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清肺化痰通络中药复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将6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根据病情轻重程度给予个体化治疗,治疗组34例在与对照组等同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清肺化痰通络法中药复方。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88.24%(P&>0.05),临床控制率分别为67.65%、52.94%(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痰液白细胞介素-8(IL-8)、血清细胞粘附分子(sICAM-1)水平皆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 清肺化痰通络法对COPD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与调控IL-8和sICAM-1水平、控制气道炎症有关。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清肺化痰通络法;白细胞介素-8;细胞粘附分子-1.
Key words:COPD;Qingfei Huatan Tongluo method;interleukin-8;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愈来愈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治疗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COPD急性加重期诊断标准及严重度分级标准:符合2002 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中的诊断标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
入选标准:符合COPD急性加重期诊断标准患者。排除标准:具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的其他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心功能不全、肺间质性疾病等。
1.3 一般资料
共收集病例68例,均为2005年2月-2008年2月间本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4.18±11.57)岁;COPD严重度分级:ⅡA级8例,ⅡB级11例,Ⅲ级15例。对照组34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2.24±12.55)岁;COPD严重度分级:ⅡA级10 例,ⅡB 级11例,Ⅲ级13例。2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2组病例均采用:①控制性氧疗,用鼻导管或面罩,流量2~3 L/min;②抗生素:根据常见病原菌经验性选择或根据痰培养药敏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或大环内酯类,必要时联合应用;③支气管舒张剂:β2-受体激动剂或茶碱类药物;④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者短期使用激素和呼吸兴奋剂,必要时行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⑤合并心衰者予相应抗心衰治疗。
治疗组加用清肺化痰通络基本方。主方:半夏10 g,橘皮10 g,胆南星10 g,葶苈子10 g,杏仁10 g、黄芩10 g、瓜蒌仁10 g、枳实10 g、姜竹茹10 g、当归10 g、桂枝10 g、广地龙10 g,丝瓜络10 g。加减:便秘者加熟大黄6 g、何首乌20 g;痰多者加炒莱菔子30 g、紫苏子10 g、白芥子10 g;气虚乏力者加党参15 g、黄芪15 g。每日1剂,水煎服。10 d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
所有患者均建立管理档案,定期随访,并进行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1.5 观察指标
1.5.1 肺功能
使用Multi-functional Spirometer HI-801肺功能仪,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
1.5.2 痰液白细胞介素-8(IL-8)
以3%氯化钠溶液超声雾化,吸入20 min,诱导取痰3 mL,加等量生理盐水,旋涡振荡3~5 min,使痰液呈完全均匀状态,3 000 r/min 离心20 min,留取上清液待测。应用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日环仪器一厂生产的SN-695A型测量仪,RIA 放射免疫法测定痰液IL-8,试剂盒购自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操作按说明书进行。
1.5.3 血清粘附分子-1(sICAM-1)
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离心取血清。用BIO-RADModel 550酶标仪,ELISA法检测sICAM-1,试剂盒购自上海森雄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操作按说明书进行。
1.6 疗效判定
1.6.1 临床疗效判定
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分级和疗效判定标准”[2]。①临床控制:咳、痰、喘及肺部哮鸣音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可参考其他客观检查指标;②好转:咳、痰、喘及肺部哮鸣音有好转,但未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可参考其他客观检查指标;③无效:咳、痰、喘及肺部哮鸣音1个月仍未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可参考其他客观检查指标。
1.6.2 生活质量评估
采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开发的COPD生活质量评估软件对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3]。该系统通过对患者症状、活动能力(简称活动)及患者生活、工作、情绪等影响(简称影响)的调查,结合患者年龄、性别、肺功能检查,通过软件处理得出症状、活动、影响及总分4部分分值。生活质量越好,分值越低。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检验。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态性分析,正态分布2组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统计(wilcoxon’s秩和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四分位间距(Q1:下四分位间距点,Q3:上四分位间距点)和中位数(Median)表示。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生活质量比较
(见表2)表2 生活质量2组治疗前后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2.3 2组肺功能比较
(见表3)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2.4 不同肺功能分级患者痰液白细胞介素-8水平比较
不同肺功能分级患者痰液IL-8水平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病情级次升高而增加。治疗后,2组患者痰液IL-8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不同肺功能分级COPD患者治疗前后痰液IL-8浓度的变化(略)
2.5 不同肺功能分级患者血清细胞粘附分子-1水平比较
不同肺功能分级患者血清sICAM-1表达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病情级次升高而增加;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sICAM-1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表5 不同肺功能分级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ICAM-1浓度变化(略)
3 讨论
尽管中医药防治COPD确有良效,但由于缺乏大样本、多中心临床及其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因此,从目前公认的发病途径研究中药复方防治COPD的作用机理具有深远意义。
叶天士提出“初病在经在气,久病入血入络”。肺脏久病,痰浊、瘀血有形之邪阻滞肺络,“痰夹瘀血,遂成窠囊”,此恶性循环,终致气道结构重塑,气流受限。可见,在COPD进展的病理基础中,痰浊、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病情进展的主要因素,贯穿COPD始终[4]。故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宜将清肺化痰与活血通络药合用,标本兼治。
清肺化痰通络方是本科协定处方。方中半夏、胆南星、竹茹、橘皮清化痰热;瓜蒌仁、枳实下气除痰治胸满;黄芩清泄肺热;杏仁宣肺利气;当归养血活血,取叶天士“当以通补入络”之意;丝瓜络清热利痰而通络;久病邪气深入经隧,瘀血痰浊胶痼,必借虫蚁之类搜剔窜透,使经行络畅,故又加广地龙通利经络。全方合用,使痰瘀同化,肺气宣降畅达。本研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虽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临床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分值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说明清肺化痰通络法中药复方的整体、综合调整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IL-8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选择性趋化、激活中性粒细胞的细胞因子。研究显示,IL-8与ICAM-1作为主要的炎症介质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5]。而血或痰中IL-8的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目呈正相关[6];IL-8参与COPD患者气道炎症反应,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7]。本研究中,COPD患者经治疗缓解后,其痰液中IL-8明显下降,表明气道炎性细胞的功能和活性受到抑制,减少了IL-8的释放。但COPD缓解期患者痰液IL-8水平仍高于正常人,说明该期气道炎症仍持续存在,这可能是COPD难以逆转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外研究发现,COPD急性加重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或诱导痰中IL-8 水平明显增高,且随急性发作次数的增多而显著增高[8],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宋氏等[9]认为COPD发病中存在淋巴细胞过度活化,且与sICAM-1表达异常有关;sICAM-1表达增高可能参与了COPD气道阻塞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气道阻塞的严重程度。本研究发现,COPD严重度分级与sICAM-1的表达呈正相关,治疗后气道阻塞减轻,sICAM-1表达下调,表明清肺化痰通络法的作用可能与调控炎性细胞的渗出、迁移及活化有关。
综上,我们认为,清肺化痰通络法中药复方能够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机理可能与调控IL-8和sICAM-1水平、控制气道炎症有关。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2] 陈贵廷,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S].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1.117-118.
[3] 冯淬灵,武维屏,万 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5):72-74.
[4] 冯淬灵,武维屏.肺络探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增刊):11-12.
[5] 张 伟,李 刚,张心月.辨证施治对各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核因子κB表达和气道病理改变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8):65-68.
[6] Nocker RE, Schoonbrood DF, van de Graaf EA, et al. Interleukin- 8 in airway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Int Arch Allergy Immunol,1996, 109(2):183-191.
[7] 陈忠城,胡 波,洪国强,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的检测[J].广东医学,2005,26(8):1067-1069.
[8] Aaron SD, Anger JB, Lunau M, et al. Granulocyte inflammatory markers and airway infection during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 163(2):344-355.
[9] 宋 宁,张聪敏,王丽芳,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54表达[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10):782-783.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2] 陈贵廷,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S].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1.117-118.
[3] 冯淬灵,武维屏,万 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5):72-74.
[4] 冯淬灵,武维屏.肺络探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增刊):11-12.
[5] 张 伟,李 刚,张心月.辨证施治对各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核因子κB表达和气道病理改变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8):65-68.
[6] Nocker RE, Schoonbrood DF, van de Graaf EA, et al. Interleukin- 8 in airway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Int Arch Allergy Immunol,1996, 109(2):183-191.
[7] 陈忠城,胡 波,洪国强,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的检测[J].广东医学,2005,26(8):1067-1069.
[8] Aaron SD, Anger JB, Lunau M, et al. Granulocyte inflammatory markers and airway infection during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 163(2):344-355.
[9] 宋 宁,张聪敏,王丽芳,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54表达[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10):782-783.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2] 陈贵廷,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S].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1.117-118.
[3] 冯淬灵,武维屏,万 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估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5):72-74.
[4] 冯淬灵,武维屏.肺络探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增刊):11-12.
[5] 张 伟,李 刚,张心月.辨证施治对各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核因子κB表达和气道病理改变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8):65-68.
[6] Nocker RE, Schoonbrood DF, van de Graaf EA, et al. Interleukin- 8 in airway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Int Arch Allergy Immunol,1996, 109(2):183-191.
[7] 陈忠城,胡 波,洪国强,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的检测[J].广东医学,2005,26(8):1067-1069.
[8] Aaron SD, Anger JB, Lunau M, et al. Granulocyte inflammatory markers and airway infection during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 163(2):344-355.
[9] 宋 宁,张聪敏,王丽芳,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54表达[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10):782-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