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1092 日期:2023-12-22 来源:论文网

摘要:主体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它强调的是在教育过程中促进人的发展。反映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和发展其主体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生;主体作用

  
  作者简介:胡兆松,任教于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虾子镇中学。
  
  由于受经济条件、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仍普遍存在“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这样,导致学生的主体性不断丧失,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受到压制。但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教育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呼唤学生主体意识,塑造学生主体人格,推动学生主体行为特征和能力发展的教育。因此,探索尊重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扭转农村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初中阶段,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比小学生有明显提高,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希望通过自主思考来参与活动,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意愿和人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这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生理条件。
  当然初中学生具有了发挥主体性的生理条件,并不是意味着学生的主体性就能自然而然地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还要受到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学生个性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要注意一些策略。这里的“策略”是指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数学情境中,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知需要而制定的程序计划和实施措施。它既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教学理论,又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
  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应注意哪些策略呢?
  一、促进性的教学评价策略
  主体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强调的是在教育过程中促进人的发展。因此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明确强调“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以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为原则,以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把表扬和奖励带进课堂,评出学生的自信心,评出学生的成功感,评出师生情感的交流,评出学生主动要求发展的欲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教学评价成为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和发展的手段。
  二、学生活动设计的策略
  学生活动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点。活动设计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创造条件。课堂上是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看学生是否参与?如何参与?参与多少?把学生要参与、要活动、要思考、要发展、要创新的需求融于活动中。这里要说明的是学生活动并不是单指学生形体上的运动,而是学生作为主体对课堂教学的参与。
  在设计活动时,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即让学生动眼看教师的板书和演示;动耳听教师的讲授和同学的回答;动脑思考课堂上的问题;动口回答教师的提问;动手演算例题、习题和作图。只有让“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才能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实现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思维。
  例如:在讲《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一节中有这样一道例题:
  求证: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笔者在教学时将学生活动设计如下:
  1.让学生画一个任意四边形,并连结四边的中点。(学生动手作图)
  2.让学生猜想连结四边中点所得图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四边形。(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说出所猜结果)
  3.学生验证猜想结果,思考证明的方法。(动脑思考方法、动口叙述思维推理过程)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4.学生板演解题内容。(学生动手书写)
  5.推广结论:
  A.什么情况下,四边形是菱形?
  B.什么情况下,四边形是矩形?
  C.什么情况下,四边形是正方形?
  (学生思维发散思考并总结归纳)
  通过活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策略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的要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总能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景中去接受知识。因此,恰当、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参与动机,能使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因此,使自己的课生动有趣是教师最基本的策略。
  四、培养开放式课堂环境的策略
  开放的教学环境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把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到最高境界。要培养开放的环境关键是师生关系开放,其中亲和度和自由度是两个重要的指标。亲和度就是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教师是学生知识的建构者,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鼓励者,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应当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伙伴。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才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五、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策略
  学生是正在成熟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相对较弱,再加上学生主体意识受地理环境、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习惯的制约,这就导致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不够强。而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自己学习活动的发动者和维持者。只有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从事自己的学习,这种活动才能不断地维持下去,外界的强加是不起作用的。因此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总之,学生是正在成熟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相对较弱,再加上学生主体意识受地理环境、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习惯的制约,这就导致目前农村学校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不够强。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多作表扬、少作批评,保护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满足学生摆脱过失的需要、克服胆怯的需要,要让学生明确目标,强化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明确学生对课堂教学应承担的责任,深化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最终让学生明白他们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要持之以恒,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

参考文献


  [1]杜隆毅.浅谈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5).
  [2]赵珍联.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4).
  [3]侯素香.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程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8).
  [4]程宏杰.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12).

Abstract: Subjective education is the core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it emphasizes promoting man’s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It is reflected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at cultivating students' subjective awareness and bringing their subjectivity into full play.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students; subjective role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