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例骨盆骨折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5822 日期:2025-09-20 来源:论文网

      作者:梁锋,荣卫平,吴群,王丽

【摘要】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病人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方法 通过对77例骨盆骨折病人病情的密切观察,做好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牵引的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种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指导康复锻炼等措施。 结果 77例骨盆骨折病人预后较好。结论 骨盆骨折病人合并伤多,常伴有内脏损伤,通过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就能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痛苦,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关键词】 骨盆骨折;观察;护理

 骨盆骨折是骨科一种严重的创伤,除了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合并血管、神经、尿道、膀胱和女性生殖器的损伤等。病情变化迅速,病死率较高。因此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急救和病情观察判断,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计划和措施。

  1 临床资料

  我病区从2008年1月至9月共收治77例骨盆骨折患者,年龄8~86岁,平均42.4岁,男性28例,女性49例,其中合并失血性休克7例,其他部位骨折2 1例,开放性软组织伤21例,膀胱破裂2例,尿道断裂3例,挤压综合征2例,脑外伤2例。入院后无死亡病例。根据骨盆骨折Tile分型,A型45例,均未手术:B型11例,手术4例;C型21例,全部手术治疗。

  2 观察与护理

  2.1 严密观察病情 骨盆骨折的最主要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骨盆为松质骨,本身出血较多,加以盆壁静脉丛多且无静脉瓣阻挡回流,以及中小动脉损伤,严重的骨盆骨折常伴有大量出血(1000ml以上),病人可表现为轻度或重度休克,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小时测R、P、BP一次,严密观察病人的面色、皮肤、粘膜变化。记录尿量,观察尿的颜色、性质,,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有休克时首先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快速补液输血,这在抢救失血性休克的病人中尤为重要。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以保证充足的氧供应,及时做好电解质的测定以纠正电解质不平衡状态。

  2.2 疼痛的护理 搬运不当,过多翻身或过早活动下肢,使已骨折并失去稳定性的骨盆继续错位,增加损伤盆壁静脉丛及盆腔血管的机会,且导致髂腰肌、臀肌收缩牵拉髂骨引起疼痛,故在抢救过程中全面评估疼痛的程度,尽量减少病人的搬动,避免引起疼痛性休克,运用谈话等方法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并使病人掌握一些减轻疼痛的技巧及加强应对机制,疼痛难忍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以便能有效地控制疼痛,积极配合治疗,以加快康复病程。

  2.3 心理护理 一般骨盆骨折病情复杂,病人及家属都要承受较重的心理负担,病人大都存在恐惧、焦虑心理,鼓励病人说出恐惧的原因,使其能够区别现实与设想的顾虑对自身健康威胁的不同,并分析目前病情,让患者正确面对现实,使病人心理上放心,解除思想顾虑,并告知家属不要大声训斥病人或在病人面前表现出痛苦,以便使病人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及护理。

  2.4 牵引的护理 本组患者C型21例全部予以手术治疗,术前用1/5~1/3体重进行大重量牵引3~5天复位,牵引患者应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活动情况,包括肢端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等情况。若肢端皮肤颜色变深、温度下降、足背动脉减弱,毛细血管充盈缓慢,被动活动引起剧痛,患者感觉肢体疼痛、麻木,说明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应检查牵引重量是否过大等,须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调节,不可随意增减,并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能擅自改变体位和重量。要始终维持牵引于正常状态,保证牵引效果。长期卧床牵引,患者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还会造成各种并发症。护士应加强生活护理及心理疏导,预防各种并发症。

  2.5 做好基础护理 每天早晚及餐后协助病人漱口,喷益口含漱液,有3例口腔溃疡患者5天后溃疡面愈合。病情基本稳定后,给予低脂、高维生素、高铁、含水分多、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产气多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虾、豆制品等。以利于骨折的修复和机体消耗的补充。对食欲不佳者,鼓励少量多餐,以满足机体的需要量。骨盆骨折因强迫体位和牵引术的治疗,骨突处及受压部位血液循环受阻易发生压疮,因此人院病人在不能保证有气垫床时,应给予加厚棉褥,骶尾部给予贴康惠尔透明贴,每天温水擦浴1次,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严格床旁交接班,检查贴膜有无脱落及浸润,教会病人自己按摩骶尾部,预防压疮的发生。每2h翻身一次,以免局部受压时间过长,翻身变动体位要轻柔,保持平衡,移动患者时要嘱患者与操作者密切配合,保持相互动力一致,且勿随意搬动或变换患者的体位,以免骨折部位错位、变形。

  2.6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膀胱及尿道损伤的观察及护理:膀胱及尿道损伤是骨盆前环骨折常见的并发症,当患者出现膀胱充盈,排尿困难,尿道口有血液滴出提示有尿道损伤。早期进行导尿并行留置导尿不仅有利于诊断,而且有利于损伤尿道的修复。对行膀胱造瘘与行留置导尿者术后保持导尿管通畅及造瘘口周围皮肤和敷料干燥,引流管不可扭转或折叠,以防止逆行感染。如出现引流不畅,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冲洗,以防止血凝块堵塞。一般术后14天拔除导尿管,同时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特别是女性病人,每天会阴冲洗2次,男性病人每天消毒尿道外口1~2次,并鼓励病人多饮水,预防泌尿系感染,本组2例膀胱破裂、3例尿道断裂患者经泌尿外科会诊,处理及时,护理得当,预后较好。(2)便秘:由于病人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弱而发生便秘,因此应尽早说明预防便秘的重要性,发生便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指导和帮助病人适应床上排便,督促及时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鼓励病人床上活动,每天做收腹运动4~5次,每次3~5分钟,经常用双手食、中、无名指重叠顺结肠走向在腹壁上做环形按摩,以刺激肠蠕动,利于排便,必要时给予缓泻剂。(3)预防肺部感染:骨盆骨折病人卧床时间长,应鼓励病人有效的咳嗽及咳痰,咳嗽是一种清除肺内痰液的反射性防卫动作。须向病人讲明咳嗽的意义,指导协助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可行雾化吸入2次/日,以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的引流和排出。

  2.7 康复护理 伤后早期上肢活动锻炼心肺功能,练习股四头肌的收缩,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足趾的伸曲等活动,并经常按摩局部肢体,以保持肌力,预防关节僵硬。术后尽早在床上进行髋、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功能锻炼应根据病人的总体情况,由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范围可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单关节到多关节、由床上到床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3 体 会

  骨盆骨折是指盆壁的一处或多处连续性中断,骨盆骨折损伤时常合并严重的并发症,如出血性创伤性休克,尿道损伤,膀胱破裂,腹膜后血肿,直肠破裂,神经损伤等。因此,对此类患者,护士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抢救时机,救治生命;熟悉各种并发症的症状,体征,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能,积极配合医生的诊疗工作,细致做好治疗及护理,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钟乔艺,苏巴丽,陈坤嫦.骨盆骨折病人的护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指南,2008,6(2):10-1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