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师菡,王阶,李霁,何庆勇
【摘要】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对1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中医证型的分类,并观察其中医证型与hs-CRP的相关性。结果 发现代谢综合征各组患者hs-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中医各证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hs-CRP增高现象,其值随证型的演变而变化,肝阳上亢&<痰浊阻遏&<痰瘀互结&<阴虚热盛&<阴阳两虚&<气阴两虚(P&<0.05)。结论 hs-CRP的水平可反映代谢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可将hs-CRP作为中医辨证的客观指标。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超敏C反应蛋白;中医证型
Key words:metabolic syndrome;hs-CRP;TCM syndromes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症候群。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首次颁布了MS全球统一定义。该定义以中心性肥胖为核心,合并血压、血糖、三酰甘油(TG)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其中中心性肥胖采纳腰围作为指标。另外,动物和临床研究均发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升高常常和MS合并存在。横断面研究显示,hs-CRP不仅与高TG水平、低HDL-C水平、向心性肥胖、血压升高、空腹血糖升高密切相关,还与胰岛素抵抗、纤维蛋白溶解受损、内皮功能受损等代谢功能的异常有关[1]。
目前,中西医对MS的研究都处于探索阶段。中医认为,MS虽无病但有证,可根据临床表现辨证施治,并有丰富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方法。因此,中医在针对MS的防治中具有巨大的潜力,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但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存在诸多问题,如标准不统一、方法混乱、主观性大、总体评价缺乏等,并与医生的资格、经验及工作年限密切相关,客观性较差。在客观化方面,如果证候分型客观化未解决,则利用证候评价难免带有主观评价的痕迹。笔者在本试验为了对MS进行客观化的辨证分析,在证型的确立上参考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严格遵循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来判断MS的中医证型与hs-CRP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3月-2005年12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并被确诊为MS患者100例,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2组临床资料见表1。正常对照组和MS组组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经等F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MS组与正常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略)
1.2 诊断标准
MS诊断标准按照2004年4月25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推出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2]。
1.3 病例排除标准
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1型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者,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脂血症者。③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并发症或合并有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1.4 中医辨证分型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并结合临床观察、文献报道,分为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阴虚热盛、痰瘀互结、痰浊阻遏、肝阳上亢6型。
1.5 观察指标
血清hs-CRP测定:应用芬兰Orion Diagnostica产品,在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7170型生化仪上,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自动分析测量。
1.6 统计学方法
CRP的数据分布呈偏态,经对数处理后lgCRP呈正态分布,所有数据以x±s表示,实验数据使用SPSS 10.0进行统计,结果以各组间比较,分别用两样本均数非配对t检验。
转贴于2 结果
2.1 代谢综合征的具体证型分布情况
按本研究的辨证标准所分的6个中医证型中,以痰浊阻遏为最多,占总病例的23%;痰瘀互结次之,占21%;另外,气阴两虚占19%,阴虚热盛占17%,肝阳上亢占13%,阴阳两虚占7%。
2.2 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见表2)表2 MS中医证型与hs-CRP的关系(略)
由表2可知,正常对照组与MS各中医证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中医证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hs-CRP在各组间呈肝阳上亢&<痰浊阻遏&<痰瘀互结&<阴虚热盛&<阴阳两虚&<气阴两虚的变化规律。
3 讨论
对于MS的发病机制,目前趋于一致的认识是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其病变模式是: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多种代谢和生理紊乱→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4]。MS是一个代谢紊乱的症候群,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无法确切的找到与他相对应的病名。多数学者认为,MS与中心性肥胖、多食少动等有关,还与其他易患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等,共同特点是易生痰瘀[5-7]。痰浊的形成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有关。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导致饮食积滞,脾胃损伤,一方面出现食积,壅滞中焦之气,有碍脾胃升降;另一方面损伤脾胃,脾不为胃行其津液,水湿不化而聚湿生痰。《临证指南医案》曰:“若内之湿,多因茶汤生冷太过,必患寒湿之症。”《医学入门》曰:“痰……皆因饮水及茶酒停蓄不散耳。”这些说明饮食不节,多食肥甘、生冷,损伤脾胃,易形成痰浊。过度安逸,长期不参加劳动、锻炼,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运行减慢,进而引起气滞血瘀而变生他病。体重指数与糖尿病发病危险存在正相关,肥胖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已被多数心血管专家认同,这一点与中医“百病皆由痰作祟”的认识如出一辙。七情致脏腑气机不畅,直接影响其功能活动,主要与肝密切相关,肝气不疏影响气血津液的运行,易生痰浊瘀血。
hs-CRP与MS有很强的相关性。在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IRAS)中,hsCRP和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8、0.33和-0.37(均P&<0.001)[1],研究也证实hsCRP在代谢综合征中具有预后价值[2]。
本研究将MS中医辨证分型与hs-CRP的具体数据相结合,通过临床研究的方法,结果发现,MS各组患者hs-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这说明hs-CRP的水平可反映MS的严重程度,而中医各证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hs-CRP增高现象,其值随证型的演变而变化。因此,可将hs-CRP作为中医辨证的客观指标,具有相对的特异性。本研究还发现,MS的中医证型主要为痰瘀互结,说明痰瘀为MS的主要病因。
本研究通过对MS的中医证型和hs-CRP的相关性分析,为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西医结合研究防治MS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因时间原因,收集病例数有限,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大样本量,在多个民族、多个医院、多个地区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分析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各证型与现代检测指标的相关性,从而对于弥补四诊的不足及指导治疗能起到辅助作用,进一步提高中西医结合防治MS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Kubota N, Terauchi Y, Yamauchi T, et al. Disruption of adiponectin causes insulin resistance and neointimal formation[J]. J Biol Chem,2002,277:25863-25866.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81-84,88-90.
[4] Festa A, D’Agostino R Jr, Howard G, et al. Chronic subclinical inflammation as part of the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the Insulin Resistance Atherosclerosis Study(IRAS)[J]. Circulation, 2000,102:42-47.
[5] 胥改珍.从痰瘀论治代谢综合征[J].山西中医,2003,19(4):61-62.
[6] 仝小林,张志远.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和治疗[J].中医杂志,2002, 43(9):708-709.
[7] 徐 远.中医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思路和方法[J].中医杂志,2003,44(4):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