 kg/hm2,留苗22.5万~30.0万株/hm2。播种深度以3~5 cm为宜[3]。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5田间管理
5.1间苗定苗
黑豆齐苗且第1片复叶展开前,进行间苗、定苗。定苗时,拔除弱苗、病苗和杂草,按规定株距留苗。
5.2中耕除草
在整个生育过程中,至少要中耕3次。一般苗高5~6 cm时,进行第1次中耕,深度7~8 cm;黑豆分枝前进行第2次中耕,深度10~12 cm;黑豆封垄前进行第3次中耕,深度5~6 cm,同时注意结合中耕适度培土。
5.3施肥
基肥施用腐熟优质农家肥15.0~22.5 t/hm2、硫酸铵225~300 kg/hm2、过磷酸钙900~1 200 kg/hm2、硫酸钾150~225 kg/hm2。开花期追施尿素105~120 kg/hm2;鼓粒期用磷酸二氢钾1.5 g/hm2混合尿素9 kg/hm2溶于450 kg/hm2水中,充分过滤后,进行叶面喷洒追肥[4]。
5.4浇水
苗期至分枝期,土壤含水量低于18%时,小水灌溉;开花前,0~4 cm土壤含水量低于21%时,及时浇水;鼓粒期,适时浇好鼓粒水。
6病虫草害防治
6.1病害防治
6.1.1霜霉病。在发病初期,及时选用58%甲霜灵锰锌600倍液,或80%大生M-45800倍液进行交替喷雾,可有效防除病害。
6.1.2灰斑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1次,连续喷洒2~3次,防效良好。
6.1.3轮纹病。病害初发时,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叶面喷施。为巩固防效,间隔10 d左右再喷1次,可较好地控制病害。
6.1.4花叶病毒病。发病初期,用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叶面喷雾,间隔10~15 d,再喷施1次,基本能消除病害威胁。
6.1.5孢囊线虫病。用50%辛硫磷乳剂3.75~5.25 kg/hm2,与300~375 kg/hm2细干土充分混合后晾干。播前10~15 d,均匀撒施于播种沟内,可达到治虫防病的目的。
6.2虫害防治
6.2.1豆类食心虫。用1.8%阿维菌素乳油2 500~3 000倍液,或Bt乳剂200倍液加2.5%功夫乳油2 000~4 000倍液喷雾防治,可避免虫害发生。
6.2.2豆荚螟。在卵孵化盛期前或成虫盛发期,用0.36%苦参碱1 000倍液,或2.5%菜喜1 000倍液,或48%乐斯本1 500倍液喷雾防治,均能收到满意的防治效果。
6.2.3豆类卷叶螟。在开花结荚期或卵孵化盛期,用5%锐劲特1 000倍液,或20%绿得福1 500倍液,每隔7~10 d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施药时,注意不同农药要交替轮换使用,并严格掌握农药安全间隔期,真正做到安全、低毒、高效。
6.3草害防治
黑豆播种前用48%氟乐灵乳油1 875~2 625 mL/hm2,对水后进行土壤喷雾处理,喷后仔细耙匀。也可在播种后出苗前,用90%禾耐斯乳油780~990 g/hm2对水900~1 200 kg/hm2均匀喷于地表,均能有效防除杂草。禾本科杂草发生偏重的田块,植株封垄前,用5%精禾草克乳油600~900 mL/hm2,对水525~750 kg/hm2,进行茎叶喷淋,3~5 d可有效杀灭杂草。
7适时收获
当黑豆茎杆呈棕黄色,有90%以上叶片完全脱落,荚中籽粒与荚壁脱离,摇动有响声时,即可进入人工收获期。机械收获时,为保证作业质量,需待豆叶全部落尽、籽粒归圆时,再行收获。收获后的黑豆要及时打轧、晾晒,拣净杂质。当籽粒含水量达到标准时,分级入库储藏。储运、销售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储藏环境和装载器具的洁净、卫生。定期检查,严防不良气候或有害生物造成污染,确保实现黑豆无公害生产,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8
参考文献
[1] 闻长青,张万民.黑豆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03(2):27.
[2] 郭树文.黑豆栽培技术[J].吉林畜牧兽医,1997(6):40.
[3] 张国芹.小黑豆栽培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06(4):22-23.
[4] 谷洪军,孙伟国,王忠玉,等.汉枫缓释肥料与大豆专用肥的对比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3):34.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