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肺水肿治疗研究进展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5029 日期:2025-09-12 来源:论文网

     作者:李素芝,王洪斌,蔡志祥,郑必海

【摘要】   分析了高原肺水肿(HAPE)在治疗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氨茶碱使用频率最高、疗效最好,在降低肺动脉高压方面优于硝苯吡啶,在无氨茶碱的情况下,可选用NO治疗HAPE,应用硝普钠、卡托普利、硝苯吡啶时应注意监测血压。对重型HAPE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治疗 ;进展

  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是人类快速进入高原(指海拔在3000米以上)或从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由缺氧引起机体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所致的一种高原特发病,其显著的临床特征有严重低氧血症、发绀、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肺部湿性罗音,病情发展变化快,抢救不及时,常危及病人生命安全。HAPE的发病机理虽不完全明了,但多数学者认为与机体的易感性、肺血流量增加、肺动脉高压、肺血管渗透性增加、肺泡对钠水贮留的清除障碍等有密切关系[1]。我国是发生高原病最多的国家,经过50多年的探索,在HAPE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及宝贵的资料,治愈率由20世纪50~60年代的80%左右,提高到目前的99%以上,近十年来未发生1例死亡,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们先后对HAPE的心导管血液动力学、肺活检的病理、肺泡灌洗液、心肺血管活性物质进行了探索,在发病机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针对发病环节,对HAPE的药物治疗进行了实验性研究,为HAPE的治疗及其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对HAPE的气体与药物治疗进行综述。

  1 气体治疗

  1.1 氧疗 高原缺氧是HAPE发生的始动因素,因此,增加氧供,改善机体缺氧,是治疗HAPE的非常重要和首先措施,其疗效已获世界公认。国外学者将氧疗和转入到低海拔地区作为重要原则。吸氧能迅速降低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阻力,提高PaO2、SaO2,改善机体缺氧[2,3]。

  1.1.1 鼻导管给氧 氧气应经加入50%的乙醇或二甲基硅油的湿化瓶中吸入,既能改善缺氧又能消除肺泡和气道中泡沫,保持呼吸道通畅,除泡沫的效果二甲基硅油优于乙醇。在无二甲基硅油和乙醇时,也可用无菌注射用水。对乙醇敏感或过敏者,应忌用。

  1.1.2 呼吸机通气给氧 适用于危重型HAPE与伴有高原昏迷者。呼吸机的高频通气给氧较鼻导管给氧的疗效更佳[4]。

  1.1.3 面罩加压给氧 其效果优于鼻导管给氧,但不利于观察病情和呼吸道分泌物的排除。

  1.1.4 高压氧舱治疗 适用于特重型HAPE或伴有高原昏迷及经内科抢救效果不佳者,效果确切可靠。HBO治疗能使患者迅速“脱离”低氧环境,终止对缺氧对机体的损害,经过生理适应的过渡而纠正缺氧。贺彪与张学峰[5,6]报告2~5天可治愈,且效果最佳。在实践中我们发现HBO治疗一次或多次结束时,有病情加重的“反跳”现象,这可能与缺氧再损伤有关,应引起高度重视。伴有严重感染、高烧、高血压的患者,不适宜HBO的治疗。

  1.1.5 皮下载氧 皮下载氧是在皮下建立“氧库”,能改善组织氧合度,提高SaO2,,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保持稳定。傅宝文[7]等报告皮下载氧对预防和延缓发生HAPE有重要作用。

  1.1.6 液态氧吸入 液态氧以气化方式供氧,能明显提高高原移居者的做功效率[8]。液态氧装置体积小、重量轻、贮氧量大、无需电源和高压容器,携带方便,随时吸氧,可预防急性轻型高原病和减少HAPE的发生。

  1.2 NO治疗 NO是一种小分子无机物气体,人和动物组织均能产生NO。在生理水平,eNOS、nNOS保持低程度活性,维持内环境自稳,而NOS能诱导活化产生大量NO,常引起病理性损害[9]。NO具有舒张血管平滑肌、增强肺的弥散功能、降低肺动脉高压的作用[10、11]。在低氧环境中,内源性NO合成、释放障碍,HAPE患者的eNOS、iNOS、NO,在治疗前严重不足,治愈后明显上升[12],实验证实,吸入NO后肺动脉高压降低、并能使NO、CERP、6-Keto-PGF1升高,而TXB2、ET下降,NO已成为治疗高山病的重要手段之一[13~16],但高原脑水肿和心衰患者不宜NO治疗,因NO具有扩张脑血管和负性肌力作用。

  2 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HAPE的药物有硝普钠[17]、654-2、酚妥拉明、卡托普利、乙酰唑胺、氨茶碱、速尿、硝苯吡啶、地塞米松等十余种[18],重点介绍后四种。

  2.1 氨茶碱 氨茶碱为茶碱与乙二胺的复盐,有和β受体激动药物相似的效应,具有解除支气管的痉挛,松弛气管平滑肌,强心利尿,改善膈肌等作用,我院是应用氨茶碱治疗HAPE最早的单位,已有50多年的历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并将其列为治疗HAPE的首选药物[18]。近10年的实验研究表明,应用氨茶碱治疗HAPE的目的主要是其具有显著的降低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对L-Lca提供T管去极化导致快速Ca2+内流途径的影响而介导血管平滑肌的兴奋收缩偶联过程[19,20]。在此过程中,氨茶碱通过对PDE的抑制使cAMP生成增多,使通道蛋白磷酸化作用加强而增加L-Lca对膜电位变化的敏感性,直接影响肺动脉壁Ca2+浓度与Ca2+外流而使血管平滑肌松弛。氨茶碱还能抑制ET的分泌与合成,而降低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高压[21]。我们在实验中发现,氨茶碱有降低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阻力、改善血气分析和组织氧代谢障碍,在降低肺动脉高压效果方面氨茶碱优于硝苯吡啶[22~24]。氨茶碱治疗HAPE,口服效果相对差一些,多以静脉缓慢推注,0.25~0.5g+25~50%葡萄糖液20ml~50ml,轻型病人1~2次/日,特重型病人可每4小时~6小时一次。注意氨茶碱治疗的有效量与中毒剂量较近,医务工作者要引起重视。氨茶碱中毒的表现有心律失常,精神改变,惊厥,昏迷,甚至呼吸与心跳骤停而死亡。只要掌握好静推速度,最大剂量控制在3克/日以内均能避免中毒的发生。

  2.2 硝苯吡啶 硝苯吡啶(NF)是一种钙离子阻滞剂,预防和治疗高原肺水肿的机理主要是降低肺动脉高压,抑制慢通道钙离子的释放和抑制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25],从而使肺动脉压降低,心输出量增加,达到治疗高原肺水肿的目的。国外于20世纪80年代用硝苯地平预防和治疗有HAPE的发病史者[26]。我们在心导管实验检查研究表明,有降低肺血管阻力、肺动脉高压的作用,且对心输出量、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对血压的降幅仅为原值的11%[27]。NF无明显副作用,仅有轻微的头晕、头痛、面红、口干、心慌等,停药会即可消失。

  2.3 利尿剂 临床观察,HAPE患者有排尿减少、面色苍白、四肢末端发凉的现象。杜翔[28]等研究发现HAPE患者在治疗前后有明显的电解质紊乱,治愈后Na+和Cl-明显升高,同时存在水负荷试验阳性。说明HAPE患者存在钠水贮留;透视还观察到肺野内有充血的表现,这是HAPE患者应用利尿剂的基础。利尿剂选择以速尿为主,利尿速度快,效果好。多以40~120毫克不等,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应用速尿时,应注意血生化的改变,避免电解质的紊乱。

  2.4 地塞米松 高原急性、慢性缺氧,机体均产生应激反应。崔芝忠[29]等研究提示:高原移居、世居者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国外学者常用口服地塞米松预防急性高山病,这是急高山病应用地塞米松的基础。应用地米治疗HAPE主要是基于下列作用:一是有稳定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二是减少脑血流量,使脑血管渗出下降;三是抗细菌感染的炎性作用;四是有一定盐皮质激素样的功能,促进肾小球滤过率和拮抗抗利尿激素作用而利尿;五是有减少恶心与增加食欲作用。在治疗HAPE时,一般使用地塞米松10毫克静推,2次/日。使用时以不超过三天为宜。注意,有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糖尿病、癫痫者应慎用或禁用。
  
  总之,对于HAPE的治疗,应依据病情与现场条件,确定治疗方案。对轻、中型HAPE,可选用氨茶碱+速尿+吸氧即可;对重型HAPE以氨茶碱+速尿+地塞米松+吸氧为宜;对特重型HAPE,在重型HAPE的基础上再辅以甘露醇、人血白蛋白进行补充营养,加强脱水利尿作用,必要可采用高压氧治疗,在无氨茶碱的情况下,也可选用硝普钠、卡托普利、硝苯吡啶等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血压变化。除伴有高原昏迷外,均可选用NO吸入治疗,伴有发烧或血象明显增加者,可加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 Schoene RB,Hultgren HN,Swenson ER.High-altitude pulmonary edema.In:Hornbein TF,Schoae RB,eds.High-altitude:an exploration of human adaptation[J].New York:Marcel Dekker,2001:777~814.

  [2] 郑必海,李素芝,牟信兵等.吸入纯氧对快速进入高原猪血动力学及血气的影响[J].高原医学杂志,2002,12(4):18~20.

  [3] 牟信兵,李素芝,高钰琪等.高原肺水肿患者缺氧损伤的观察[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3,14(2):110~112.

  [4] 高 星.高频喷射通气对危重型高原肺水肿的治疗作用[J].西藏医药杂志,1999,20(2):4~6.

  [5] 贺 彪,曹祯吾,夏红智等.高压氧治疗急性高原肺水肿60例效果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1991,1(2):41~42.

  [6] 张雪峰.高压氧在高原地区的临床应用[J].高压氧医学杂志,1992,(1):39.

  [7] 傅宝文,齐海燕,李东辉等.皮下载氧对急进特高海拔地区急性肺水肿的X线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7,18(1):23~24.

  [8] 王 伟,白国顺,张西洲等.吸液态氧对高原移居青年亚极限量运动心率的影响[J].高原医学杂志,2004,14(1):4~5.

  [9] Razavi IM,Hamilton JA,Feng Q.Modulation of apoptosis by nitric oxide implication in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heart failure[J],pharm && ther,2005,106:147~162.

  [10]Furchgott RF,Zawadzri JV.The obligatory role of endothelial cells in the relaxation of arterial smooth muscle by acetylcholione[J].Nature,1980,288:373~376.

  [11]Palmer PM,Ferrige AG,Monlcada S.Nitric oxide release accounts for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of 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J].Nature,1987,327:524~526.

  [12]王洪斌,李素芝,姚文新等.初发、复发性高原肺水肿血清NO、NOS、iNOS研究[J].高原医学杂志,2005,15(3):18~19.

  [13]李素芝,郑必海,王洪斌等.吸入NO治疗高山病患者血浆TXB2、6-Keto-PGF12变化及临床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5):441~443.

  [14]牟信兵,叶刚林,汤洪亚等.吸入NO降低高原肺水肿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动态观察[J].中华航天医学杂志,2003,14(4):234~237.

  [15]李素芝,郑必海,王洪斌等.急性高山病患者治疗前后NO、cGRP和ET的变化及相互关系[J].高原医学杂志,2004,14(1):1~3.

  [16]孙泽平,郑建保.一氧化氮在治疗高原肺水肿的作用[J].西藏科技,2003,17(1):43~44.

  [17]芩维浚,陈诗泉,李建民等.应用硝酸钠治疗急性高原肺水肿[J].中华内科杂志,1991,30(7):412~414.

  [18]牟信兵,李素芝,陈 有等.2016例高原肺水肿现场急救体会[J].高原医学杂志,2003,13(2):17~19.

  [19]Berridge MJ.Capacitative calcium entry[J].Biochem 1995,312 (Pt1):1~11.

  [20]Dolmentsch RE,Pajvani U,Fifek K,et al.Signaling to the nueleus by an L-type calcium channel calmodulin complex through the MAP Kinase pathway[J].Science,2001,294:333~339.

  [21]周红梅,孔祥英.氨茶碱对哮喘豚鼠嗜酸细胞、低密度嗜酸细胞及内皮素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22(12):1220.

  [22]郑必海,李素芝,牟信兵等.快速进入高原猪应用氨茶碱后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变化观察[J].中华医药学杂志,2002,1(2):13~15.

  [23]叶柳茂,刘 英,叶平安.急性高原肺水肿117例救治体会[J].高原医学杂志,2002,12(2):38~39.

  [24]牟信兵,李素芝,高玉琪等.氨茶碱及硝苯吡啶治疗高原肺水肿效果观察[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4,20(1):58~60.

  [25]Oel O,Maggiorini M,Ritter M,et al.Nifedipine for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J].Lancet,1989,(864):1241~1244.

  [26]Brtsh P,Maggiorini M,Ritter M,et al.Prevention of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by nifedipine[J].N Eng J Med 1991;325:1284~1289.

  [27]杨良瑞,边惠萍,郭崇宇等.硝苯吡啶和硫氮唑酮对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青海医学院学报,1997,18(1):34~35.

  [28]杜 翔,王宇亮,崔淑娣等.高原肺水肿水电解质紊乱的研究[J].高原医学杂志,2003,13(1):14~16.

  [29]崔芝忠,凌秀珍.高原环境对人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J].高原医学杂志,1985,2:23~2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