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磨汤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术后腹胀的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349 日期:2025-09-26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口服四磨汤联合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术后腹胀的疗效。方法 将140例术后出现腹胀的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口服四磨汤联合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治疗;对照组给予禁食,肛管排气,胃肠减压,同时给予开塞露纳入直肠内。结果 观察组在出现肠鸣音、腹胀减轻、肛门排气(排便)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口服四磨汤联合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术后腹胀的疗效满意。

【关键词】 腹胀;足三里穴;四磨汤

 由于手术刺激和麻醉药物的影响,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降低,肠蠕动减弱,常引起术后腹胀的发生。我们于2006年12月~2009年12月应用四磨汤口服液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术后腹胀7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出现术后腹胀患者140例,其中子宫切除术28例,宫外孕手术32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51例,卵巢肿瘤手术29例,年龄17~ 68 岁,病人麻醉方式为连硬麻醉或腰麻;按患者手术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70 例,对照组70 例。两组病人年龄、麻醉方式、手术时间等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术前无腹胀病史,术后出现腹部胀满、疼痛,肛门未排气,腹部叩诊为鼓音,肠鸣音减弱,确诊为肠胀气。最早出现腹胀时间为术后20小时,最晚出现腹胀时间为术后30小时。排除标准:排除机械性完全性肠梗阻。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 给予禁食,肛管排气,胃肠减压,嘱下床活动等处理,不能下床者协助病人翻身并经常变换体位。同时让患者取侧卧位,双腿屈曲,臀部稍抬高,取规格为20ml的开塞露1只纳入直肠内,嘱患者有便意时解大便,2次/日,肛门排气(排便)后停用。观察组:应用新斯的明注射液封闭双侧足三里穴,每侧0.5mg,总量1mg,1次/12小时。同时口服四磨汤(湖南汉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 ml/次,3 次/日。肛门排气(排便)后停用。

  1.4 疗效标准 显效: 治疗后24h内出现肠鸣音、腹胀减轻、肛门排气(排便) ;有效: 24~ 72h出现肠鸣音、腹胀减轻、肛门排气(排便) ;无效: 72h后出现肠鸣音、腹胀减轻、肛门排气(排便)。

  1.5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V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38例(54.29%),有效32例(45.71%),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显效30例(42.86%),有效30例(42.86%),总有效率85.71%。两组比较 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 两种治疗方法效果对比

  2.2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见明显的药物副作用。

  3 讨 论

  开腹手术后,手术及麻醉使部分神经支配被阻断,胃肠神经激素调节紊乱,导致术后肠功能受到一定的抑制,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肠腔及腹腔压力增高,严重时可使膈肌上升,呼吸困难,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运动受限。导致各类并发症出现,如肠粘连、肠梗阻、腹壁切口裂开等,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故术后腹胀的治疗致关重要。

  足三里是腹部疾患的常用穴,具有振奋脾胃阳气,调节脏腑气机之功能,激发被抑制之气机,从而恢复胃肠蠕动功能[1]。针刺足三里穴位有调节胃液分泌机能的作用,使原本低下的胃酸、胃蛋白酶和胃脂肪酶活性升高。针刺本身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加上新斯的明与之的协同作用,可有效调节胃肠道功能。四磨汤的主要药物是木香、枳壳、乌药、槟榔。其药理作用是: 木香,行气止痛,健胃消食,有兴奋胃肠平滑肌,增强胃肠动力,大幅度降低肠平滑肌张力。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增强小肠平滑肌紧张度和收缩功能, 抑制肠道非生理性收缩。乌药,顺气畅中,散寒止痛, 有对胃肠平滑肌有兴奋与抑制双重作用, 增强消化腺的分泌。槟榔,导滞、杀虫、利水,使胃肠平滑肌张力升高,增强肠蠕动,使消化腺的分泌增加,增进食欲[2]。此四味药药理作用一致,均可增加胃肠平滑肌张力,促进胃肠蠕动,且作用较温和而持久,有利于肠蠕动从不规则向规则性转变,从而加速了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对肠蠕动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增加肠蠕动,又能缓解肠痉挛,从而有利于肠功能的恢复。治疗术后腹胀的方法很多,我们采用四磨汤液联合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参考文献


 [1] 闫焕霞,陈 启,徐春英,等.散结饮加电针足三里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6,46 (16 ):97.

  [2] 张俊玮.骛马四磨汤药效学及临床试验报告[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75-7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