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843 日期:2025-09-30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72例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12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44例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实施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的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满意度明显增加(P<0.01)。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关键词】 护理 介入疗法 冠状动脉疾病

  舒适护理是护理活动加舒适的研究,它使人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强调护理人员除常规的护理活动外,应加强舒适护理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患者。根据这一护理模式,笔者将舒适护理运用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中,针对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的不适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行介入治疗的年龄≥70岁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72例,其中男190例,女82例,最大年龄92岁。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28例及观察组144例,两组均选择股动脉穿刺法,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按常规护理方法,内容包括术前备皮、更衣、通知手术时间、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穿刺部位出血、术侧肢体制动等。

  1.2.2 观察组 除按常规护理方法外,还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的舒适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2.1 术前舒适护理 ①心理舒适护理: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心理护理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护理质量的高低[2]。因此,患者进入导管室后,护理人员主动热情接待,使其心理舒适并有一种安全感和被尊重感,同时介绍成功进行此项介入治疗的例子,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病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尊重其隐私和人格,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被尊重和心理上的满足。②术前准备的舒适护理:详细介绍术前准备的必要性,使患者在心理上接受。备皮时动作娴熟、轻柔,避免损伤,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及产气少的食品,避免术后便秘及腹胀而导致腹压增高,引起穿刺部位出血。进行术前排尿训练,预防术后尿潴留。③社会心理舒适护理:介入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先评估患者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经济情况。多与患者沟通,使用鼓励、支持、安慰等语言,避免与患者谈论引起患者伤心的话题等。

  1.2.2.2 术中舒适护理 ①生理舒适护理:尽量减少导管室的噪音,把导管室的温度、湿度、光线调节到最舒适的环境状态,以避免导管室环境引起患者烦躁和恐惧,尽量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②做各种操作之前,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有可能引起心慌、胸闷、胸痛等,不必惊慌和恐惧。协助患者摆好舒适的手术体位,注意生理舒适度。③手术开始后以平静、亲切的语气指导患者正确配合,尽量靠近患者耳边谈话,表示对患者的关心和尊重。适时告知患者手术进展情况,使其不必过分紧张。对有孤独感和恐惧感的患者,可予适当抚摸额头,或轻握病人双手,可使病人感到心理舒适。同时,医生在操作时动作轻柔,以减少不适感。护士在术中应严密观察病情,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操作,及时提供手术所需导管,正确执行医嘱,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1.2.2.3 术后舒适护理 手术结束时,用盐水纱布拭净患者皮肤上的消毒液及血迹。术后拔除鞘管时,由于患者疼痛或恐惧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致使心率减慢、躯体和内脏疼痛以及大脑皮质的紧张反射,经下丘脑影响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3]。因此拔管前应给予解释和安慰,避免诱发迷走神经反射。注意观察患者表情,及时提供便器,便后检查敷料是否清洁、干燥,如有污染及时更换。术后严格卧床休息,穿刺侧肢体制动12h,以避免穿刺口出血。在不影响伤口的情况下,设法提高患者卧位的舒适度,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减少陪护,使病人在心理、生理上充分享受舒适护理。病室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及室内温湿度适宜。重视患者家属和亲友对患者的心理支持作用,让家人探视,满足其归属感,鼓励并指导患者家属、朋友、同事关心患者并提供有效支持。

  1.2.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有无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在术中疼痛、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尿潴留、迷走神经反射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略)

  注:a:与对照组比较,χ2=91.58,P&<0.01

  2.2 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其中对照组有14.06%的患者感觉不满意,而观察组仅为2.08%。

  3 讨论

  3.1 舒缓术前术中的紧张、焦虑和恐惧 经临床观察,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确有焦虑存在,而且较为严重,对介入手术有一种紧张和恐惧心理,主要原因有:①对手术过程不了解:②担心手术疼痛;③担心手术不成功;④医疗费用问题;⑤医生的技术水平和医护人员的关心程度等。舒适护理干预不仅减轻了患者紧张、焦虑和恐惧程度,也相应稳定了患者的血压、心率,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略)

  注:χ2=16.43,P&<0.01

  3.2 并发症的护理 我们将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中,由表1可见,观察组在术中疼痛、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尿潴留、迷走神经反射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我们同时注重术后患者的肢体约束效果,反复耐心向患者说明肢体约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实践证明,通过限制患者肢体活动对患者进行治疗或护理,这是一种极不愉快的护理方法[4]。实施舒适护理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被尊重感,使其主动配合手术,最大程度增加了功能恢复的可能性,为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

  3.3 舒适护理干预增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服务满意度 对进入导管室的病人来说,导管室护士的行为和态度显然对他能否克服各种不良情绪,顺利渡过手术关有着相当大的影响。通过导管室护士的种种体贴服务,细心周到地为病人着想,使病人在手术时充满信心,感受到舒适与亲人般的温暖,从而改善了护患关系,使大多数手术病人在回忆起他们的手术经历时较为愉快,明显提高了病人对导管室的服务满意度。由表2可见,经过舒适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病人术后随访满意度达到97.92%,而对照组仅为85.94%(P&<0.01)。

  4 小结
  
  舒适护理干预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护理手段,运用舒适护理衡量是否为病人减轻手术带来的不适,是衡量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有效标准[5]。通过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术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状态,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服务满意度,使患者及家属对介入治疗充满信心,无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得到了满足。舒适护理的实施,实现了全人护理,发扬了整体护理的内涵,得到了患者的欢迎。同时,舒适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护理技能和强烈的责任心,能科学地利用各种手段为患者解除病痛,这样,不仅使患者感受到最大的舒适程度,还能促进护士业务素质和护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6版.台湾:华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7-9.

  [2] 焦永倩.心理干预对截肢患者亲属心理状态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8,7(2):21-23.

  [3] 王玉梅,沈凤玲,历红.心脏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观察与对策[J].临床荟萃,2000,15(2):62.

  [4] 赵莺柳,陈影霞,戴焕送.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舒适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8,7(5):12-14.

  [5] 洪琳.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583-58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