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例胎儿心律失常临床意义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210 日期:2025-09-24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胎儿心律失常的意义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6例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处理与新生儿预后。结果 26例胎儿心律失常中,2例心动过速,4例心动过缓,20例胎心不规则,2例严重心脏结构缺损放弃胎儿,24例分娩新生儿存活,其中1例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膈缺损合并室性早搏,余无异常。结论 胎儿心律失常通过胎心听诊、胎监、产科超声筛查、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明确诊断;胎儿心律失常多数不伴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无需特殊处理,预后较好;持续性心动过缓者,尤其是心率&<100次/分,多合并严重胎儿心脏结构缺损,预后差。

【关键词】 胎儿;心律失常;临床意义

 胎儿心律失常是指任何与宫缩无关的不规律胎儿心律,或者正常范围之外的心率(超过120~160次/分规律的胎儿心率),一般分为胎儿心动过速、胎儿心动过缓和不规则胎儿心律。现将我院五年来25例胎儿心律失常资料进行总结,探讨其临床意义与处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2009年产前门诊产检发现心律失常26例,其中初产妇17例,经产妇9例,孕妇均无内科及产科合并症,2例有胚胎停育不良孕产史,孕妇年龄23~37岁,平均26岁,孕龄21~41周。新生儿存活24例。

  1.2 方法 产检胎心听诊发现胎心律失常,彩超检查胎儿心脏结构,胎心监护及结合孕妇自觉胎动情况,评估胎儿宫内状况及心脏功能,结合定期随诊及产后新生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 果

  2.1 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 26例均为产检听诊发现胎儿心律失常,发生孕周19~37周,其中19~30周2例,30~37周24例。26例中2例(7.7%)胎儿心动过速,胎心率160~170次/分;4例(15.4%)胎儿心动过缓,其中2例胎心率60~95次/分,分别发生于孕19、21周,孕妇均是初次产检,另2例胎心率波动于110~120次/分之间;20例(76.9%)胎心不规则,胎心不规则多初发生于31~33周,持续至35~36周恢复正常。发现胎心律失常后均立即彩超检查胎儿心脏结构,发现其中2例胎儿心动明显过缓者胎儿心脏房间膈大面积缺损,余24例未发现异常。

  2.2 处理 2例心动过缓者因胎儿心脏畸形终止妊娠,2例因胎窘入院剖宫产,发现1例脐带绕颈2周,较紧,另1例脐带细、扭转,其他胎动好、胎心监护NST有反应型的,给予期待治疗及对症如吸氧、左侧卧位、严密胎心监护及租远程胎监仪回家监护等措施,未采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终止妊娠孕周为37~41周,平均39+2周,17例自然分娩,7例剖宫产,剖宫产原因有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等。

  2.3 新生儿预后 24例新生儿无重度窒息者,均存活,平均体重3200克,1例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膈缺损合并室性早搏(孕期为胎心不规则),其余均为正常心律。

  3 讨 论

  3.1 胎儿心律失常的诊断 胎儿心律失常多是因胎心听诊或胎儿心电监护发现,条件许可下,更明确诊断需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朱若燕[1]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详细化超声心动图检查灵敏性为92.1%,特异性为99.9%,阳性测值为97.2%,阴性预测值为99.8%,该研究提示,详细化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对胎儿心脏多个标准切面进行全面检查,完整的分段诊断是降低漏诊及误诊率、提高诊断准确性的关键。产科超声筛查在产前发现先天性心脏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产科超声筛查发现胎儿心脏畸形是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重要指征。

  3.2 胎儿心律失常的处理与预后 胎心不规则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本研究中占76.9%,1例生后发现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膈缺损合并室性早搏,占5%,绝大部分胎儿无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多在孕30周以后发生,持续数周后或出生后自行消失,不需治疗,预后较好。出现持续性心动过缓应警惕,须与缺氧导致的胎窘、胎儿心脏结构异常、房室传导阻滞鉴别,本文4例心动过缓,2例合并严重心脏结构缺损,占50%,说明持续性胎儿心动过缓,尤其是心率&<100次/分,与严重心脏结构缺损有关,预后不良,此类病例产检能较早发现,应仔细检查胎儿心脏结构;研究[2]表明,严重心动过缓(&<60次/分)即使未合并心脏畸形的胎儿,临床预后也较差,建议终止妊娠放弃胎儿。心动过速的胎儿,排除胎儿窘迫,如不伴有胎儿心衰、水肿,则临床意义也不大。

参考文献


 [1] 朱若燕,桂永浩,李丽蟾,等.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多中心临床评价[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10):764-769.

  [2] 施 展,刘明颖,李 辉.常见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遗传与优生杂志,2009,17(9):79-8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