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小切口G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高危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844 日期:2025-09-30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 股骨骨折 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治疗方法包括床边骨牵引、麦氏鹅头钉和多根斯氏针固定等,我科自2005~2008年起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G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高危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56~87岁,平均77.3岁。按AO Muller分类法[1],A1型24例,A2型9例,A3型3例。致伤原因:均为意外跌伤或交通伤,合并内科疾病患者30例,其中心血管疾病25例,呼吸系统13例,脑血管疾病10例,合并3种以上疾病9例。

  1.2 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仰卧于牵引床上,在C型臂X光机透视监视下闭合复位。健侧下肢固定在屈曲外展位,患侧肢体放置在牵引杆上,脚固定在鞋套上,在大腿外侧大粗隆上方做4~5cm切口,在大粗隆顶点用菱形锥钻孔,穿入髓腔,经该孔按从小到大扩髓腔。根据X线片选择粗细适宜的Gamma钉,插入Gamma钉内固定,确认骨折复位满意,Gamma钉位置正确后,拧入2枚远端交锁钉防止骨折远端旋转。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5天,术后第2天即可床上坐起。1周内X线摄片了解Gamma钉内固定物与股骨颈和股骨干的位置。术后5~7天在床上主动伸屈患膝及髋,并做肌肉收缩练习。第2周拄拐离床活动,12周后骨性愈合完全可负重活动。

  1.3 结果 按董纪元评价标准[2]。优:骨性愈合,髋部无疼痛,骨关节活动恢复到伤前状况;良:骨折愈合,髋部偶有疼痛,骨关节活动大部分恢复到伤前状况;可:骨折愈合有轻度髋内翻,骨关节活动受限,有时疼痛;差:骨折畸形愈合或未愈合,髋部疼痛,不能下床活动。本组36例,优22例,良8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3%。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入院时护理 急性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入院后即给予胫骨结节牵引,重量5~8kg,起到制动、止痛作用。保持患肢外展15°~20°中立位以矫正畸形。骨牵引针眼每天用75%酒精消毒,每天2次。

  2.1.2 心理护理 病人由于生活不能自理,感觉自己成了家人的累赘和负担,怕骨折难以治愈,对手术产生顾虑。针对此心理,我们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优势,早期手术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减少长期卧床引起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及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功能的早期恢复。讲明此手术的优点:小切口、微创、损伤小、术后第2天就可在床上活动、明显减轻疼痛、明显缩短卧床时间等,使其消除思想顾虑,愉快地配合手术及护理。

  2.1.3 术前检查 了解患者术前重要脏器的功能。老年患者心、肺、脑、肾等主要脏器往往功能低下,因此,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仔细查体,协助医师做好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血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胸透等术前检查工作。血压、血糖应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如合并内科疾病者特别要注意请相关科室会诊。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一般护理 术后注意监测患者神志、精神状态,测量体温,进行血氧心电监测,实时了解生命征变化情况。如有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3]。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感觉、运动情况。做好引流管护理,保持通畅,观察引流管的颜色、性质、量的变化,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

  2.2.2 预防肺部感染、尿路感染 保持病房空气流通,鼓励患者做深呼吸,深咳嗽几声。协助患者在床上做扩胸运动,增加肺活量,必要时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鼓励患者多饮水。因患者留置导尿管,用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每天2次。3天内做尿常规检查1次。协助患者翻身时应始终保持其导尿管处于最低位,防止尿液倒流逆行感染。

  2.2.3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髋部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4]。伤后由于长期卧床、患肢制动、血液回流不畅,易引起静脉血栓形成。术后说服患者戒烟,避免因尼古丁刺激引起静脉收缩,增加血液黏稠度。嘱患者抬高患肢,早期加强功能锻炼,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趾间关节屈伸运动。增加下肢肌肉力量及血液循环,以利消肿,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定时按摩患肢,同时注意观察血压,防止血压过低导致血栓形成。

  2.2.4 功能锻炼 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术后1~3天为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以减少肌肉萎缩、关节粘连。行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的等长收缩练习,每个动作保持收缩状态,5s后放松5s,以保持肌肉张力。术后5~7天床上行髋、膝关节屈伸练习,由主动加辅助,至完全主动过度。同时进行上肢肌肉练习,以恢复上肢肌力,促进患者术后较好地使用拐杖。根据患者体质,术后2个月指导患者扶拐下地,护士在旁保护以防跌倒。3个月后可完全去拐,负重活动,循序渐进。患肢活动的同时配合全身活动,有利于减少并发症。

  2.3 出院指导 嘱患者穿平底防滑鞋,行走时防止再次跌倒。鼓励老年人应用一切机会进行户外活动,以弥补日照不足;饮食方面要注意进食含钙高的食品,并辅以钙类药物,适当补充VitD,以促进钙的吸收,促进骨折愈合,防止骨质疏松症。定期门诊复查X片,每月1次。早期睡眠时注意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下肢水肿。

参考文献


  [1] 王满宜,杨庆铭译.骨折治疗的AO原则[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441-443.

  [2] 董纪元,李国宏,胡永成,等.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的治疗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00,20(8):476.

  [3] 蓝玲.股骨粗隆间骨折93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5):536.

  [4] 汪美瑛.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后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7):3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