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对农村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772 日期:2025-09-30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对农村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40例符合条件的农村高血压患者,对患者高血压知识、生活行为和规律用药进行干预,并对患者进行实施服务前后的依从性调查,评估其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实施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 实施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对提高农村高血压患者遵医性,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农村人口 高血压 自我遵嘱服药 早期干预(教育) 社区保健护理

  随着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持续增高,已成为我国居民常见多发病。据2002年我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比1991年增加31%,但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却很低,仅为30%、25%和6%,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条件差,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低,致使农村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更低[1]。由于知晓率低,致使患者失访率高和遵医性严重不足,使治疗率和控制率更加严峻。专家认为要使高血压的患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得到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2]。为探索社区护士对农村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本研究旨在针对高血压患者,由社区护士开展连续不断的干预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健康指导、饮食和行为干预、药物疗法、病情监测,继而评价该干预效果,其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现结果将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结果中随机抽取高血压患者240例,其中男140例,女100例。入选标准:符合《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高血压诊断标准[3],年龄35岁以上。并征得患者同意。

  1.2 方法

  1.2.1 讲座

  通过讲座、自学等形式要求社区护士熟悉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知识如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健康指导知识等等。

  1.2.2 调查并记录患者情况

  采用自制高血压基线调查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失访和遵医性差的原因,设立档案记录患者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

  1.2.3 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并将健康宣教贯穿于始终
  通过社区护士采取集体讲座或一对一的形式向高血压患者采取第一次干预,讲解关于高血压疾病的危害、常见症状、监测方法、用药指导、预防并发症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发放健康指导处方,包括饮食指导、服药指导、生活方式的指导、运动指导、病情监测指导。在社区中心利用墙报、橱窗进行知识宣教。第一次干预后于1周、半个月、1个月分别电话或家访一次,自第2个月起每3个月进行一次电话或家庭访视进行调查,了解三低现象有否好转,并针对患者的认识误区,进行重点指导、重点宣教。与病人保持电话联系,病人也可以随时电话咨询。随访观察期限一般为9~12个月。社区护士还定期到农村进行专题讲座。

  1.2.4 干预效果评价

  随访期限结束后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有按医嘱用药、不擅自用药、不擅自停药、定期检查、自我监测、饮食控制、每周3~5次有氧运动、吸烟与饮酒控制、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等9个项目,能执行7个以上者界定为遵医性好,不能完成两项任务以上者界定遵医性差。通过统计,获得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后的遵医率。

  1.2.5 测定血压

  测定患者血压,对患者在实施干预前后血压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实施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前后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通过干预后患者的遵医行为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见表1。表1 实施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前后患者
的遵医行为比较(略)

  2.2 实施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前后血压控制率的比较 患者通过干预后的血压控制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见表2。表2 实施社区护士连续干预前后血压控制率的比较(略)

  3 讨论

  3.1 影响农村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因素

  3.1.1 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

  调查发现[4]患者对高血压病了解不够,认为无自觉症状就无事,对降压药物性质了解不够,认为降压药物不能多吃。针对农村社区及每个患者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发症、预后和遵循健康处方进行治疗的认识,帮助患者了解药物的基本知识,纠正在服药上的一些错误认识,进而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5]。

  3.1.2 患者患病持续时间长、复诊不方便

  高血压病一旦患病就需坚持终身性治疗,在农村由于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复诊较为不方便,致使患者不能坚持治疗或擅自调整治疗方案,造成遵医性差,使血压控制不理想。

  3.1.3 老年人记忆力差,理解能力下降

  老年人记忆力差、耳聋、理解能力下降,造成不能坚持及时复查和长期服药等[6]。对年龄较大的患者要对家属进行干预,充分发挥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指导家属对老人给予关心和照顾,采取各种措施,如将降压药放在易拿到见到的地方。让家属关注患者的血压水平,参与到患者的治疗和监测中,对患者服药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3.1.4 服药次数多、经济压力大

  长期而复杂的治疗方案,患者难以坚持。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很多,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经济、降压效果好的长效降压药物和复方制剂,这样既能提高患者的遵医性,有效控制血压,又能避免经济因素的制约。

  3.2 医疗条件制约

  对于农村的高血压患者,仅靠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期间进行指导,提高其治疗遵医性会存在诸多困难。由于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农村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普遍偏差,我院社区护士采取连续性服务,由社区护士开展连续不断的干预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健康指导、饮食和行为干预、药物疗法、病情监测。社区护士连续干预是医疗工作的延续,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性,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着重要作用,对帮助患者战胜疾病有着重要意义。高血压患者只有很好地遵从医嘱,才能长期控制疾病,保持血压的稳定,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致死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流行病杂志,2005,26(7):478-484.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0,8(2):103.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高血压杂志,2004,12(3):483-486.

  [4]吴惠英,余丽珍,郑霞云,等.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停服降压药物的原因分析[J].护理与康复,2006,5(3):172-173.

  [5]黄树华,陈金山,黄蕾,等.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84-85.

  [6]张芸,张刚.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1):33-3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