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32例外科治疗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764 日期:2025-09-30 来源:论文网

       作者:梁庆祖,黄勇平,黄泽汉

【摘要】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32例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术前准备、麻醉管理、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等经验。结果 术前高血压28例,无典型症状4例。全部手术切除。肿瘤直径3.5~11cm,术后血压正常27例,仍需降压药物治疗5例。31例治愈,1例术中死亡。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术中麻醉和严格的手术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无典型症状的嗜铬细胞瘤,术前应高度警惕。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麻醉 外科手术

  嗜铬细胞瘤是以高血压和代谢改变为主的内分泌疾病,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治疗方法。我们自1985~2008年共收治32例施行外科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21~46岁,病程2周~14年。临床主要表现:高血压28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悸、头痛和多汗;因腹痛、腰胀而行B超发现3例,因腹部肿块剖腹探查发现1例。影像学检查:B超阳性90.00%(27/30),CT阳性100.00%(30/30),全部肿瘤均发生在肾上腺内,单侧。内分泌检查:尿香草扁桃酸(VMA)18例,阳性77.78%(14/18);血儿茶酚胺(CA)15例,阳性83.33%(15/18)。

  1.2 治疗方法

  术前使用α受体阻滞剂2~6周,将血压控制在接近正常范围,药物主要为酚苄明或特拉唑嗪,部分降压不明显者加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心痛定、心动过速者加用心得安。术前3~5天扩容,根据情况每天给予静脉滴注晶体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或代血浆,24例术前输血200~400ml。术中至少使用3条静脉通道,其中1条颈静脉插管输液,兼做监测中心静脉压用,桡动脉穿刺置管测定平均动脉压。31例选择气管插管全麻,1例采用硬膜外麻。22例用腰部第11肋间切口,10例用腹部切口。29例完整切除,3例行包膜下肿瘤剜除术。

  2 结果
  
  32例肿瘤直径为3.5~11cm,病理报告良性30例,恶性2例。术中出血400~800ml 8例,其余出血量均在200ml以下。术中输血23例,输血量200~800ml。术中分离肿瘤时血压均有明显升高,最高者收缩压达27kPa,术中主要用硝普钠或酚苄明降压,术中肿瘤切除时收缩压降至12kPa 11例,经及时输血、输液或同时滴注去甲肾上腺素6例血压恢复正常,5例回病房后血压仍偏低。3例术中出现室性早搏,经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后得以控制。住院期间血压降至正常27例,5例仍需使用降压药,随访3个月已全部恢复正常。1例术前未诊断为嗜铬细胞瘤,以腹部肿块剖腹探查,术中切除肿瘤时出现高血压危象、心律紊乱、心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3.1 术前准备

  嗜铬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术前准备非常重要。准备充分可使手术死亡率下降至1%~5%[1,2],而未做术前准备者手术死亡率高达50%[3]。术前准备主要包括α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心动过速配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补充血容量及改善心脏功能等。本组5例术中血压明显波动都是与前期准备不足有关,后期病例降压、扩容充分后手术多能平稳进行。通过本组治疗,我们体会到:①α受体阻滞剂至少应用2周以上,剂量应根据降压效果调整。②心率应控制在90次/mim以下。③术前扩容3~5天,病史长者应增加扩容量,在补充晶体液的同时应注意补充胶体液,必要时适当输血,使术前红细胞压积控制在45%左右[4]。因为这类患者长期血管收缩,血管床容积减少,血容量绝对不足。④由于长期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血管功能受损不同程度存在,应配合心内科治疗,改善心脏功能。

  3.2 麻醉监测和手术操作

  麻醉首选插管全麻,理由是全麻在降低患者主观不适引起的应激反应、松弛肌肉、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处理和抢救术中胸膜损伤、探查多发肿瘤、处理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象等方面优于硬膜外麻醉[5]。本组除1例术前未确诊按腹部肿物探查选用硬膜外阻滞外,全部采用全麻,术中患者出现各种应激情况均能有效处置。麻醉中气管插管、各种穿刺置管、肿物探查等操作均易刺激儿茶酚胺释放,因此手术操作应尽量轻柔。我们体会到术中至少开放3条静脉通道,使血容量补充和做升、降压处理及时迅速。输液量和速度根据中心静脉压和平均动脉压调整。实践中我们观察到,术前α受体阻滞剂降压充分,血容量补充充足、术中阻断肿瘤血运和切除肿瘤时血压即使急剧下降,也能在血容量快速补充后很快恢复,少数需加用去甲肾上腺素和氢化可的松。因此术前充分准备是术中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

  3.3 手术操作需要掌握的要点

  手术操作要求有良好的术野暴露、切除肿瘤而不损伤下腔静脉和周围器官,同时确保生命体征正常。我们的体会是:①肿瘤不大可选择腰部切口,肿瘤较大、粘连严重或疑恶性者选择腹部切口;②分离肿瘤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挤压刺激而致血压急剧上升;③阻断肿瘤血运前应加快输液速度,停用降压药,直至切除肿瘤;④术中应用氢化可的松100mg有利于维持血压稳定;⑤如果肿瘤较大、粘连严重应行肿瘤囊内剜除术[1~5];⑥术中每个操作步骤应与麻醉师密切配合。

  3.4 术后处理

  术后主要危险是心功能衰竭和低血压,应常规行血压监测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必要时用升压药[5]。本组5例术后低血压经上述处理后加用氢化可的松100mg,血压逐渐升至正常,其机制是氢化可的松增加机体对升压药的敏感性[4]。本组8例术后血压仍偏高,其中5例用降压药3个月才降至正常,说明部分病例血管长期收缩,在术后仍继续存在。

  3.5 关于无症状嗜铬细胞瘤

  本组4例中1例发现腹部肿块剖腹探查,在分离切除肿瘤时出现高血压危象、心律紊乱和心功能衰竭而死亡。而另外3例术前虽无典型症状,但术前、术中按嗜铬细胞瘤处理,虽在术中探查、阻断血运和切除肿瘤时也出现明显血压波动,但都能及时予以纠正。因此我们认为:对于腹膜后肿瘤,尤其来自肾上腺者都应高度警惕为嗜铬细胞瘤,应进一步做内分泌检查确诊。术前无条件做定性检查者,术前、术中按嗜铬细胞瘤对待,避免盲目探查而致意外。

参考文献


  [1]吴阶平,马永江.实用泌尿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471-480.

  [2]刘新福,陈春延,李化平,等.嗜铬细胞瘤15例报告[J].广西医学,2007,29(6):820-822.

  [3]Honda M, Uesugi K, Yamazaki H, et al. Malignant pheoch romocytoma:lacking features of catecholamine excess until the late stage [J]. Intern Med,2000,39(10):820-825.

  [4]刘继红.嗜铬细胞瘤[M]//叶章群.肾上腺疾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61-178.

  [5]傅强,徐祗顺,丁克家,等.嗜铬细胞瘤的外科治疗(附151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9):586-58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