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斑秃从肺论治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2589 日期:2025-08-18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斑秃;从肺论治;中医药疗法

斑秃是指患者头发脱落,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小如指甲,大如钱币或更大,数目不等,局部皮肤光亮,无炎性反应,一般无自觉症状。本病属中医“油风”范畴。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治疗上从肺入手,常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现代医学对斑秃的病因尚不明确,认为可能与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有关,如精神创伤及过度紧张;也可能与内分泌障碍、局部病灶感染、中毒、肠寄生虫等有关。中医学认为,一由血虚不能随气濡养皮肤,导致腠理不密,毛孔开张,风邪乘虚而入,风盛血燥,发失所养;二由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血失和,气滞血瘀,毛发失养;三因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肾主骨,其荣在发,肝肾不足,毛发失营等均可导致斑秃发生。笔者在30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斑秃除上述情况外,还与肺气虚弱、肺阴不足密切相关,因肺主皮毛,若肺气虚弱,或肺阴不足,致肺气失宣,布津(精)不能,皮毛失去滋润及精微的营养而发生斑秃病变。

  2 斑秃与肺的关系

  斑秃在临床上表现为皮毛病变,皮毛病变虽病在皮肤外表,但与整个身体密切相关。人体的组成,外有皮、脉、肉、筋、骨,内有五脏六腑,内外相应,形成一个整体,所以,皮毛和内脏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皮毛在一身之表,依赖于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肺主一身之气,宣发肺气输精于皮毛。《素问·五脏生成》曰:“肺气合皮也,其荣毛也。”说明肺与皮毛有密切的关系;又如《素问·经脉别论》曰:“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灵枢·决气》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充分说明皮毛的功能依赖于肺脏的输精和肺气宣发的功能。肺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皮肤致密,毫毛光泽,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亦较强;反之,肺气虚弱,或肺阴不足,宣发卫气和输精于皮毛的生理功能减弱,皮毛滋润无液,则可出现皮毛憔悴枯槁及毛发脱落之斑秃症。由此可见,斑秃与肺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

转贴于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24岁,机关工作人员,2006年4月2日初诊。自述在当日晨起洗面时,无意中发现左侧头部(耳上侧)有一脱发区,不痛不痒。查体时见脱发区皮肤光亮,无炎性反应,呈圆形,直径约3 cm,近来偶有咳嗽,平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容易感冒,口干咽燥,皮肤干燥,面容淡白,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诊断为班秃,辨证为肺气虚弱,不能布精于皮毛,肺阴不足,不能濡养于皮毛。治宜益肺气、养肺阴、濡发消斑。方用自拟补肺生发饮:党参30 g,黄芪30 g,山药15 g,百合15 g,北沙参15 g,玉竹15 g,黄精15 g,何首乌30 g,女贞子30 g,菟丝子15 g,墨旱莲30 g。20剂,每日1剂,水煎服。4月22日复诊:自述全身症状明显减轻,查头部病变处已有大量毳毛长出,方既有效,谨守前法,继服20剂。5月13日三诊:病变处毛发变粗变黑,趋于正常,不再处方,嘱患者服三黑粥(黑芝麻、黑米、黑豆,共同煮粥)调理,以增强肺脾功能。1个月后随访,患者完全恢复正常。治疗期间嘱患者心情舒畅,劳逸结合,解除精神刺激及创伤,对反复脱发更要注意;同时注意少吃辛辣刺激性及脂肪食物。

  按:本案患者因肺气虚弱,肺阴不足,致肺气失宣,精微、津液不能营养和滋润毛发,所以,笔者在治疗上以补肺气、益肺阴为法,方用补肺生发饮。方中党参益肺气、布水精、生阴血,为补气生津润燥养血之佳品;黄芪益肺气、布精微,为益气布精之良品;山药甘缓润肺、益气强阴;北沙参“专补肺阴”(《本草从新》);玉竹、百合、黄精为养阴润肺要药。上述7味药共奏益肺气、养肺阴之功。墨旱莲“入肾阴而生长毛发”(《本草正义》)、“乌须发,益肾阴”(《本草纲目》);何首乌“乌须发,为滋补良药”(《本草纲目》);女贞子补肝肾、生毛发;菟丝子补肾益肝,此四者均以“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肾主骨,其荣在发”理论配伍,共具补肝肾、长毛发之效。全方既可益肺气、养肺阴,又能补肝肾、长须发。临床上只要辨证准确,用之则效捷。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