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影响的体外实验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4646 日期:2025-09-08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常规分离培养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及淋巴细胞,灭活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淋巴细胞混合培养48h后,MTT法检测淋巴细胞的相对细胞数,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加入MSCs组OD值明显低于未加MSCs的对照组(p<0.05)。Hoechst 33258染色显示MSCs组淋巴细胞有核固缩及凋亡小体出现。结论:MSCs对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淋巴细胞;细胞增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骨髓中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造血调控、组织工程和基因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已有实验表明体外扩增培养的MSC可以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减轻移植排斥,延长移植物的生存时间等,其免疫调节功能研究已是移植治疗中的研究热点[1-3]。我们实验显示MSCs对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SD大鼠购自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动物中心,6周龄,体重约60~80 g。DMEM、RPMI1640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淋巴细胞分离液(Pharmacia公司),IL2(Sigma公司),青霉素、链霉素(华北制药有限公司),小牛血清(兰州中美合资民海生物有限公司),胰蛋白酶(美国Gibco公司),超净工作台(日本NUAIR公司),二氧化碳培养箱(日本SANYO公司),倒置相差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全自动酶标仪(德国BIORAD,Model 550)。

  1.2 方法

  1.2.1 大鼠MSCs的分离和培养采用全骨髓培养法分离培养MSCs。48 h后弃悬浮细胞,继续培养已贴壁细胞。细胞生长至80~90%融合后,改用10%小牛血清的DMEM低糖培养基传代培养。

  1.2.2 大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制备无菌取出大鼠脾脏,研磨过尼龙网,分散的淋巴细胞透过尼龙网后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获得淋巴细胞。洗涤2次后重悬于10%小牛血清的RPIM1640培养基中。在37℃饱和湿度的CO2孵箱中孵育2-4 h后,收集未贴壁悬浮细胞。

  1.2.3MTT法淋巴细胞混合反应实验 取第三代对数生长期MSCs经30Gy60Co照射后按1×104个/孔,淋巴细胞按5×104个/孔的种入96孔板中,各孔均加入刺激剂IL2(1000 U·mL-1)。37℃饱和湿度CO2孵箱中孵育48 h,MTT法检测淋巴细胞相对细胞数。

  1.2.4 Hoechst 33258染色经30Gy60Co照射后的MSCs与淋巴细胞按1:5比例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IM1640培养基的25 cm2培养瓶中,并加入刺激剂为IL2(1000 U·mL-1)。CO2孵箱中培养48 h后采用50 μg·mL-1 Hoechst 33258染色10 min,PBS洗涤2次后涂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

2 结果

  2.1 MSC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MSC通常在培养2天左右,可以出现单个分散存在或形成只有几个细胞的克隆,细胞形态呈长梭形。贴壁的MSC增殖迅速,培养10天左右每个克隆包含100-200个细胞,12-15天时细胞呈现80-90%融合(图1)。体外分化实验显示其能分化为成骨、成软骨及神经等多种细胞。

  图1 原代培养第3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2.2 MSCs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结果 MTT结果显示加入MSCs的实验组淋巴细胞数比未加MSCs的对照组明显减少,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1 MSCs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结果*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2.3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经IL2刺激培养48 h后,与MSCs共同培养的淋巴细胞有分裂的细胞核碎片出现,而未加MSCs的淋巴细胞细胞核完整,没有核固缩和核脆裂现象。MSCs的实验组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见表1。

3 讨论

  对MSC功能研究发现,其除可以作为组织工程研究的种子细胞外,还具有支持体外造血,促进体内造血重建的功能。最近研究发现MSC具有免疫负调节作用,如诱导免疫耐受,抑制排斥反应,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并能减轻自身免疫疾病的病情等[2-5]。

  本实验证实MSCs可在体外显著抑制由IL2引起的淋巴细胞增殖,同Bartholomew等[3,4]报道一致。已有研究表明MSCs不仅引起了淋巴细胞的增殖停滞,还可能诱导了淋巴细胞的凋亡或死亡。如Plumas[6]等发现MSCs可以引起活化淋巴细胞凋亡的发生,其原因可能与吲哚胺2,3-二氧化酶的作用有关。我们也发现与MSCs共同培养48 h后的淋巴细胞出现核固缩及分裂的细胞核小块,推测MSCs可能诱导了淋巴细胞的凋亡,但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MSCs对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确切,有望在移植治疗中得到拓展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Glennie S, Soeiro I, Dyson PJ, et al.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duce pision arrest anergy of activated T Cells [J].Blood, 2005, 105(7): 2821-2827.

2 Le Blanc K, Rasmusson I, Sundberg B, et al. Treatment of severe acute graftversus host disease with third party haploidentic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J]. Lancet, 2004, 363(10): 1439-1441.

3 Bartholomew A, Sturgeon C, Siatskas M,et 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suppress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in vitro and prolong skin graft survival in vivo [J]. Exp Hematol, 2002, 30(1): 42-48.

4 Nicola MD, CarloStella C, Magni M, et al. Huma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suppress T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induced by cellular or nonspecific mitogenic stimuli [J]. Blood, 2002, 99(10): 3838-3843.

5 Krampera M, Glennie S, Dyson J, et al.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hibit the response of naive and memory antigenspecific T cells to their cognate peptide [J]. Blood, 2003, 101(15): 3722-3729.

6 Plumas J, Chaperot L, Richard MJ, et 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duce apoptosis of activated T cells[J]. Leukemia, 2005, 19 (9):1597-160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