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141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7766 日期:2025-07-01 来源:论文网
【摘要】目的:总结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使用巴德补片(BARD Composix)行荷包内环口周边腹膜缝扎治疗141例腹股沟疝患者。结果:141例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且经过0.5~2a的随访,未见患者出现明显的异物排斥反应和复发现象。结论:无张力修补术对于治疗腹股沟疝具有疗效显著、患者恢复快、疼痛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腹股沟疝较为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腹腔镜;临床分析

   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常采用单纯性疝囊高位结扎术,此种术式多需要患者在术后再次进行加强修补手术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我院根据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腹股沟管前壁和后壁薄弱或缺损的解剖特点,通过使用巴德补片(BARD Composix)、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来治疗腹股沟疝,结果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07年1月~2010年2月共收治腹股沟疝患者141例,其中男118例,女23例;年龄为21~79岁,平均42±13岁。此141例患者的腹股沟区均有突出的肿块,且多伴有患侧不适坠感、腹痛、消化不良、尿频等症状。按照2003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疝和腹壁学组修订的分型标准将上述141例患者可分为:I型87例、Ⅱ型34例、Ⅲ型18例、Ⅳ型2例。其中斜疝109例、直疝32例;单侧疝118例(右侧75例、左侧43例)、双侧疝23例。
  1.2 器械和材料
   主要器械包括:30°腹腔镜、气腹针、2.5mm操作钳、直径为5mm的带有安全装置的穿刺套管、1.5mm的自制线钩针、5mm疝修补枪。疝环充填物为特型巴德补片,即直径为4cm、高为5cm的圆锥形梅花瓣样网片,其网塞为圆锥形,外层带凹槽,内层有8个花瓣。
  1.3 手术方法
   嘱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者的臀部垫高并对其持续进行硬膜外麻醉。之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和铺巾。手术的操作步骤为:(1)在患者的上脐缘做一个直径为10mm的切口作为观察孔,用气腹针经此切口穿刺建立CO2(12mm Hg)气腹,之后通过观察孔置入30°腹腔镜,并检查疝的位置、形状、是否有损伤。(2)直视下在患者的一侧腹壁平脐处做一个直径为5mm的操作孔,经此操作孔穿入5mm穿刺套管,然后将操作钳经穿刺套管置入患者腹腔。(3)在患者患侧疝内环口的体表投影处用剪刀做一针眼大的戳孔,然后用自制带线钩针经此戳孔带入双7号丝线。(4)在操作钳配合下缝合患者内环口内半周腹膜(把丝线缚在皮下戳口处),同时检查内环口的关闭情况。(5)用操作钳经5mm穿刺套管将巴德补片(网片和网塞)置于内环口处,并把巴德补片铺平、覆盖内环口。(6)使用疝修补枪沿补片边缘钉合6~8枪,直至补片钉合牢固。(7)检查患者腹腔内有无损伤、出血等情况,然后将所有手术器械取出、解除气腹、缝合切口。
  2 结果
   此141例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其手术时间为25~42min,平均37.2min。所有患者均在术后4~20h内进食、自解小便、做轻微床上活动,在术后24h后下床活动。术后7例患者出现轻微疼痛的症状、3例患者出现尿潴留的症状(经导尿后治愈)、2例患者出现阴囊积液(经穿刺抽液后治愈)的症状,其余患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且切口均为甲级愈合。 转贴于 此141例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6d,平均3.8d。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0.5~2a。在随访期间未见患者出现明显的异物排斥反应和复发现象。
  3 讨论
  3.1 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优越性
   腹股沟疝是一种需要外科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疝修补术是通过将疝囊组织强行缝合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所以存在缝合张力大、组织愈合差、术后手术部位有牵扯感、疼痛、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等缺点。自从1989年Lichtcn-sleini提出疝无张力修补观点以来,以各种新型人工材料在无张力条件下进行疝修补术的技术迅速普及[2]。在临床实践中,作者体会到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主要体现在:(1)处理针对性强。腹股沟疝多是由疝环、缺损的腹横筋膜或耻骨肌孔、腹股沟管后壁构成的。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正是针对患者的这三个部位进行细致的修补以求达到治愈的目的。(2)手术创口小。由于腹腔镜的镜鞘口径小、针型器械(带线针、钩针)与操作钳配合进行荷包缝合内环口对疝囊周围血管不会造成损伤,所以患者的皮肤切口一般只有0.4~1cm。(3)巴德补片符合人体生理结构。改进后的巴德补片一面为多股聚丙烯网片。由于此面的网孔直径一般为800~1000μm,所以将多股聚丙烯网片面贴近患者的腹壁可使患者的组织向网孔内生长,这样可有效地防止肠粘连的发生。另外,巴德补片的结构可以保证网塞塞入疝环后呈开放状态,且其外层的凹槽可使网塞的周径适应大小不同的疝环缺损[3]。
  3.2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技术关键
   总体来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安全性高、操作简便,但在术中仍需注意以下三点:(1)全面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术者在手术中应仔细操作,避免因使用套管针不当而造成患者出现腹膜外漏气、血管损伤、内脏损伤、伤口感染等情况,重点预防因腹腔内充入CO2气体导致患者出现高碳酸血症、心律不齐、潮气量减少、机械性肠梗阻、麻醉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淋巴水肿等并发症。同时术者要做到严密监测,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对症处理。(2)对特殊类型疝进行观察和处理。在术中,术者除了应仔细探查嵌顿内容物外,还应警惕肠绊的逆行性嵌顿,尤其要注意斜疝和直疝并存的情况。若患者存在肠管变黑坏死的情况,则应在确诊患者的肠管无活力后切除坏死肠段并进行断端肠段吻合。另外,对于年龄偏大、腹壁松弛、疝囊较大的患者,在封闭疝囊上口时应避免压迫其精索,从根本上防止疝的复发[4]。(3)辨清腹股沟区的解剖结构。在术中,术者应仔细辨认、保护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最大限度地保留腹股沟的组织,从而减少腹股沟区组织特别是疝环周围腹横筋膜进一步的缺损。
   总之,无张力修补术由于具有手术安全性高、术式简单、手术用时短、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无复发、少疤痕等显著优点,所以可将其作为一种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法去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蔡世国.无张力成人腹股沟斜疝修补术62例临床报告[J].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23(6):125.
  [2]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8.
  [3] 任连文.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92例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5):114.
  [4] 邵岩.无张力性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J].新医学导刊,2008,7(4):44-4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