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价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78例糖尿病患者按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Ⅰ组)21例,微量蛋白尿组(Ⅱ组)30例和大量蛋白尿组(Ⅲ组)27例,设立对照组(健康体检合格者)。测定各组Cystatin C、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进而对各指标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糖尿病患者中所测的Cystatin C平均值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肌酐在Ⅰ组和Ⅱ组中所测的平均值并无明显差别,且Cystatin C与Ccr的相关性较Scr与Ccr的相关性好。结论 血Cystatin C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较血清肌酐更敏感。
【关键词】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糖尿病肾病 肌酐 肌酐清除率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方法,但易受发热、心衰、尿路感染、高血糖等多因素影响。近年来,有研究[1]表明半胱氨酸抑制酶C(Cystatin C)为检测GFR的可靠新指标,且不受年龄、性别影响,在小儿、老年、中老年中均适用,因此,我们对Cystatin C与Scr进行测定,探讨它们对DM早期诊断的价值。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照组57例为体检合格者,男37例,女20例,年龄27岁~75岁,平均年龄(49.2±12.5)岁。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选自本院肾病科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住院患者,其中男38例,女40例,年龄28岁~79岁,平均年龄(57.2±11.8)岁。患者纳入标准为: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糖尿病住院患者;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DN排除:原发性高血压疾病史;非糖尿病引起的心功能不全;有尿路感染患者;肝脏功能不正常患者。
1.2测定方法及仪器 所有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同时检测Scr、CystatinC、Ccr、UAER。24 h尿液收集在训练有素的护理人员严格指导下操作。清晨开始弃去第1次尿,24 h完成收集后,空腹采取血样。Scr和尿肌酐(Ucr)检测以苦味酸法用OLYMPUS AU640生化仪测定,同时测定尿白蛋白,并以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分为三组:正常蛋白尿组(UAER&<20 μg/min)(Ⅰ组)、微量蛋白尿组(UAER 20 μg/min~199 μg/min)(Ⅱ组)、大量蛋白尿组(UAER≥200 μg/min)(Ⅲ组)。Ccr按休表面积标准化[换算公式:Ccr=尿肌酐浓度(μg/min)×尿流量(ml/min)×1.73 m2/血清肌酐浓度(μg/min)×1440×体表面积(m2)]。血清Cystatin C采用微粒增强投射免疫分析法,试剂盒由丹麦DakoCytomation提供,所有试验都设复管。尿白蛋白测定采用德国BN Prostec特定蛋白分析仪,免疫速率比浊法测定,试剂为原产微量白蛋白试剂盒。
1.3统计学处理
各组数据均采用X±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q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以上统计分析用SPSS11.0软件处理。
2 结果
第Ⅰ组患者所测定的Ccr、Scr、Cystatin C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Ⅰ组DM患者的Scr值与第Ⅱ组Sc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均存在差异(P&<0.05)。 Scr、Cystatin C与Ccr都存在负相关性,并且Cystatin C与Ccr的相关性较Scr与Ccr的相关性好,可见Cystatin C更能反应肾脏的受损程度。 转贴于
3 讨论
约20%~40%的糖尿病(DM)患者最终会发展成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之一[2]。通过GFR测定虽然可早期发现DM患者的肾脏病变,但不适合临床常规监测,临床替代GFR检测的常规指标是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但该指标的测定需要患者收集24 h尿量,这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且不易准确量出尿的体积。DN较早的临床表现是微量白蛋白尿,但昼夜排泄不同,运动、尿路感染、心功不全及高血压等都可以干扰其结果。Scr也是临床常规使用指标,但其在肾功能损害初期往往变化不大,用速率法测定虽然可以去除假肌酐的影响,但采集血标本前3日需禁食肉类食糖尿病肾病物,避免剧烈活动或运动[3]。 血Cystatin C测定不受性别、饮食、炎症、感染、血脂、类风湿因子、溶血、血糖、酮体和肝脏疾病等的影响,而且1岁以后基本符合成人的参考范围,而且不需要进行身高、体重、年龄和性别的换算;Cystatin C几乎完全从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没有严重受损情况下,Cystatin C是不会直接从血液中进入肾小管,这说明Cystatin C是评价GFR的可靠的内源性标志物。同时,Cystatin C是一个相当稳定的指标。室温下Cystatin C至少能够稳定7 d,-20℃可以放置1个月~2个月。而且可以耐受温度在±7℃变化范围内波动;抽血后全血可以放置24 h,即使不立即分离血清,也不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我们测定了DN患者血Cystatin C、Scr、内生Ccr,Scr在DN早期增加不明显,因为第Ⅰ组和第Ⅱ组没有差异,而Cystatin C在各组之间都存在差异,说明该指标较敏感一些。分析血Cystatin C与Ccr的相关性,能反映患者Ccr的水平,并与Scr进行比较,两者与Ccr相关性存在差异,Cystatin C与Ccr的相关性好,从而为临床测定患者Cystatin C以早期发现DN提供依据。Cystatin C是临床上评定糖尿病肾病的更敏感的指标。
参 考 文 献
[1]赵万涛,王莹.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测定在肾损坏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哈尔滨医药,2004,24(5):1--2.
[2]何晓兰.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临床分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6:30.
[3]齐志宏.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生物化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J].北京医学,2002,24(2):126--127.
关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