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治疗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1167 日期:2025-08-04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辨证分型 结肠炎 溃疡性 中医疗法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不明原因的以溃疡为主的慢性疾病,起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主要症状为腹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属中医学泄泻范畴。笔者将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分为4个证型辨证论治,现介绍如下。

  1 大肠湿热型

  主证:见于本病初期。腹痛,腹泻,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则:清利湿热。予白头翁汤加减。药物组成:白头翁30 g,秦皮10 g,黄连6 g,黄柏10 g,槟榔10 g,木香10 g,白芍药10 g。加减:胃脘痞满,舌苔白腻,加生薏苡仁30 g、佩兰10 g以健脾祛湿;身热重,口干口苦,加黄芩10 g、栀子10 g以清热燥湿;腹痛甚,加延胡索10 g以行气止痛;大便脓血加败酱草30 g、地榆10 g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例1 李某,男,28岁,工人。2006-03-21就诊。主诉:腹痛,腹泻每日4~5次,脓血便,反复发作7个月余。近3日腹痛加重,伴里急后重,食欲不振,时有泛酸,睡眠差,小便可,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曾在某医院做直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 g,每日3次口服。症状时轻时重。中医辨证:大肠湿热。治则:清热利湿。予白头翁汤加减。药物组成:白头翁30 g,秦皮10 g,黄连6 g,黄柏10 g,槟榔10 g,木香10 g,白芍药10 g,败酱草30 g,地榆10 g,甘草5 g。日1剂,水煎分2次服,忌烟酒辛辣食品。服7剂后症状减轻,嘱其继服7剂。

  2 脾胃虚弱型

  主证:腹痛、腹泻反复发作,伴有脘闷纳呆,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四肢酸软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则:健脾益气。予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物组成:党参10 g,白术10 g,茯苓30 g,山药10 g,白扁豆10 g,薏苡仁30 g,黄芪30 g。加减:湿热重加黄连10 g以清利湿热;大便稀溏,白术、山药、薏苡仁均炒用以健脾;腹痛甚加延胡索10 g、炒五灵脂10 g以行气止痛。纳呆加砂仁5 g以健脾开胃;恶心纳呆,舌苔厚腻加藿香10 g、佩兰10 g以健脾化湿。

  例2 李某,男,52岁,干部。2007-04-21就诊。主诉:腹痛、腹泻反复发作10余年,长期大便稀薄,偶有脓血,伴脘腹胀满,神疲乏力,纳呆,面色苍白。常因受凉、劳累、饮食不洁等因素症状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西医诊断: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脾胃虚弱。治则:健脾益气。予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物组成:党参10 g,炒白术10 g,茯苓30 g,炒山药15 g,白扁豆10 g,炒薏苡仁30 g,黄芪50 g,延胡索10 g,砂仁5 g,甘草3 g。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7剂后症状减轻,嘱其继服7剂。

  3 肝郁脾虚型

  主证:腹痛、腹泻症状与精神因素有关,在紧张或兴奋后症状加重,痛泻夹杂,泻后痛减,伴有胸胁胀痛,胸闷烦躁等,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治则:疏肝健脾。予痛泻药方加减。药物组成:防风15 g,白术10 g,白芍药10 g,陈皮10 g,砂仁5 g,茯苓15 g,薏苡仁30 g,枳壳10 g。加减:腹痛甚加木香10 g、川楝子10 g以行气止痛;胸闷烦躁易怒加青皮10 g、醋柴胡6 g以疏肝理气。

  例3 马某,男,36岁,职员。2005-08-14就诊。主诉:腹痛,黏液脓血便反复发作5年。近日因工作问题心情郁闷,腹痛即泻,泻后痛减,稀便每日6~7次,胸脘痞闷,食欲不振,睡眠差,舌质红,苔黄腻,舌下脉络有瘀紫,脉弦滑。中医辨证:肝郁脾虚。治则:疏肝健脾。予痛泻药方加减。药物组成:防风15 g,白术10 g,白芍药10 g,陈皮10 g,砂仁5 g,茯苓15 g,薏苡仁30 g,枳壳10 g,木香10 g,青皮10 g,醋柴胡10 g,砂仁5 g。日1剂,水煎分2次服。7剂后症状减轻,嘱其继服前方,并保持心情舒畅。

  4 脾肾阳虚型

  主证:腹痛、腹泻日久,面色少华,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甚则五更泻,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则:温肾健脾固泻。予六君子汤加四神丸。药物组成:党参15 g,白术10 g,茯苓30 g,山药10 g,肉豆蔻5 g,五味子10 g,补骨脂10 g,吴茱萸5 g。加减:畏寒肢冷加肉桂6 g以温肾暖脾;腹痛甚加木香10 g、延胡索10 g以行气止痛;坠肛加升麻10 g以升举中气。

  例4 张某,男,39岁,工人。2006-07-18就诊。主诉:腹痛、腹泻反复发作,甚则五更泻,大便稀薄,夹白色黏液,腰酸乏力,形寒肢冷,头晕耳鸣,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沉细。中医辨证:脾肾阳虚。治则:健脾温肾固泻。予六君子汤加四神丸。药物组成:党参15 g,白术10 g,茯苓30 g,山药10 g,肉豆蔻5 g,五味子10 g,补骨脂10 g,吴茱萸5 g,木香10 g,延胡索10 g。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服7剂后症状减轻,嘱咐其禁食寒凉食品。

  体 会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认为与免疫、遗传、感染、精神因素等有关,治疗多采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等。中医学认为本病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如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说“泄者,大便溏薄;泻者,大便直下,略分轻重,总属脾虚”,脾虚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脾喜燥恶湿,外感湿邪最易困脾,脾失健运,水谷混杂而下,发生腹泻;饮食失调,内伤劳倦,情志失调日久均可损伤肝、脾、胃等脏器;肝失疏泄,脾胃虚弱则运化功能失调,清浊不分,而致泄泻。笔者应用辨证论治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