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0070 日期:2025-07-24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其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采取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方法。结果 48例患者,基本痊愈26例,占54%;好转12例,占25%;一般6例,占12.5%;较差4例,占8%。结论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提高诊断率及治疗依从性,降低发病率及致残率非常重要和必要。
  【关键词】 高血压 诊断 治疗
  高血压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它的病因目前未完全阐明,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高血压是指未用降压药治疗,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在临床表现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点,同时有心脏、脑、肾脏、血管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病因不清楚,称为原发性高血压,而由其它疾病引起的,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病情进展缓慢,病程长,但少数患者病情进展快,可短期内死亡。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提高诊断率及治疗依从性,降低发病率及致残率非常重要和必要。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5年8月-2009年8月收治高血压患者48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10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7岁。其中家族史40例,经过药物治疗48例患者,基本痊愈26例,占54%;好转12例,占25%;一般6例,占12.5%;较差4例,占8%.基本痊愈,现将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1.2 临床表现
  1.2.1 症状 高血压症状无特异,而且近半数患者无任何症状,由体检或诊治其他疾病时得以发现高血压。可能出现的症状有头晕,头痛、心悸、失眠、耳鸣、颈部疼痛、健忘、情绪易波动等,如引起靶器官损害,则有心脏、肾脏、神经系统等的症状。
  1.2.2 体检 血压升高,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在上臂肱动脉部位测得血压值,并且需要不同时间的多次测量才能诊断血压升高。同时要测量下肢血压,注意血管杂音等。高血压定义和水平分类见表。
  1.3 检查
  1.3.1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电解质、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尿酸、观眼底、血浆肾素活性及醛固酮测定等。胸部X线检查:可观察心脏大小。心电图检查了解心肌肥厚和心肌缺血。
  1.3.2 动态血压观察 可诊断高血压、判断高血压严重程度、判定治疗效果。
  1.3.3 超声心动图检查 显示心肌肥厚及相关的征象。
  1.3.4 其他 为诊断和排除继发高血压,可做血管造影、B型超声、CT及MRI检查、内分泌的相关检查等。
  2 治疗
  2.1 非药物治疗 即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平衡的膳食、限盐、控制体重、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保持心理平衡。
  2.2 药物治疗
  (1)治疗原则:6类降压药物均适用于起始和维持治疗;最合适的剂量控制血压;降压稳定;可联合用药治疗;选择作用持续的降压药以保护靶器官,避免血压波动。
(2)降压药物种类:有以下6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
  (3)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情况、药物的特点、药物相互作用、疾病的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等而定。常用药物有:
  ①利尿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多用双氢氯噻嗪,小剂量应用,12.5 mg,1-2 次/d;吲哒帕胺1.25-2.5 mg,1次/d;呋噻米20 mg,1-2次/d。
  ②β受体阻滞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心率快或合并心绞痛时。可用美托洛尔25-50 mg,2 次/d;阿替洛尔12.5-25 mg,1-2次/d;比索洛尔2.5-5 mg,1次/d;卡维地洛6.25 mg,2次/d;阿罗洛尔10-20 mg,1-2次/d。
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心功能不全、肾脏损害等,可用制剂有:卡托普利12.5-25 mg,2-3次/d;依那普利5-20 mg,1-2次/d;西拉普利2.5-5 mg,1次/ d;苯那普利10-20 mg,1 次/d;培哚普利4-8 mg,1次/d等;雷米普利2.5-5 mg,1次/d;福辛普利10-20 mg,1次/d;赖诺普利5-10 mg,1 次/d;咪哒普利2.5-5 mg,1次/d。 ④钙通道阻滞剂:用于各种高血压,首选长效制剂,有非洛地平5-10 mg,1次/d;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1次/d;氨氯地平5-10 mg,1 次/d;拉西地平4-6 mg,1次/d;短效制剂有硝苯地平5-10 mg,2-3次/d;尼群地平10 mg,2-3次/d;尼卡地平10-20 mg,2次/d。
  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50-100 mg,1 次/d;缬沙坦80-160 mg,1 次/d;替米沙坦80 mg,1次/d;依贝沙坦150 mg,1次/d。
  ⑥α受体阻滞剂:哌唑嗪0.5-1 mg,3 次/d;或特拉唑嗪0.5-6 mg,1次/d。
  (4)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单一药物难以控制时,需要联合用药,配伍的药物有: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利尿剂;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③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④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⑤α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
  (5)其他治疗:由于高血压常常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血管病、肾脏损害等,因此要注意降压药的选择,同时进行抗血小板治疗,降血脂治疗,降血糖治疗及治疗冠心病,防治并发症,并干预其他危险因素。
  3 讨论
  高血压需要长期治疗,因而要观察随访,加强宣传教育、观察治疗效果、观察血压变化、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医生指导下的增减和更换药物等是高血压治疗的环节。治疗的目标是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
   部分高血压患者可在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并伴有心脏、脑、肾脏、血管的功能障碍,首先是积极治疗,使血压有效下降,心电监护,并治疗靶器官的功能障碍,即防治脑水肿,治疗心力衰竭及肾功能不全。常用的药物有硝普钠10μg/min开始静滴,逐步增加剂量,直至达到作用效果,最大剂量是10μg/(kg·min);硝酸甘油静滴5-10μg/min开始,逐步增加剂量,最大剂量是200μg/min;或乌拉地尔10-50 mg/次,静脉输注。可应用速尿(呋塞米)治疗心衰、肾衰、脑水肿,比较轻的高血压急症可用卡托普利25 mg,舌下含服,硝苯地平5-10 mg,口服。老年高血压有其相应的特点,目前已证实各类降压药均适合应用,但要根据病情的情况,加以选择,缓慢降压。对于妊娠高血压,要注意母婴监测、选择副作用小的降压药,降压治疗,防治并发症,如硫酸镁、硝苯地平、肼苯达嗪等。
参 考 文 献
[1] 刘治全,牟建军.高血压病诊断治疗学(第2版)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6-07-01.
[2] 项韵楠, 郭冀珍, 赵光胜.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2年10期.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