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2例早期白血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的治疗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7757 日期:2025-07-01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患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2008年4月-2011年1月诊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CNSL患者12例为研究组,以同期诊治未发生CNSL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26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化疗用药时间、死亡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化疗时间和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CNSL患者复发率高,复发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白血病细胞和人体对化疗药物耐受性的反比例关系是制约用药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临床分析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的一种类型,被FAB协作组定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简称M3) ,是目前白血病治疗效果最好的一种类型。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和提高, ANLL患者的存活时间逐渐延长,其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2008年4月-2011年1月我院共诊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38例,其中12例发生CNSL,占8.70%。现将其临床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旨在探究M3并发CNSL的临床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2008年4月-2011年1月诊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CNSL患者12例为研究组,男7例,女5例,年龄17~56岁,平均33.47岁。其中发生于诱导期2例,缓解期7例,固化治疗期3例。以同期诊治未发生CNSL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26例为对照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本组138例M3患者诊断均符合《内科学》(第五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1]。12例并发CNSL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①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有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450mg/L,白细胞计数&>0.01×109/L;糖定量减少;③脑脊液涂片见到白血病细胞;④排除其它原因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或脑脊液改变。
  1.3 治疗方法 所有M3患者均采用维甲酸60-100mg/日,分次口服诱导至缓解,以阿糖胞苷100-150mg/日巩固强化方案治疗。治疗组加用甲氨蝶呤10-15mg+地塞米松5-10/mg,缓慢鞘内注射,每周2次,直至脑脊液细胞数及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改为甲氨蝶呤5-10mg/次,鞘内注射,6-8周1次,直至全身化疗结束。效果不佳者改用阿糖胞苷30-50mg,用法与甲氨蝶呤相同。    1.4 研究方法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化疗用药时间、死亡率及复发率。所有数据录入SPSS11.5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研究组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化疗时间和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CNSL是由于白血病细胞直接播散或血液转移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的脑膜及脑实质白血病细胞局限性或广泛性浸润。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大部分的药物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少数药物能达到脑脊液,但药物浓度过低,不足以杀灭白血病细胞,这些部位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是造成临床复发的主要原因。CNSL一般多见于急淋和急非淋组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 5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嗜酸粒细胞增多(M 4 Eo),有很大的凶险性。鞘内注射药物是预防和治疗CNS-L的主要方法,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常常忽略对M 3 患者的CNS-L的预防。临床上有些患者不能理解和接受鞘内预防性用药也直接影响到CNS-L的防治。
  有统计表明,随着生存期的延长,CNS-L的发生率也相应提高[2],本组12例患者大多数都在1年后发病,骨髓缓解期发病8例,说明在巩固阶段的预防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从治疗效果上看,仅有颅内压增高和脑脊液中有白血病细胞而无占位性体征者疗效较好,与朱步海等人报道[3] 的结果相似。随着M 3 患者的生存期的延长,并发CNS-L的机率也越高,临床上更应对M 3 合并CNS-L提高警惕。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211-212.
[2] 姚尔固,徐世荣,董作仁.新编白血病化疗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7.
[3] 朱步海,倪殿涛.31例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临床分析.临床血液学杂志,2003,7(2):62-6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