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双语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及思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857 日期:2025-10-01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双语 教学模式 实践

  近年来,我国各高等院校均已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教育部也将双语教学作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评估考核重要指标之一[1,2]。如何开展有效的双语教学是目前教学研究的热点,现就我国双语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1 双语教学的基本模式
  
  双语教学一般特指用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并辅以中文讲解而进行教学的教学模式[3]。总体来说,双语教学可分为单语授课和混语授课两种形式[4]。单语授课即要求教师自始至终应用外语(目前主要是英语)授课,不渗入母语,此种模式称为浸入式教学模式[5]。如美国的“双向浸入式”,就是其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所谓“双向浸入式” 就是把两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学生编排在一个班共同学习,参与各种活动,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获得双语能力。美国“双向浸入式”教学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第二语言习得模式之一。澳大利亚、荷兰、新加坡、南非等国也都在进行不同类型的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的尝试,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6]。但在我国,由于此种模式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和条件,显然大多数院校难以实施。混语授课是指一堂课的教学中可同时混用两种语言,它又包括多种形式,教师可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灵活选择授课方法,此种模式更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

  2 我国双语教学模式的开展现状

  2.1 过渡式教学模式 过渡式教学模式是指课堂师生交流主要使用英语,遇到学生不理解的可用中文解释,此种模式要求大比例的英文授课,但对授课比例没有具体的确定。而车晓宁[5]等认为由于目前我国护理师资还不能达到大比例英语授课的水平,多数学生也不能接受英语比重过高的教学,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穿插中文,并运用各种非语言行为、直观教具、多媒体等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

  2.2 渗透式教学模式 渗透式教学模式是指课堂师生交流以母语为主,教学中逐渐渗入英语。万丽红等[7]调查结果显示,2002 级学生77.97%(46/59) 主张渗透式双语教学,即: PowerPoint 讲义50%采用英文,其中生词及医学术语标记中文,课堂讲授采用中英结合,师生交流以母语为主。

  2.3 结构型沉浸式 顾炜等[8]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实行结构型沉浸式双语教学,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结构型沉浸双语教学是以专业学科为基础,利用第二语言授课,通过学科内容的学习达到语言学习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在保证学生掌握所学专业内容的基础上尽量多采用英文教学。

  2.4 多元化双语教学模式 闫宇翔等[9]提出多元化双语教学模式,即营造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认真严谨的学术风气和教学双方的有机互动,突破以往中文授课中常见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设问式和演绎式的英语教学方法,辅以恰当的中文解释和讲授,并结合经典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科研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5 混合型双语教学模式 孙建东[10]提出了混合型双语教学模式。这种双语教学模式采用外文教材,教师用外文与汉语交错进行讲授。

  2.6 阶梯式双语教学模式 徐晗[11]提到了阶梯式双语教学模式。即将双语教学分为四个阶段:初步适应期(英语比例&<10%)、相互磨合期(英语比例10%~30%)、较为成熟期(英语比例30%~50%)和成熟期(英语比例&>50%)。

  2.7 体验式双语教学模式 焦娟妮提出[12] 基于建构主义的“体验式” (Experiencing)双语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将学生置身于预先设定的商业环境,确定其在情境的角色并告诉他们在这种情景中所需要的语言、词汇、句子和语调,由学生分组模拟,最终达到掌握相关技能的目的。

  2.8 其他教学模式 龙喜带[13]按授课语种方式分为3种教学模式,即全英文课件全中文授课模式(模式1)、中英文对照课件全中文授课模式(模式2)和中英对照课件中英文(各占50%)混合授课模式(模式3),并比较三种模式的教学效果。发现模式3可显著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3 双语教学中的难题与思考
  
  我国目前已探索出多种双语教学模式,均认为采取中英文结合的混语授课形式,更适合我国的国情,不宜采用全英文授课和大比例的英文授课形式。但较多模式因缺乏具体的教学效果评价,很难判定何种教学模式更为合理、有效,且多种教学模式之间,存在重复、交叉情况,让人很难分清其间的具体区别。而在双语教学中,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模式,其实均离不开如何确定中英文授课比例的实质问题,可以说英文授课比例的确定是双语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中英文比例恰当,学生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学习了专业英语,达到了双语教学的目标。反之,双语教学就会影响专业知识的学习。由于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存在着学生英语基础差异大、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材使用难以统一等问题,使得在双语教学中,如何采取恰当的中英文授课比例成为双语教学的难题和误区。

  目前国内对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总结出要解决此项难题有以下几项关键因素需要考虑:

  3.1 学生的英语基础 学生的英语基础是决定双语教学采用形式、难易程度把握和双语授课比例的主要因素[14]。它是教师对学生双语课实际接受能力的一种客观评价,故双语教学开展前应先评估学生的英语基础,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比例的中英文授课形式。而学生的英语基础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才能相对准确客观,如可通过课前英文测验和学生自评调查结果来评价。可在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分别评价一次,根据评价结果来调整英文授课比例,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2 课程知识点的难易度 课程知识点的难易度也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取不同的英文比例。对难点内容可适当降低英文比例,重点内容增加中文解释,以达到专业知识的教学目标,但对知识点难易度的评价因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3 学生对英文授课比例的期望值 学生对英文授课比例的期望值是学生对自我接受能力的主观评价,也是学生英语基础评价的补充,同是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也怀有一种定型期望,故教师要时刻了解学生对双语课的期望,尽量使自己的授课方式与学生的期望相一致、协调,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3.4 双语教学开展的时间与学时 双语教学的开展时间应考虑到学生的授受能力,最好在学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基础的背景下再开展较为合适。开展的学时也不宜过多,以一门课程的30%~50%为宜。我国不具备第二语言特定的语言环境和条件,无论从教师还是学生角度而言,均不适合大比例甚至是全英文的授课方式。
   
  美国教育理论家鲍斯顿认为:“双语教学是对同一学生群体运用两种语言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一个完美的双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与两种文化的自豪感”[15]。
  
  无论开展何种形式的双语教学模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使学生从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中受益,这就需要双语教学研究者不断探索,寻找真正适合不同院校自身情况的有效教学模式才能达到双语教学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路振富.40年双语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6):25-26.

  [2] 教高[2001]4号.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3] 张晓波,陈超,黄国英,等.医学双语教学的发展、模式及策略[J].医学教育探索,2004,3(4):42-44.

  [4] 杨明山,顾璜.医学专业“双语教学”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829.

  [5] 车晓宁,杨瑞,冯小智.双语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75-76.

  [6] 刘卓夫.香港双语教学模式及其对内地双语教学的启示[J].教书育人,2006,11:53-54.

  [7] 万丽红,赖淑英,林细吟,等.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与改进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22-924.

  [8] 顾炜,李小妹.护理学导论采用结构型沉浸双语教学效果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6,21(11):44-46.

  [9] 闫宇翔,郭秀花,鞠丽荣,等.临床流行病学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5):52-53.

  [10] 孙建东.混合型双语教学模式及其教学质量保证[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66.

  [11] 徐晗.中职会计专业“阶梯式”双语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5(1):45.

  [12] 焦娟妮.基于建构主义的经贸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研究,2007(14):59-61,66.

  [13] 龙喜带,曲德英,卢运龙,等.病理学双语教学模式与教学效果关系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7,6(7):651-652,667.

  [14] 任海蓉,刘义兰,陈冬娥.多元评价在基础护理操作双语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20(5):55-57.

  [15] Olga M Amaral. Parents’decisions about bilingual program models[J].Bilingual Research Journal, 2001,25(1):851-85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