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60例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7736 日期:2025-07-01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方剂宁心饮与倍他乐克联用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均予倍他乐克,治疗组加服宁心饮中药方剂;1个月为1疗程,1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房性早搏总有效率93.10%,室性早搏总有效率82.60%,对照组分别为66.67%、63.63%,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为73.3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性心律失常疗效满意。
【关键词】 冠心病 快速心律失常 中药自拟方宁心饮
  冠心病快速心率失常,尤其房性或室性,早搏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笔者2008年5月-2009年10月采用自拟宁心饮与倍他乐克联用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60例,并与单用倍他克者30例患者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根据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1]及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病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2] :24h内心律失常事件在600次以上,心功能≤2级,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排除非冠心心脏病病例。中医主症为心悸、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舌质淡、舌苔白或薄黄,或舌质淡并有裂纹,舌苔少或无舌苔,脉沉细成数代或促代。
  1.2 一般资料
  9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例,按就诊时间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53-72岁;冠心病病程3-21年;心律失常种类房性早搏29例,室性早搏2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5例,合并高血压病12例,合并高血脂6例,合并糖尿病7例。对照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51-75岁;冠心病病程3-23年,心律失常种类房性早搏15例,室性早搏11例,房性早搏合并室 性早搏4例,有心绞病发作史1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例,合并高血压病7例,合并高血脂4例,合并糖尿病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及合并症差异无显著性性(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入选病例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在继续服用治疗原发病药物的同时,对照组予倍他乐克片,每次25mg,每日2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自拟合心宁饮(生晒参12g、苦参20g、丹参30g、甘松12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五竹12g、山茱萸肉20g、琥珀粉8g(冲服)、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
  1.4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每周记录心律心率,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及1个疗程结束后各作心电图和Holter检查,统计心律失常事件发生次数。
  1.5 疗效标准
  (1)心律失常疗效评定[2] ;显效为心律失常事件减少≥90%;有效为心律失常事件减少89%-50%;无效为心律失常事件减少≤49%。(2)症状疗效评定:症状等级分无(-),轻(+),中(++),重(+++);显效为症状消失成明显改善,症状等级下降(++)及以上;有效为症状改善,症状等级下降(+);无效为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症状等级无下降或增加者。
  1.6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心律失常 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
治疗组房性早搏改善总有效率93.10%,显效率为62.01%,对照组房性早搏改善总有效率66.67%,显效率为  26.67%;治疗组室性早搏决有效率82.60%,显效率为52.17%,对照组室性早搏总有效率63.63%,显效率为27.27%。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伏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心律失常改善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两组症状疗效比较,见表2。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
  
   △P&<0.01
  3 讨论
  冠心病快速心率失常是由冠状A供血不足、微循环障碍引起,归属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多因情志刺激、精神紧张、劳累过度、久病等致心之气阴亏损所致。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阴虚则血少,脉道滞血行不畅,致使心脉痹阴、心失所养,从而出现心悸不安、血瘀日久易化热伤阴,而出现数、促、代脉,本病多久病不愈,致使肾水亏虚,不能上滋心阴,心失所养,而加重病情。总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之病机关键为心之气阴亏损,心脉痹阻,瘀而生热,兼以肾阴亏虚。治宜益气养心,治血通经,清热凉血,滋阴补肾。宁心饮中:生晒参、玉竹、益气养阴、宁心复脉;丹参活血祛瘀、除烦安神;苦参归心经,清除瘀热;甘松性温,理气化瘀、开郁醒脾、宁心护脉、活血利水;生龙骨,生牡蛎粉镇心宁神;琥珀性甘平,定悸安神,活血散瘀;山茱萸甘温,补益肝肾、性敛元气、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又能通利九窍,流通血脉;炙甘草益气补中,缓和药性。药理研究证明生晒参,玉竹有强心作用,使心肌携氧能力增加,心肌收缩能力增强;丹参,琥珀粉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苦参、甘松对心律失常有对抗作用。临床观察证实,该方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及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倍他乐克组,使用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提示中药抗心律失常有一定的优势。
  参 考 文 献
  [1]国际心脑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关于缺血性心脑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S].(Circulation,1979.5913):607-609.
  [2]陈贵延,薛塞琴.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S],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22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