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检测hs-CRP的意义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780 日期:2025-09-30 来源:论文网

       作者:陈彦明,黄金文,邵义明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介入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42例成功行经皮冠脉血管成形术AMI患者,分别于冠脉支架术前和术后6、12、24、48、72h及一周后留取外周血,检测血清hs-CRP值,分组对比研究。结果 ①42例患者术前hs-CRP值高于正常值(P&<0.05);②术后hs-CRP较术前升高(P&<0.05)。分时段观察,术后6h即开始升高,48h达到高峰,持续至72h;一周后水平降至正常,预示手术成功。结论 AMI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短时间炎症反应加强(hs-CRP升高),72h后hs-CRP下降。hs-CRP可作为判断手术成功与否的指标。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高敏C反应蛋白 支架植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发作凶险,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危急重症。随着支架植入术(PCI)的开展,AMI的治疗水平大幅度提高,术后急性并发症,如急性血管闭塞,血管回缩大大减少。普遍认为,炎症反应是贯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即便是支架植入在梗死的心肌,术后也持续存在,并且支架术后再狭窄炎症反应是重要机制之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由于能准确反映炎症反应状态,且易于检测,价格低廉,已成为临床最常用的实验检查指标[1,2]。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AMI患者行PCI手术前后hs-CRP水平变化规律,为合理应用hs-CRP检测评价手术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3月~2007年12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经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证实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50%的AMI患者,均行PCI术,共42例。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63.34±11.32)岁。以上所有患者均排除:①心肌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结缔组织病、各种血液病、肿瘤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②近期有急、慢性感染和手术、外伤史;③近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1.2 标本采集

  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12、24、48、72h和一周后抽静脉血2ml,待血清析出后,2 500r/min离心10min,分离出血清,保存在-20℃的冰箱内。正常值采用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hs-CRP试剂盒提供的正常标准品(6.95±0.63)mg/L。

  1.3 实验材料、仪器和方法

  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心血管系统数字减影机(AXIOM ArtisdFe),hs-CRP试剂由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检测分析应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术前、术后各时点hs-CRP的值。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数据由SPSS 1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两比较q检验。

  2 结果

  2.1 AMI患者PCI术前、术后1周hs-CRP与正常值比较

  42例行PCI术患者术前hs-CRP值(12.30±4.06)mg/L比正常参考值(6.95±0.63)mg/L明显升高(P&<0.01)。一周后hs-CRP水平与正常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AMI患者PCI术后不同时间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

  42例行PCI术患者术后72h内hs-CRP值(19.47±4.76)mg/L比术前hs-CRP值(12.30±4.06)mg/L明显升高(P&<0.01);平均hs-CRP水平从术后6h开始升高(P&<0.05),48h达到高峰,72h开始下降,见图1。

  3 讨论

  3.1 hs-CRP可作为诊断AMI的敏感指标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危险的一种。目前认为炎症反应是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一重要因素。C反应蛋白(CRP)为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蛋白,主要是由肝细胞合成的,当感染和组织损伤时可激活巨噬细胞和其他白细胞等,这些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alpha)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和其他介导物质到达肝脏,刺激肝细胞和上皮细胞合成CRP。炎症反应或急性组织损伤后6~8h血CRP即迅速上升,48h可达峰值,待炎症反应得到控制后7天内可降至正常。在冠心病(CHD)患者的尸检中发现,动脉粥样斑块组织中有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T细胞聚集,炎症反应最明显处,CRP沉积最多[3]。AMI诊断以往主要依据病史、体征、心电图及肌钙蛋白等检查。Ridker等[4,5]报道CRP是12项包括脂蛋白a等心血管疾病标志物中对心血管事件预测作用最强的,临床上hs-CRP作为AMI、不稳定心绞痛和心血管意外事件的预报因子是敏感的。本研究显示,42例行PCI的AMI患者术前平均hs-CRP较正常值高(P&<0.05),提示hs-CRP水平是AMI诊断的有用指标。

  3.2 hs-CRP可作为判断PCI成败的标志物   

  AMI患者提倡早期、尽快地开通罪犯血管。患者支架植入干预治疗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加剧炎症反应的过程。PCI致血管内膜损伤后,急、慢性炎症细胞随即参与动脉损伤的修复过程,术后CRP水平会在短期内急剧升高。大多数文献报道其CRP术后升高持续至72h,本研究结果与之相似[1]。术后冠脉再狭窄的心血管事件时有发生,为了早期发现有无再狭窄发生,本研究对42例成功进行PCI术后患者进行跟踪检测其血清hs-CRP水平变化,结果发现术后一周,hs-CRP水平均在正常水平。这表明术后72h hs-CRP持续下降并最后维持在正常水平可以作为支架植入术成功的预测指标。但美国心脏协会规定hs-CRP不能作为预防继发冠心病的指标;连续监测不能用于监测治疗效果的指标。这可能因为hs-CRP是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指标,即影响hs-CRP水平的因素除冠心病外,炎症、感染、创伤、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均可使hs-CRP升高,并且冠心病常伴随这些疾病发生。鉴于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无冠心病情况下上述情况的hs-CRP水平,即各病理情况下医学决定水平,这是临床工作者和实验室人员今后要解决的问题。但我们在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测得hs-CRP水平变化规律,特别是术后72h和一周后hs-CRP水平在评估手术成功应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蒋利,沈卫峰,张建盛,等.C反应蛋白对冠脉内支架术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45.

  [2]陈协辉,王伟,陈晓君,等.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与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的关系[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12(2):932-935.

  [3]刘萍萍,张健.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28(2):212-214.

  [4]Ridker PM, Heinekens CH, Buring JE,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and other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in the predic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women [J]. N Engl J Med,2000,342(12):843-863.

  [5]张立,焦连亭.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3,24(5):26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