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真芳 徐秀华 罕若林
【摘要】 目的 探讨一对一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 对30例2型初诊糖尿病病人实施一对一健康教育。结果 初诊糖尿病病人知识严重缺乏,对糖尿病存在许多认识误区,一对一教育前后知识提高显著,信心增加明显,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一对一糖尿病健康教育最大程度满足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有利于纠正初诊患者对糖尿病认识误区,增加患者自我管理信心,促进患者健康行为改变。
【关键词】 糖尿病 互动式 一对一健康教育
糖尿病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和促进行为改变已得到国内外教育专家的广泛验证。一对一教育作为糖尿病健康教育方式之一,由于耗时性,不被广大临床护理教育者采用,对其教育方法、效果和影响因素也缺乏深入研究,我们对30例2型糖尿病病人实施一对一教育,现将实施方法和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0年5月~7月在我科住院,自愿参加一对一教育的2型初诊成人糖尿病病人。有以下情况病人排外:严重并发症,缺乏自理能力,认识障碍等病人。最后有30例患者入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1.6±11.21岁;病程3.84±5.19年(1月~17年)。
1.2方法
1.2.1教育前评估 病人入院第一天,询问病人意愿,签知情同意书,对于愿意参加一对一教育的病人, 入院二天内进行教育前评估,采用我国著名内分泌专家郭晓慧主编的《中国糖尿病护理及教育指南》附录的一对一健康教育评估问卷和知识测评问卷,并把两张问卷删减整合为一张评估问卷,对病人基本情况、糖尿病基础知识、监测行为和知识、并发症知识、饮食和运动方式等评估,并用一个问题评估糖尿病自我管理信心,“您对管理好自己的糖尿病,使血糖达标,延缓并发症发生的信心是,回答从非常有信心到完全没有信心分5个维度。
1.2.2教育内容 根据病人目前存在问题,对糖尿病的认识误区,需要强化的知识点,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入院第三天开始对病人进行面对面个体化教育,分2天完成。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药物知识,糖尿病对人体的远期危害和定期复诊的意义等,重点针对病人目前存在的最关心的问题讲解,并围绕重点问题对其他相关知识作补充性教育,每次教育大约1-2个小时,对于正在注射胰岛素患者,先让病人演示,再纠正注射的缺陷。
1.2.3教育方式 互动式引导病人学习。首先,取得病人信任;其次,点名谈话主题,邀请病人进入角色,语气让病人感觉是处于平等地位;接着,引导式展开话题,渐渐引导病人进入学习状态,注意眼神专注,关注患者并随时注意语言交流,取得患者共鸣,在一个主题结束进入另一个主题前要注意话题衔接,整个教育过程要与病人有交流的,互动式的,至少要给病人1/3的时间表达他的想法。
2 结果
10天后对教育效果评估,并对存在问题再次强化教育。对教育前后自我管理信心,糖尿病知识度提高评估,结果进行初步统计分析(epidata录入资料,R2.7.0 统计软件分析),见表1,表2。
3 讨论
3.1一对一教育的优缺点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一对一健康教育不论是对于患者知识度提高,还是技巧掌握,健康行为改变,提高病人自我管理信心都具有显著效果。与小组教育和大课堂教育比较,确实耗时,但教育效果比较如何,对病人远期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如何,大型严谨的研究较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2一对一健康教育技巧和注意事项 首先,教育前对病人健康行为和糖尿病知识评估非常重要,同时,有准备的教育,也增加了病人对教育者的信任度,增强病人教育依从性和效果;其次,应避免枯燥无味的讲解。最后,间隔至少一周再次评估也非常重要。
4 结论
一对一健康教育有利于纠正初诊患者对糖尿病认识误区,对于提高病人糖尿病知识和技能,增强患者自我管理信心有明显效果。与小组教育和大课堂教育比较,缺点是耗时,但教育效果比较如何,对病人远期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如何,大型严谨的研究较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陈兴宝,唐玲,陈慧云等.2型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治疗费用的影响评估[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4):238-241.
[2]郭晓惠.中国糖尿病护理及教育指南[M].2009.
关于对30例2型糖尿病病人实施互动式一对一健康教育效果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