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截肢患者情绪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社会支持评分分组,社会支持总分&<35分为低社会支持组,&>45分为高社会支持组,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CL-BREF)评分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70例伤性截瘫患者SSRS总分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因子评分分别为:(38.31±4.94),(23.33±5.26)分,(11.25±3.21)分,(8.57±2.07)分。其中&<35分者(低分组)26例;&>45分者(高分组)20例;35~45分者24例。社会支持高分组截肢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评分,显著高于社会支持低分组,焦虑、抑郁状态明显低于社会支持低分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社会支持明显改善截肢患者的情绪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社会支持; 截肢患者;情绪障碍;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support on emotional disorder and life quality of the patients with amputa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support scores, 70 cases with amputation were pided into 2 groups: low score group (social support total scores &<35) and high score group (social support total scores&>45); a correlated analysis was made to the scores of SDS, SAS and WHOCL-BREF of the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scores of SSRS, subjective support, objective support, using-support degree were 38.31±4.94, 23.33±5.26, 11.25±3.21 and 8.57±2.07 respectively in all the patients; the scores of physiological field, psychological field, social relationship field and environmental field of the patients in high score group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patients in low score group while their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e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in low score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of significance (P&<0.05 or P&<0.01).Conclusions Social support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emotional disorder and life quality of the patients with amputation.
KEYWORDS social support patient with amputation emotional disorder life quality
截肢是指通过手术切除失去生存能力、没有生理功能但危害人体生命的部分或全部肢体,以挽救患者生命。由于截肢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躯体残疾和缺陷,不仅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而且使患者工作、生活能力下降甚至丧失,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如何重视出院后的社会支持,增强社会康复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对截肢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社会支持、焦虑、抑郁状态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分析,旨在探讨如何为这类患者创造适合其生存、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2年2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骨外科行各类截肢手术患者70例,其中男54例,女16例,年龄15~65岁,平均(36.9±8.7)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2例,高中16例,初中28例,小学14例。截肢原因:外伤、交通事故导致严重骨与软组织损伤及并发症者46例,占65.7%;恶性肿瘤者5例,占7.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闭塞症者9例,占12.9%;糖尿病足及小腿坏死者10例,占14.3%。截肢部位:小腿截肢27例,膝关节离断9例,大腿截肢14例,上臂截肢8例,前臂截肢12例。安装假肢者60例,占85.7%。
1.2 方法
1.2.1 测评工具 (1)社会支持量表(SSRS)[2]:该量表共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3个维度。主观支持:指个人自我感觉获得别人支持的程度。客观支持:个人实际上与他人联系的数量情况。个人利用度:个人遭遇生活事件时能够利用别人支持和帮助程度。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社会支持总分&<35分为低社会支持组,&>45分为高社会支持组。(2)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由Zung于1965年编制而成。由20个问题组成,包括正向评分10题,反向评分10题共20个条目,每条目分4级评分,可以反映出抑郁症患者的抑郁、躯体不舒服、精神运动、行为症状以及心理方面等症状,判断抑郁的轻重程度。(3)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由Zung于1971年编制,包括正向评分15题,反向评分5题共20个条目,每条目分4级评分,评分需与常模或对照组比较进行分析,主要用于评定焦虑患者的主观感受及焦虑程度。(4)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CL-BREF)[3]:是世界卫生组织研制并推荐使用的一种普适性量表,其中文版经研究证实在中国人群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等4个领域的共24个问题,及总体健康感觉的2个问题,共26个问题条目。每个问题均有5个选项,按由差到好赋予由小到大的初始得分。对各领域的初始得分按下式转换成终得分:终得分=(实际初得分-最低可能得分)/(最高可能得分-最低可能得分)×100%,各领域终得分均在0~100间,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2.2 调查方法 由科室专门培训的2名护师于患者出院后3个月上门进行问卷调查,采取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原始数据的收集。向患者介绍测查项目,同一指导语,要求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量表做出独立的评定,当场填写并收回。对于不能独立完成问卷的患者,由家属或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表述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70份,均有效收回,有效回收率100%。
1.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截肢患者SSRS评分结果 截肢患者SSRS总分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因子评分分别为:(38.31±4.94),(23.33±5.26)分,(11.25±3.21)分,(8.57±2.07)分。其中&<35分者(低分组)26例;&>45分者(高分组)20例;35~45分者24例。
2.2 不同社会支持程度外伤性截瘫患者WOCS评分比较 见表1。
经统计学检验,社会支持高分组截肢患者SAS评分低于社会支持低分组,差异有显著性(t=3.036,P&<0.01)。社会支持高分组截肢患者SDS评分低于社会支持低分组,差异有显著性(t=2.215,P&<0.05)。表1 不同社会支持程度截肢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2.3 不同社会支持程度截肢患者WHOQCL-BREF评分比较 见表2。表2 不同社会支持程度截肢患者WHOQCL-BREF评分比较经统计学检验,社会支持高分组截肢患者WHOQCL-BREF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社会支持低分组,差异均有显著性,t值和P值分别为:生理领域(t=2.372,P&<0.05),心理领域(t=2.738,P&<0.01),社会关系领域(t=3.015,P&<0.01),环境领域(t=2.803,P&<0.01)。
3 讨 论
生活质量是由个人或群体所感受到躯体、心理、社会各方面良好适应状态的一个综合测量,是一种多维结构。截肢患者自理能力下降,社会交往受限,病痛折磨等常给患者造成焦虑、恐惧、急躁、易怒等负性情绪,任巧玲等[4]通过对34例恶性疾病患者心理护理后得出截肢可导致患者产生震惊、否定、抑郁等心理反应,因外伤而急症截肢者焦虑严重,抱极度悲观失望心理,对生活失去信心者较多[5],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支持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支持是指在应激状态下,个体受到的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心理和物质上的支持或鼓励[6]。研究表明[7],社会支持程度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8]。本研究通过对70例截肢患者出院后3个月心理状态调查结果表明: 社会支持低分组患者有较重的焦虑、抑郁心理,而社会支持高分组截肢患者心理状况较好,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从而证实较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改善截肢患者的心理状况。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社会支持高分组截肢患者WHOQCL-BREF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评分,显著高于社会支持低分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从而证实较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提高截肢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及家庭的有力支持可以改善截肢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应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采取各种手段,如对出院后的患者进行医护巡访、给予心理安慰、情感支持、提供康复咨询并进行护理技术指导等,全方位提高截肢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以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杜 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04-715.
[2]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7(2):98-100.
[3] 方积乾.生活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88-294.
[4] 任巧玲,李书光,陈 欣,等.心理干预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情绪障碍和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5):4-6.
[5] 陈慧芬,罗凯燕.截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康复指导[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4):743-745.
[6] 岳文浩,潘 芳,张红静.医学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24-125.
[7] 钟进才,黄智芬,覃光灵,等.家居晚期癌症病人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调查[J].广西医学,200527(11):1719-1720.
[8] 黄展鸿,刘肇华,余明年,等.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社会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评定[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8):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