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卫卫,马红霞,刘明芬
【关键词】 扁平疣;自体疣埋植术;中医药疗法
扁平疣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治愈率较低,复发率高。2003年2月-2006年11月,笔者采用自身疣体埋植术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扁平疣87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共172例。其中男75例,女97例;年龄7~47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年。172例患者均经过多种内外治疗无效。皮损数目多少不一,最少的有8个,最多的有上百个,均分布于面部,少数病例合并有手背发疹。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7例,对照组85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皮损情况相似,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在入选观察前1个月均未接受其它治疗。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自体疣埋植术
在患者面部选择饱满、隐蔽的典型疣体2~3个(若疣体较大者1~2个即可),常规消毒后,以2%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尖刀沿疣体基底部平行切开,分离,切除疣体(注意勿太深伤及真皮层,否则会存留疤痕),置于盐水纱布上,待用,伤口处以酒精纱布条覆盖,创可贴包扎4 d。在左上臂三角肌下1/3处常规消毒,局部麻醉,用刀片纵向切开皮肤切口约0.5 cm,深达真皮深层,用纹式止血钳将疣体植入切口深处,缝合后用酒精纱布覆盖,创可贴包扎,嘱7 d后拆线,勿洗湿伤口,面部伤口4 d后即可取掉。
2.1.2 中药内服
板蓝根、马齿苋、大青叶各30 g,生黄芪、香附、生薏苡仁、木贼各20 g。对病程长、皮损呈褐色者,加桃仁、红花各10 g;有瘙痒者加蝉蜕10 g。水煎服,2次/d,连续治疗20 d为1个疗程。随访观察3个月,并统计疗效。
2.2 对照组
肌肉注射聚肌胞(济南维尔康生化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0608304)2 mg,隔日1次;每晚外涂0.025%维A酸乳膏1次。疗程及随访时间同治疗组。
3 临床疗效
疗效标准:痊愈为皮损全部消退,显效为皮损消退70%,有效为皮损消退30%以上,无效为皮损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结果见表1。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略)]
上述数据经统计学χ2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9.77,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有10例患者在治愈前皮损有突发瘙痒、潮红、增多等症状,其余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内皮损逐渐变薄、脱屑,直至消退。皮损消退时间最快者在术后第7天,最长者在术后3个月。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18岁,2006年3月12日初诊。自诉面部起疹3年余,不痛不痒,曾肌肉注射聚肌胞、局部外涂维A酸霜等多种治疗均无明显效果。专科检查:面部散在20多个粟粒样至黄豆样大小扁平丘疹,呈淡褐色。舌质黯红,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辨证:热瘀互结。治宜清热解毒、活血散结。即予以自体疣埋植术加中药治疗。汤剂处方:板蓝根、大青叶、紫花地丁各30 g,生薏苡仁20 g,香附、木贼、桃仁、红花各10 g,生黄芪15 g。1周后拆线时复查:面部皮疹变薄,微红,有少量脱屑,患者自觉瘙痒,继服上药,1个疗程结束后皮疹全部消退。
5 讨论
扁平疣是由人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3、10、28、41)引起,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但也有报道尚可通过污染物间接传染。一般认为,在免疫缺陷状态下疣的发病率增高[1]。本法采用的是人工主动免疫的方法,包埋的疣体作为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获得免疫力,使病毒清除,皮损自行消退。中医认为,该病多由肝火妄动,肝旺血燥,外感风热之邪,搏击于肌肤而成,治宜清热解毒散结。方中木贼、香附入肝经,可清肝热、行肝气、解肝郁;板蓝根、马齿苋、大青叶清热解毒;生薏苡仁清热利湿;生黄芪益气固表。诸药相伍共同达到清热解毒散结的作用。此方法简单易行,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
[1] 赵 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