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悬雍垂腭咽成形; 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睡眠时上呼吸道塌陷阻塞引起呼吸暂停、通气不足等呼吸障碍并导致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病征。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通过扩大咽腔,降低气道的阻力,增加通气量,可明显缓解呼吸道阻塞或呼吸暂停的症状,有效地改善血氧饱和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是目前治疗OSAHS最有效的手段之一[2]。我科于20004年10月至2009年5月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共治疗患者91例,无1例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91例,其中男性80例,女性11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9岁,平均37岁,其中19~45岁81例,46~70岁10例。病程最长28年,最短1年,平均9年。全部患者都有OSAHS的典型症状,如睡眠打鼾、憋气、呼吸暂停等临床表现,经多导睡眠仪(PSG)监测确诊。全夜7h睡眠呼吸监测分析符合OSAHS诊断标准,AHI为15~70,最低血氧饱和度为50%~80%,本组患者均符合OSAHS的手术适应证,全部采用全麻低温等离子辅助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者夜间鼾声大,睡眠状态紊乱,导致白天嗜睡、工作效率低,对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持怀疑态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心理。针对患者对手术不同的认知评价,进行心理干预,解除其心理障碍,消除心理负担[3]。告知该病的危害性及危险性,尽早合理诊治,以提高其生活质量,预防各种并发症,提高存活率。术前向患者耐心讲解OSAHS 的基本知识,告知手术方法和效果。讲解术后鼾声不可能立即消失,需手术切口完全愈合和局部水肿消退后才能逐渐消失,使患者在良好心理状态下接受、配合手术。
2.1.2 加强睡眠护理,预防夜间呼吸骤停 睡眠护理应贯穿于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中[4]。故夜间应加强巡视,嘱患者采取侧卧位睡姿,防止舌根后坠,以增加口、咽气道间隙,减轻或缓解阻塞症状,如患者憋气时间过长,应将其推醒,嘱其半卧位,以改善通气。特别是凌晨4~8时血压和病情的变化,因这段时间内易发生频繁呼吸暂停或猝死;而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应讲述夜间持续低流量吸氧的作用,以便其积极配合,纠正严重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减轻病人的缺氧症状;还应密切观察病人呼吸困难的症状和体征,必要时进行持续性心电监护;切忌随意应用镇静安眠药物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以免直接导致睡眠窒息的发作。
2.1.3 加强术前健康教育 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烟、酒的刺激。酒精可使肌肉松弛、张力降低、增加呼吸紊乱频率、加重机体缺氧状态;戒烟可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预防和降低阻塞。告知患者戒烟、酒;慎用镇静剂和安眠药,以免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加重呼吸暂停。此外,重度OSAHS及重度夜间睡眠低氧血症患者,一般于术前 1~2 周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要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顺利使用CPAP机治疗。
2.1.4 术前准备 术前协助病人做好各项辅助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并介绍手术配合知识,注意勿受凉感冒。术前3d早晚刷牙,洗漱咽部,通知病人手术时间,术前1d口腔护理,男患者还应剃胡须,以防伤口感染。术前晚要有充足睡眠,禁用镇静安眠类药物。术前禁食水8h,床边备好氧气、吸痰器、心电监护仪及必要的抢救药品[4]。 对高龄及有高血压病史患者术前应监测血压,降压至正常范围,并建议术前晚排便,以免术后排便时屏气引起术区出血。
2.2 术后护理
2.2.1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 患者麻醉未完全清醒前,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发生误吸;完全清醒后采取半卧位,鼓励患者轻轻吐出口中血液或痰液勿咽下,若痰液粘稠不易吐出,可行雾化吸入。由于手术创伤、麻醉等原因造成伤口局部水肿,术后6h内易发生舌后坠,重点观察面色、呼吸、血氧饱和度、脉搏。术后24~48h给予持续心电、血压、血氧监护,床旁备氧气和吸痰器,保持呼吸道通畅。本组病例有1例发生舌后坠,我们及时处理托起下颌、头稍后仰、增大通气量,给予激素治疗后缓解。
2.2.2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1)观察伤口出血情况:术后出血部位多在悬雍垂根部、扁桃体残体及扁桃体窝处的出血,术后嘱患者尽量不说或少说话,忌食热、烫及辛辣食物,抬高头部,半卧位或半坐卧位,嘱患者将口咽分泌物及时吐入弯盘内,以免无法估计失血量,还可防止口咽分泌物刺激引起咳嗽,导致伤口张力过大出血。同时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由于患者长期低氧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和术中组织损伤,手术当天唾液中带有血丝属术后正常情况。特别是患者入睡后应严密观察有无频繁的吞咽动作,并监测血压、脉搏,按照医嘱给予止血药。观察吐出的分泌物,若观察到病人口吐新鲜血液或血块,吞咽动作频繁时,应尽快报告医师处理。对失血量大者,每15min观察面色、脉搏、血压,防止休克的发生。手术当日下颌及颈部置冰袋冷敷,可刺激血管收缩,减少渗血。(2)暂时性鼻咽反应的护理:术后切口局部肿胀等原因可使提腭帆肌活动受限,造成患者进食饮水时发生暂时性鼻咽反流,向患者讲明此现象大约10d可逐渐好转,并指导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早开始吞咽动作以及“啊”音的训练,以促进咽部肌群功能恢复,防止伤口机化瘢痕挛缩。本组患者无1例出现继发性出血和明显暂时性鼻咽反应。
2.2.3 疼痛的护理 腭咽成形术后咽痛较剧烈,吞咽时尤其明显,对耐受力差的患者术后可用镇痛泵,并给予颈部冰袋冷敷、术后6小时吃冰淇淋、冰牛奶等止痛处理;对疼痛能忍受的患者,采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听音乐者做咀嚼活动,张闭口动作,有利于疼痛缓解。
2.2.4 饮食指导 鼓励患者进食,全麻术后6h如无明显出血,可进食少量冷流质,如冰淇淋、冷牛奶。少量多餐,适当补充水、电解质及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术后3d内食温凉的无渣流质,以后逐渐进食半流质至软食,但术后2周内禁食粗硬及刺激性食物。本组患者无1例因饮食不当发生出血。
2.2.5 保持口腔清洁,防止伤口感染 术后必须对口腔予以重点护理,术后我们用0.9%生理盐水40ml加庆大霉素16万U行口腔喷雾,1次/h,术后第1天应进行口内清洁,采用朵贝尔氏液漱口,4~5次/d;及时擦洗口腔血痂;餐后用少量温开水冲洗食物残渣,以保持口腔卫生和伤口清洁,同时给予抗炎治疗,防止伤口感染。本组患者无1例发生伤口感染。
2.3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出院后合理安排饮食,生活有规律,戒烟酒,避免过于疲劳,保持口腔清洁,控制体重增长,肥胖者应控制饮食,积极减肥,睡眠时取侧卧位,告知患者术后可能仍有一定的鼾声,一般1个月后达到最佳效果。指导家属注意观察其夜间睡眠时鼾声、呼吸情况,3个月后复查,以提高OSAHS的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1] 杨一兵,纳玉萍,展鸿谋,等.腭咽成形术后大出血3例[J].临床耳鼻咽 喉科杂志,2002,16(12):696~697.
[2] 王 军, 刘汉忠, 林忠辉, 等.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出血临床分析[J].北京 医学,2004,26(6):385.
[3] 林忠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进展[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4,11(1):43~45.
[4] 王丽欣,于沛弘,张亚仙,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心理特点及干预[J].护理学报,2005,12(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