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和智育本#26469;就是语文教学的两个#26041;面。人们在读文章的时候#65292;语文形式和思想内容#24635;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在面前。一篇#35838;文本身就起着德育和智育两种作用#12290;课文是思想内容和语文形#24335;的统一体,内容决定形式,形式#34920;现内容,二者不是对立的,#32780;是相辅相承、互相促进、辩证统#19968;的。
教师──作为语#25991;教学的主导者,其在语文教学过程#20013;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教#32946;和语文教学的观念:首先,语文#25945;学一定要进行思想教育;第二#65292;思想教育一定要在语文教学过#31243;中进行。这也是中学语#25991;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的#12290;特别是在当今的语文教#23398;中,在进行语文知识#25945;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共#20135;主义教育、爱国主#20041;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理#24819;前途教育等是改革开放的需#35201;,是培养共产义事业接班人的#38656;要,也是我们学校教育的基本要#27714;。
一#12289;语文教学一定要进行#24605;想教育
作为基础课、#24037;具课的语文,其主要的任务便是教#32473;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65292;诸如认字识词、遣词造句、#35851;篇布局、语言表达、#35821;法修辞等等。但是#65292;由于语文课本身的因素,使它#21448;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征,这就#26159;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无不包含着#21019;作者的思想、观念、情感,无不反#26144;着创作者所处的时代#30340;特征,这就使学生在学习其文#23398;艺术的同时,必然#22320;受到作者意识的熏陶。#29616;行的中学语文课本所选#21462;的文章,不仅具有较高的文#23398;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思想境#30028;。如果语文教学只进行#21333;纯的语言文字教学,那么势必#21066;弱语文在培养德才兼备、又#32418;又专的人才中的重大#20316;用,同时也使语文这门学科变得#33485;白无力。因此,语文教学一定要#36827;行思想教育。
《七根火柴》是初#20013;语文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在教#23398;过程中,如果只是讲述全文#20197;七根火柴为线索;只是理清故事的#24320;端、发展、高潮和结#23614;;只是理解象“挤”呀、“捧”呀#20960;个准确而又传神的#35789;……那么就无法体现在革命#25112;争的艰苦环境里有着不寻常意义的#19971;根火柴,就不可能理解无名战士用#29983;命保存七根火柴的#20215;值和意义,更不可能培养#23398;生的远大的革命理#24819;和高尚的集体主义感情。#21482;有在课文分析中适宜地渗透#24605;想教育,无私奉献#12289;革命事业至上、祖国#21644;人民的利益为重、强烈的#36131;任心等教育,才能使无名战#22763;这一光辉形象站在学生面前,并被#23398;生所理解、容纳、敬佩。#20063;只有进行一定的思想#25945;育,才能使学生充分认识#8220;以小见大”的写作#26041;法,才能使学生正确把握环#22659;描写的作用,才能使学生真#27491;领悟贴切、生动的比喻#30340;效果。也只有在分析#32467;构、分析人物形象的同时,进行必#35201;的思想教育,才能使学生不#20165;理清全文脉络,把#25569;情节的发展,了解人物#30340;性格而且提高认识、#23398;习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31070;、甘做革命火种的精神#65292;进而继承先烈遗志,#29645;惜今天美好生活,#21220;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事实上,课#25991;由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19968;体,在进行语文知识#25945;育的同时,也必然要进#34892;思想教育。
魏巍的著名通讯《谁#26159;最可爱的人》,集#35760;叙、议论、抒情于一身,融典#22411;材料表现中心、多角度反映中心#20110;一体。在教学过程中,#20219;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只是教授#36890;讯的写作特点,更不可能#25735;开中心思想而只讲授#22914;何选材、组材。只要进行通讯写作#30693;识的教学;运用典#22411;材料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教学;#35760;叙、议论、抒情综合方式的教学,#23601;必然要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12289;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25945;育,而且也只有在语#25991;知识教学之时渗透这些教育#65292;才能讲活本文,讲#36879;本文。
二、#24605;想教育一定要在语文教学过#31243;中进行
语文教学#36807;程中的思想教育是依托于#35821;文教学而进行的,也就是#35828;语文教学是思想教#32946;的载体,思想教育不#33021;离开语文教学而独立#23384;在,否则就违背了语文教学的#23458;观规律。
#25105;们在语文教学中想对#23398;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特别是#23545;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良#22909;的道德风尚教育和社会主义民#20027;教育时,离开具体的语#25991;教学,那么就是空口教育,或是#31359;靴戴帽,意义不大,效果不#26126;。如果我们教学小说《我的叔叔#20110;勒》和《竞选州长》,#22312;理清情节发展、分析人物形象#12289;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20154;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20851;系和资本主义假民#20027;之后,举出发生在我们这个#20255;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一两件典型事#20214;,赞扬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38388;的团结、友爱和社会主义#22269;家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那么效果#33258;然会好。比如某学生得了白血病后#65292;全国各地的男女老幼、工农商学#20853;纷纷伸出友谊之手给这位并不认#35782;的学生捐钱献物,挽救了这#20010;垂危的生命的例子;人民代表共#21830;国家大事的政体的例子等。#36890;过鲜明的对比,使同学们对社会#20027;义的优越制度具有了明确的认识,#32780;且印象深刻。
把思想教#32946;巧妙地融汇于语文教学过程中#65292;不仅能够达到教育目的,而#19988;天衣无缝,使学生在耳闻目#30585;中得到潜移默化。相#21453;,离开语文教学或#20559;轻语文教学而进行思想教育,#37027;就会歪曲语文教学的本义。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我们在听德育渗#36879;教学的实验课时,#35266;摩了一位同行的《苏州#22253;林》的教学实验课。从教学#30446;的来讲有三,一是学习从#20960;方面来说明事物的方法;二是学习#26412;文的准确用词。(#27492;二者为语文教学内容)。三是通过#26412;课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65288;此乃思想教育范畴)。这位同行的#23548;入还是简明扼要的。转#20837;分析之后,却发生了变#21270;。当教学进行到第二#27573;“亭台轩榭”、“假山#27744;沼”、“花草树木”、#8220;近景远景”时,这位同行#24320;始旁引博证,从苏杭开始,南下漓#27743;,北至颐和园;从北京的故#23467;到沈阳的故宫;从万#37324;长城到长江黄河;从三山五岳#21040;蒙古草原,从洛阳牡丹到园林#24314;设……历数我国的#21517;山大川、名胜古迹、奇花异草,#36824;不时插入对劳动人民的勤劳智#24935;的称颂、对祖国秀美河山的赞#21497;,并且交流了自己的真实感受,#26368;后落脚在:我们应#24403;为生长在这样的国度而自豪,我#20204;应由衷地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24212;该为祖国的经济翻番、#20026;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勤奋学习#12290;
整个一节课,教#24072;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具有浓#21402;的感情;学生聚精#20250;神、专心致志,具有极大的兴#36259;。这节课教师的“#35762;演”,确实使闻者#39039;首,听者动容,从德育的角度来#35828;学生受到了一定的#29233;国主义教育;从智育的方面来说,#36825;节课的教学则是失败的。因#20026;这位同行把德育和智育割裂开#20102;,使这节语文课变成了爱国主义#25945;育的政治课,更恰当地#35828;是变成了“导游课#8221;。这就使语文失去了它应有的#21151;效。这位同行所犯错误#23601;是没有把语文教学中的思#24819;教育放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而#26159;偏轻了语文教学而进行单纯的思#24819;教育。
显而易见,语文#25945;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不在语文教学#36807;程中进行,不仅关系到德#32946;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涉及到智#32946;的成败。所以,思想教育#19968;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20013;进行,这是很有道理的。
三、#35821;文教学中的德育与智育是辩证统#19968;的
在#35821;文教师队伍中,有人主张#24503;育与智育应该分开,只进#34892;智育;有人担心德育和智育#32467;合会降低语文质量;有人热衷#20110;单纯的德育说教。
有人主张语文就是语文#65292;思想教育是政治课的事,#21542;则何必有政治与语文的区分#12290;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它#36829;背了“文道统一”的原则,#20154;们无法也不可能把作家的#24605;想、观念、感情与他的创作截然分#24320;。纯纯粹粹的文学是没有的,所以#35821;文教学也不可能把#24605;想教育与语文教学分开,况且教师#36824;是有思维、有感情#30340;呢!
不要耽心思想教育和#35821;文教学相结合,会忽视或削#24369;语文学科的特点,会降低语文#25945;学的质量。那种丢开语#25991;形式,不引导学生切实阅读课文,#21482;做空泛议论,穿靴戴帽的所谓“思#24819;教育”,也是一种错误的做#27861;。因为,学生学习一篇文章#65292;理解语言文字的运用,#25484;握篇章结构的谋划和领会思想内容#26159;统一的。只有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才#33021;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反之,#20063;只有在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65292;才能对文章的语言文字的运用理#35299;更加深刻。
语文教学中的“德”与#8220;智”的关系处理得当#20102;,会收到互相促进的效果。#24605;想教育提高了学生的认识,#20351;学生的阅读和写作#26377;正确的观点作为指导,#36825;对迅速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有很#22823;作用。另一方面,学生阅#35835;范围扩大了;理解能力增#24378;了,写作能力提高了,#21448;有利于提高思想觉#24735;,加深和扩大思想#25945;育的效果。因此,在语#25991;教学过程中,根据各年级、各单#20803;、各课文的实际情#20917;,正确把握、运用思想#25945;育和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关系,从#25972;体上、实质上体现语文教学中#24605;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36777;证统一关系,定能#20999;实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29575;。
唐代#33879;名诗人杜甫的一首律诗#12298;春夜喜雨》中写到:“好#38632;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28508;入夜,润物细无声#8230;…”这“雨”不正是思想教育吗#65311;这“风”不正是语文教学吗?我#20204;语文教学中的“雨#8221;也完全应该随着“风”,在#37027;恰如其分的“时节”“发生”,#8220;细无声”地滋润满含希#26395;、理想的花蕾、绿叶及其细根,当#25105;们“晓看红湿处”时,那自然#26159;花重“神州地”。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