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血糖稳定剂抗葡萄糖酵解的效果比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763 日期:2025-09-30 来源:论文网

       作者:甘志远,韦志福,谢乃星

【摘要】   目的 比较三种血糖稳定剂抗葡萄糖酵解的稳定效果。方法 对72例受检者血液标本,分别测定其普通肝素锂抗凝管、氟化钠—草酸钾抗凝管、D.L甘油醛肝素锂抗凝管、分离胶采血管在25℃室温放置0、1、2、4、8、12、24、48h和不及时离心的分离胶—促凝剂采血管各时段的血糖浓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0h测定值比较,在24h、48h血糖测定值逐渐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甘油醛抗凝管在24h内血糖测定值稳定,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48h血糖测定值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时段的三种血糖稳定剂与0h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作为血糖测定稳定剂甘油醛起效快,稳定时间长,优于氟化钠—草酸钾,而分离胶—促凝剂管必需及时离心,各有优缺点。建议依据本院血样运送情况和检验目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管。

【关键词】 血糖 甘油醛 分离胶 氟化钠 实验室技术与方法

  血液葡萄糖检测是临床常见的检验项目,由于离体血液标本中细胞仍存在糖酵解,且检测前环节多,在标本运转、标本处理等过程中会引起血葡萄糖浓度下降。血清分离后一起装盘上机测定,使得位置靠后的标本随着标本量越多,上机的时间越长,引起结果差异越大[1],到上机测定结束,一般要在室温放置3~4h[1,2]。葡萄糖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临床诊断,血糖浓度在测定前已经发生变化,易导致误诊、漏诊。为了提高血糖测定的准确,防止血糖在检测前酵解,国内外学者使用抗糖酵解的稳定剂。笔者对含有氟化钠—草酸钾、D.L甘油醛和分离胶—促凝剂等稳定剂的采血管,探讨它们对血糖的稳定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随机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来我院就诊自愿受检者72例,其中男17例,女55例,年龄22~63岁,平均32.6岁。早晨空腹采集肘静脉血样。

  1.2 血糖采血管

  肝素锂抗凝管:威海鸿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氟化钠—草酸钾管:威海鸿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D.L甘油醛肝素锂抗凝管:取0.3g D.L甘油醛(D.L-Glyceraldehydes,Roth公司生产)溶解于18℃的10ml蒸馏水中,取15μl加入肝素锂抗凝管中,减压蒸干备用。分离胶—促凝剂采血管:威海鸿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

  1.3 试剂、标准品和质控品

  由德国罗氏公司提供,分析参数按说明书设定,质控品批号:正常品为178 985-01,异常品为177 995-02。

  1.4 方法

  1.4.1 对43例受检者各抽8ml血,其中2ml加入D.L甘油醛肝素锂抗凝管,2ml加入氟化钠—草酸钾抗凝管,2ml加入血清分离胶-促凝剂采血管,2ml加入肝素锂抗凝管作为对照管。标本采集后,3 000r/min离心5min,分别测定离心后室温放置0、1、2、4、8、12、24、48h各时段的血糖浓度,每次测定后加盖25℃室温保存。另对29例受检者各抽10ml血,用5管分离胶—促凝剂管分装,每管2ml,每例标本采集后分别置25℃室温0、1、2、8、24h,各取一管离心测定血糖浓度。

  1.4.2 用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仪器为德国罗氏ROCHE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5 统计方法

  检测数据用(±s)表示,用SPSS 13.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1h内的实验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4种样本管室温放置后各时段血糖测定值与即时(0h)值比较
  在25℃室温下,肝素锂抗凝管血糖浓度经1h降低4.47%,与即时(0h)测定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2h后的各时段测定值分别下降超过9.25%,与即时(0h)测定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氟化钠—草酸钾抗凝管血糖浓度经8h下降4.44%,各时段测定值与即时(0h)测定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12h随后的各时段测定值下降超过7.61%,与即时(0h)测定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D.L甘油醛肝素锂抗凝管血糖浓度经12h、24h仅下降2.03%、4.84%,各时段测定值与即时(0h)测定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经48h下降9.06%,与即时(0h)测定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分离胶—促凝剂采血管血糖浓度经48h仅下降4.75%,与即时(0h)测定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表1 4种样本管室温放置后各时段血糖测定值与即时(0h)值的比较(略)

  2.2 未及时离心的分离胶—促凝剂采血管与肝素锂抗凝管各时段血糖测定值

  经两样本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表2 未及时离心的分离胶—促凝剂采血管与肝素锂抗凝管各时段血糖测定值比较 (略)

  2.3 5种样本管情况1h放置后血糖测定值

  经方差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3。表3 5种样本管情况经室温放置1h后血糖测定值方差分析结果 (略)

  3 讨论
  
  普通肝素锂抗凝管在血液抽取后室温(25℃)放置1h后血糖可降低4.47%,随着时间延长差异显著,这可能跟室温高低、标本管敞口等因素加速标本的酵解有关,且长时间放置者不适宜复核。为防止血糖在检测前糖酵解,加入抑制剂较为经济实用,是标本量多的实验室的首选。
  
  氟化钠是过去广泛使用的抑制剂,是很有价值的抗糖酵解剂[3];但抽血后2~4h内葡萄糖浓度仍减少5%~15%[4];氟化钠在4h后才发挥抗酵解作用[5]。血糖酵解抑制剂主要是抑制参与糖酵解的酶的活性,其中抑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这3种限速酶效果最佳。氟化钠阻断烯醇化酶,抑制甘油3磷酸脱氢酶的活性,使葡萄糖分解抑制。但不是抑制限速酶,故起效慢;而草酸钾抑制丙酮酸激酶,采血后立即有效抗糖酵解,减少氟化物的用量[6]。本次实验显示草酸钾与氟化钠合用,保护血糖稳定8h,效果较佳。
  
  D.L甘油醛是目前被认为最理想的糖酵解抑制剂[7],由D和L型异构体组成,为白色结晶,对空气敏感,18℃时能溶于水,其抗糖酵解主要依赖于L型异构体[8]。Best L[9]提及L甘油醛有抗糖酵解作用,最佳浓度在4~5mmol/L[10],在12h内仅丢失2.03%。L甘油醛能抑制葡萄糖形成乳酸/丙酮酸,其抑制位点在己糖激酶[11];并能通过自身氧化形成甲乙二醛或丙酮酸来抑制丙酮酸激酶达到抗糖酵解。因为甘油醛是抑制2种限速酶,所以抑制速度快、效果好,用量少,在12h内保持血糖稳定,优于氟化钠—草酸钾。但由于其在无氧状态下能生成乳酸,所以不能作为血乳酸测定的保护剂[12];且对部分生化项目的检测也有干扰[13]。

  分离胶也被认为是理想的糖酵解抑制剂[14]。主要为惰性高分子疏水性有机化合物,相对血液为不活性物质,含有大量硅石分子凝聚体的氢键网状结构,不溶于水和多数有机溶剂,具有抗氧化、耐高温、抗低温、高稳定、触变性等特点,常态下是膏状半固体[15]。快速分离胶—促凝剂包被有促凝剂,当注入血样后,血液很快凝固收缩,凝固时间缩短到20min以下。此时经一定离心力的作用,网状结构破坏,变成链状黏度低的分子流体,其密度1.05,介于血清1.02和血细胞块1.08之间,比重大的血块沉到底部,分离胶位于血细胞与血清之间,当失去离心力后,分离胶再次形成网状结构,恢复凝胶状态,紧密地黏附在试管壁上,形成隔离层;血清则位于上层,阻止细胞和酶进入血清,避免血清化学成分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稳定。也便于自动分析仪吸取血清,避免纤维蛋白堵塞针孔,也可以直接冰箱冷藏保存,或长途运输,都不影响测定结果。对临床化学和免疫学检测项目均无影响[2]。本次结果显示,血糖在分离胶—促凝剂采血管至少可以稳定48h。徐凤艳[16]报道分离胶采血管在96h无明显下降。但必需及时离心,否则血细胞仍然可以接触血清发生酵解。分离胶的常规用量及大剂量时均不影响多项生化指标测定[14]。
  
  综上所述,甘油醛作为血糖测定稳定剂,起效快,明显优于氟化钠—草酸钾和分离胶,在常温下能立即抑制糖酵解,维持血糖浓度不下降;但不能作为血乳酸测定的稳定剂,对部分生化项目也有干扰。分离胶在长期保存标本和抗干扰方面优于氟化钠—草酸钾和甘油醛,但必须及时离心。笔者建议在实际工作中,依据本院血样运送情况和检验目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管。使用普通采血管或分离胶管测定血糖标本时,应及时离心,分离血清,最好不超过2h。对甘油醛管血糖检测后应放置在4℃冰箱保存,以延长血糖值的稳定时间以备复检。

参考文献


  [1]胡少春,曾祥军.COBAS MIRA生化分析仪样品架上标本放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2,23(2):121-122.

  [2]张代明,崔庆.分离胶血清分离器临床效果观察[J].江西医学检验,2000,18(6):81-83.

  [3]Young DS, Bermes EW. Specimen collection&& processing; sources of biological variation [M]//Textbook of clinical chemistry,1986:478-518.

  [4]Alberti KGMM. Diagnostic tools for diabetes mellitus. World book of Diabetes in practice,Vol 3 [M]. New York: Elsevier Science Publication Co,1998:12-15.

  [5]胡云良,楼哲丰,楼文文,等.L-甘油醛与氟化钠对血葡萄糖测定的保护效果比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3,13(4):425-426.

  [6]范小斌,谢红东.血液葡萄糖在分离胶血液真空采集管中的稳定性观察[J].江西医学检验,2004,22(1):25-28.

  [7]王建.糖酵解引起血糖测定前误差的原因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13(4):367-369.

  [8]Michael Landt. Glyceraldehyte preserves of glucose concentration in whole blood specimens [J]. Clin Chem,2000,46(8Pt1):1144-1149.

  [9]Best L, Thornally PJ. Trioses and related substances:tools for the study of pancreatic β-cell function [J].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1999,57(6):583-588.

  [10]陈光辉,陈慧,邓文成,等.D,L-甘油醛抑制葡萄糖酵解的探讨[J].热带医学杂志,2005,5(6):790-791.

  [11]Thornalley PJ, Stern A. The effect of glyceraldhyte on red cells,haemoglobin status, oxidative metabolism and glycolysis [J]. Biochem and Biophys Acta,1984,804(3):308-323.

  [12]王永安,韩宝祥.血清分离胶的理论及应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5,10(4):234-236.

  [13]王丹,凌彩虹.D,L-甘油醛对27项常规生化项目检测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2007,15(6):466-467.

  [14]蒋兴亮,唐中.快速血清分离剂对23项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1997,13(4):39-40.

  [15]王军,朱新勤,弥艾莉.血清快速分离胶提高实验动物血样质量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0,16(5):48-49.

  [16]徐凤艳.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在血糖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体会[J].河北医学,2004,10(4):382-38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