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1085 日期:2023-12-22 来源:论文网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谈论了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物理;兴趣;学生

  目前,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由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转变为自己积极发现和获取知识的主动地位。
  在智力水平相近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虽然不直接介入学习过程,但能够引导和激发智力因素,推动学习过程顺利进行,提高学习效果。兴趣是产生注意力的基础和求知的动力,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推动和激励学生学好物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要充分启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现代科学表明,人在愉快的时候,在有兴趣的时候,学得最快,效率当然也最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中,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知识的沟通。”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苟言笑,仿佛这样才是师道尊严,殊不知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感到压抑,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进入教室后,带给学生的应该是一副愉快可亲的面孔,教学中经常用眼神表示对学生的信任和鼓励,用点头、微笑等动作来表达对学生成功的肯定,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坚持以表场为主,时刻给学生以鼓励。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应听他们把话说完,然后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给其某一方面、某种程度的肯定,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障碍。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公正、热情、恰如其分,还要发扬民主作风,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插话、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二、注重教师语言的锤炼
  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物理教师的语言更应该简练、准确、恰当。如果语言能够生动,会加大学生上物理课的兴趣。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物理教师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做好充分准备。
  1.利用好歌词、诗句、谚语为物理教学服务
  笔者在与学生共同学习参照物时,引入了“小小竹排江中游”,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乘船以涉水,水去而船不徒矣”这类歌词和诗句;在学习声音时引入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在光的传播一课,引入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比热容这一课的教学中,引入了“城市尚余三分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在平面镜一课,引入了“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这类诗句歌词在物理课上的引用不胜枚举,而且教师在物理课上如果将这些恰当的歌词诗句信口拈来,学生常常会眼前一亮,既增加了师生感情,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注意物理课堂语言的锤炼
  在光学部分,笔者多次放慢语速告诉学生“我们看到物体,需要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这句话的应用,在学生辨别光路走向时,无需更多解释,学生对箭头正确的指向一目了然;在做光的反射实验时,笔者特意放慢语速告诉学生“光沿着纸板射出”,两个字沿着,使学生立刻了解到该实验中纸板的用处。教师语言的锤炼需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平时注重语言的推敲和积累,教师语言简练精确、通俗易懂,学生才会爱上物理课。
  三、注意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学生的兴趣爱好不是先天就有的,他们在青少年时期直接受着家庭、社会和学校等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受教师的影响最深:教师丰富的知识、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颇有教养的举止,甚至衣着整洁的外表,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喜欢模仿他们所敬慕的教师,爱屋及乌,自然也就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并且以学好这门功课感到由衷的愉快。
  四、运用好物理学家的小故事及物理历史故事
  我们的教参上、物理学报上附有不少物理学家的小故事,教师自己平时也要注意积累一些科学故事,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加工简化,把它们拿到课堂上来,这些故事的引入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有裨益。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笔者让学生查找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顿对该定律认识的不同,并简单讲解他们的贡献;在学习电话时,笔者给学生介绍电话发明权的争夺;在学习磁时,笔者介绍了沈括。这些物理学家和历史故事的引用都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五、加强学习目的教育,采用各种方法揭示物理世界中的知识珍宝
  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必须让学生对科学本身产生兴趣,进而使这一兴趣由外部向内部转化。
  l.结合实际,贴近生活
  平时备课时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通过演示实验引入新课。不少学生厌学是感到学了没用,学的知识有时与现实生活相差太远,因此,教师讲课一定要尽量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学生看得见,摸得看,易于理解;联系实际,学生易于掌握。因此,教师要尽量把新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挂起钩来,便于他们理解掌握。笔者在讲“蒸发吸热”时,从校医室拿了一些酒精棉球,一一擦在学生的手背上,让学生感受酒精蒸发时的那种凉凉的感觉,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兴趣特别高,效果也非常好。可见,抽象的概念要尽量结合实际,贴近生活,这样做不仅便于学生理解,而且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印象,从而越学越有兴趣。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巧用游戏,学“玩”结合
  在讲“压力、压强”这一课时,笔者曾请一位学生握鸡蛋和磕鸡蛋,结果鸡蛋握不烂却磕烂;在讲“省力杠杆”时,笔者特意让一柔弱女生用羊角锤拔钉子,让一高大男生用手拔钉子,结果男生没拔起来,女生却把钉子撬了起来。这些小游戏都对学生积极理解和掌握知识起到了促进作用。
  六、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物理问题
  学贵刻苦,教贵善诱,教学需要诱导,诱导是教学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循循善诱,就是善于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启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智慧,使学生脑子“开窍”。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启发方法:
  1.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学生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事例来讲解和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提问。如,从小小一块平面镜不能照看到整个面部,从平面镜里看到时针所指时刻和实际时刻的读数不同,来讨论平面镜成像的性质。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2. 注重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即注重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观察、实验过程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发现、实验的分析以及由推理得出结论的整体过程。
  在学习“欧姆定律”一章时,笔者让学生自己推导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自己设计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在学习生活中的透镜时,笔者让学生自己组装简易照相机,并现场为同学照相,观察成像特点。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课上,笔者将原有1课时调整为2课时,特意拿出1课时让学生自由操作实验器材,之后再正规教学1课时。
  这种重视过程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强化、提高,都是有很大益处的。
  七、善于运用多媒体
  教师平时要注重下载、积累形象、简短、生动的教学动画和图像,运用到物理课堂中,这些都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若能精心设计情景、精心设计实验、精心设计所要表达的语言,并能热情关怀和鼓励学生,使师生感情融洽,相互信任,密切配合,那么就能很好地启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他们学好物理的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崇田.为有源头活水来——试论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护[J].科技信息,2007(2).
[2]张嘉玮.非智力因素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Abstract: The decisive factor in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reform is to utmostly arouse students' initiative of learning physics in teaching and bring students' subjective role into full play. This paper talks about how to motiv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in physics teaching starting off from cultivating students'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thus to improve physics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physics; interest; students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