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1093 日期:2023-12-22 来源:论文网

摘要:初中生教育除相应的教育理论支撑外,还受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初中生物教学也不例外,面临的极大困境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生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策略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学习,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思维活跃,认知水平会相应提高,对学习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生物学科正进行新教材改革,针对这一现状,如何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爱学、乐学和学好生物,这是值得我们每位生物教师不断去研究的一个课题。
  初中生物属于非中考科目,长期以来受副科思潮的影响,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中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认识甚至在家长的意识中也造成了不好的认识),这给具体的教学实际带来极大的困难。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教师应从主观上去努力,转变教学方式(实际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意识、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好的老师,许多研究表明,学生对某一门功课学得好,在于他们对该门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在此谈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体会与做法。
  一、创设课堂和谐气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起来
  和谐的课堂气氛对于课堂教育教学非常重要。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教材中大量的实验、观察、操作、思考、探究,意味着生物学习过程中要获得生物知识,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知识的兴趣。
  如:笔者在教学“鸟的生殖和发育”这节课时,对观察鸡卵的结构,采用了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组织教学。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好所有用到的材料,包括一生和一熟的鸡蛋。课上请一位同学打开熟鸡蛋讲解各部分的结构名称,让另一名同学打开生鸡蛋,认识胚盘、脐带等结构,最后让学生共同讨论并总结各部分的功能。
  又如:讲授“认识生物多样性”这个章节时,在教学组织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学校天然条件(学校从龙川江到运动场具有各类植物),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认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还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搜集资料、筛选资料和运用资料。笔者认为,这比教师讲授和学生接收要管用得多,在实际活动中掌握真正的技巧和能力。实践证明,一节课下来,学生在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中掌握了应学的知识,即在快乐中达到求知的目的。
  教师有意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学习过程中动起来,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在实践中再现直接经验
  人的认识遵循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辩证统一的规律。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经验基础,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利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达到教师的教育目的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学上有这样一句话,“儿童实践经验是理解和运用书本知识的源泉。”初中生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经验基础,但受年龄的影响,大部分初中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还比较低。哪怕是课本上最简单的理论知识,对他们而言,教师的讲授有时仍像“纸上谈兵”。怎样把书本知识这种间接经验变为学生的直接经验呢?在生物教学中教师结合相关内容进行恰当的实验演示(这种实验演示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整合点),有了这个整合点,学生学起知识来才不至于枯燥无味。
  如:“植物无性生殖在农业上的运用”这节中对于嫁接的知识,无论课堂上怎样讲都不如亲自给学生演示效果好。讲到类似的内容,笔者都采用演示法进行教学,课后布置学生实践,让他们体会知识的价值所在。经过学习和实践,学生自然而然地对生物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以,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材料要就地取材,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做好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对于一些实在不能做的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就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设计虚拟实验。
  如: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一课中的三个演示实验等,笔者都是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学生既观察到了整个实验的全过程,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实验过程比较长,笔者也是通过课件演示的。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另外,还可以通过做一些有趣的课外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例如:让学生“制作孢子印”、“观察蚂蚁的捕食行为”和“观察淀粉粒”等有趣的课外小实验。
  三、鼓励为主,找准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
  鼓励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最好的催化剂,任何人都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优点。对学生而言,哪怕是最差的学生,他都有自己闪光的一面,在工作中教师要细心,善于捕捉学生的优点,一旦发现学生优点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觉到教师随时都在关注着他们,让他们有一种存在的价值感和求知上进的动力感。现在每个班级中差生存在面比较大,要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差生的成绩。对此情况,以鼓励为主,找准学生闪光点进行表扬,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
  四、搞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知识运用的平台
  学科兴趣小组的建立,要求以学生自愿为主,教师精心制定活动计划,要充分设计、组织活动内容。如笔者所组建的“园艺组”随时为学校的花草树木进行修剪;“农业科技组”经过对当地烤烟的种植及生长状况的了解,共同写出了当地烤烟种植应注意的问题,在校内板报刊出后,引起一定的反响。对野生红花油茶的调查,知道了当地的优良品种是“小米茶”。经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吸引了大批学生自动参与到相关的兴趣小组活动中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关键是教师要大胆去尝试、用心去琢磨、用心去挖掘、用心去寻找、用心去教学。教师要努力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探究、质疑与讨论、查阅资料、进行资料分析等等,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好学和乐学中提高自学能力、探究能力、领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调动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实际灵活应用,尽可能的开动脑筋把现实条件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契机,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把学生最大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这就是教育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时见.课程与教学理论和教学改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周小山.谈新课程教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Abstract: Apart from the support of corresponding education theories, the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s influenced by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There is no excep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the most difficult is to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and change students' learning methods. How to motiv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teachers must consider in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biology teaching; motivation; learning interest; strategies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