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眩清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80例疗效评估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334 日期:2025-09-25 来源:论文网

    作者:王俊,宣兵,王建,向阳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合并睡眠障碍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80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治疗组40例甲苯二氮卓类药物加用天眩清。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疗组总有效率85%。 结论 苯二氮卓类药物加用天眩清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对脑卒中合并睡眠障碍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 天眩清 ; 脑卒中 ;睡眠障碍

  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即“四高”的特点 [1],它极大地影响了患者及家属的身心健康,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2], 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在临床上常被忽略,这些病症如不加以有力防范,往往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除了神经功能缺损不易恢复外,对认知、记忆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必须引起关注和重视[3]。脑卒中急性期睡眠障碍在临床上常见,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妨碍神经功能的恢复,其特点是白天嗜睡,夜间清醒,间或伴精神症状的睡眠-觉醒节律异常 [4] 。为探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我们对80例住院脑卒中后合并睡眠障碍患者,采用天眩清治疗效果较好,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 例患者均系我科2007年6月~2008 年12月住院病人, 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30~83岁,平均(63.55± 4.5 )岁,出血性卒中33例,缺血性卒中45例,混合性卒中2例。发病后3天内出现睡眠障碍53例,占66%;发病后4~14天27例,占34%。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1.2 临床症状 全天嗜睡8例(占10%),白天睡眠超过6h的45例(占56%),彻夜不睡18例(占22%),入睡困难 16例(占20%),夜间易醒10例(占12%),伴有精神症状46例(占57%),其中焦虑、烦躁、易激惹32例(占40%),沉默不语14例(占17%)。

  1.3 头颅CT或MRI检查 所有患者均在发病3天内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病灶区域为左半球32例(占40%),病灶区域为右半球26例(占32%),病灶区域为多发18例(占22%),病灶区域为脑干或小脑6例(占8%),其中皮层病灶大多见于额叶或颞叶,多发梗死灶见于基底结区及侧脑室旁或与皮质共存。

  1.4 诊断与入组标准 (1)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5]有睡眠障碍者;(2)无智力及语言障碍;(3)入院前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4)卒中前无睡眠障碍、抑郁等精神病史及无癫痫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1.5 治疗方法与转归 两组患者(除全天嗜睡者外)晚睡前均服用舒乐安定片1~2mg,治疗组加用天眩清(天麻素注射液)0.6g静滴,1次/日,1周后评定疗效。疗效判断标准:显效:夜间睡眠超过6h,白天睡眠不足2h;好转:夜间睡眠4~6h,白天睡眠不足2h;无效:夜间睡眠不足4h,白天睡眠超过6h。结果: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睡眠障碍总有效率60%,苯二氮卓类药物加用天眩清治疗组总有效率85%。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照

  2 讨 论

  目前认为和睡眠有关的解剖部位相当广泛,包括额叶底部、眶部皮质、视交叉上核、中脑盖部巨细胞区、蓝斑、缝际核、延髓网状结构抑制区,以及上行网状系统等。牵涉的递质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6]。脑干的中缝核、延髓的孤束核及端脑的基底部可能与睡眠的发动有关,上行网状系统及下丘脑的后部可能与促醒有关,交叉上核与睡眠周期的保持有关。脑卒中急性期所致睡眠障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脑卒中损害下丘脑或第三脑室侧壁,产生持久昏睡;(2)脑卒中直接损害睡眠觉醒系统;(3)脑卒中后神经生物学改变,神经递质失调,如:多巴胺、乙酰胆碱、5-羟色胺变化;(4)社会心理因素。天眩清注射液为天麻提取物,其主要成分天麻素在分解后,透过血脑屏障与苯二氮卓受体结合而起到镇静作用[7],能解除患者的兴奋状态,改善睡眠,同时天眩清对动脉血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纠正脑缺血缺氧状态,使脑功能恢复正常,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天眩清是一种保护脑细胞、促进脑循环、改善脑功能的保护剂,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我们认为苯二氮卓类药物加用天眩清治疗睡眠障碍疗效肯定。

参考文献


 [1] 邵孝供.急诊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4:433-464.

  [2] 孔 莉.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特点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2(13):1161.

  [3] 谌剑飞,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的病因病理与诊疗探讨[J].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1(7):1292-1295.

  [4] 伊腾秀树.脑血管病急性期睡眠障碍[J].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1998,4(6):244.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5(29):379-380.

  [6] 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125.

  [7] 纪 平.天眩清注射液合654-2治疗眩晕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2,6(11):18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