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体外反搏辅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高压氧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压氧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压氧联合体外反搏辅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安全有效。
【关键词】 高压氧 体外反搏 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血管因素或血液因素造成的脑循环受阻,不能维持正常的脑组织代谢而出现神经系统损伤的症状和体征。我国脑血管病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59.8%,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1]。目前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主要是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治疗时间长、机体恢复较慢。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科采用高压氧联合体外反搏对4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并与单纯内科治疗的4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89例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47例,年龄36~80岁,平均56岁。按照人院先后顺序按1.1:l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高压氧联合体外反搏综合治疗组(治疗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36~75岁,平均55岁;单纯内科治疗组(对照组)43例,男17例,女26例,年龄37~80岁,平均57.3岁。两组患者均无脑出血、肺大疱、气胸、鼻窦炎、中耳炎、严重肺感染。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扩张血管、改善循环,营养神经,脑梗死患者视病情行降颅内压等对症支持处理。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以高压氧联合体外反搏治疗:采用高压氧舱,空气加压为0.2MPa,然后在0.2 MPa下面罩吸纯氧30min,2次,中间休息10min,1次/d[2];高压氧治疗后行体外反搏治疗,每日1次,每次45min。上述治疗10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评估。
1.3 疗效判定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3]进行治疗前后评分,同时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4]。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l%~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及以下。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简明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为74.4%,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03,P=0.001),见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在我国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群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人群患病率高达6.6‰,其中70% 以上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5]。虽然卒中的治疗已有了较大的进展,但目前卒中仍是居第二位的致死疾病,同时由于致残率高,该疾病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因此,有必要谋求更多的综合治疗手段降低卒中发生时脑损害程度以及促进缺血损害的脑功能恢复,减少卒中后的残疾,促进卒中后的康复。高压氧作为一种强效的直接供氧手段,能迅速改善脑细胞缺氧状况、增加血氧含量、扩大氧的弥散半径.从而纠正脑组织缺氧状态;进行高压氧治疗时,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脑水肿减轻、颅内压也相应降低。由于脑组织血管丰富,高压氧治疗可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保护病灶周围“缺血半影区”内的神经细胞,特别是对急性脑缺氧、一氧化碳中毒、脑外伤、脑炎、脑血管病有较好的疗效。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具有改善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提高血流切应力、促进缺血组织侧支循环开放和血管新生、保护及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冠状动脉(冠脉)硬化性心脏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也有不少临床研究发现EECP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疗效。EECP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作用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国内即有不少EECP治疗卒中的文献发表。随机对照研究仅有5项共纳入414例患者,谢甦[6]对这些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显示EECP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目前发表的文献提示EECP可能是缺血性卒中治疗和康复的有效措施,并逐渐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
本文结果提示,高压氧+体外反搏+常规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比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主要是血管因素或血液因素造成的脑循环受阻,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表面粗糙不平,血小板聚集导致血管壁弹性下降,管腔狭窄,加上血液黏度增高,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栓形成,脱落从而导致大脑缺血、缺氧,出现各种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脑局部供血不足,脑细胞对能量需求量大,对缺氧耐受低,局部血循环不良,缺氧及代谢障碍导致脑细胞水肿,自由基形成,脑细胞坏死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高压氧+体外反搏+常规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1)EECP可以明显提高脑血流灌注,促进缺血组织侧支循环开放和血管新生。(2)高压氧提高血氧分压,改善局部缺氧状态,使血氧弥散半径增加,可一定程度改善血管远端缺氧情况。(3)高压氧可使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增加。(4)高压氧下组织液氧分压明显提高,细胞增殖活跃,加速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的形成,从而加快了侧支循环的建立;同时吞噬细胞功能活跃,缺血灶内的坏死清除加快。综上所述,高压氧联合体外反搏辅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良好的效果,是一种安全、无创、适用人群广泛、不良反应轻微并能明显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疾病康复甚至预防疾病再发的有效治疗或辅助治疗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陈灏珠,杨秉辉,廖履坦,等实用内科学[M]1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65.
[2] 庄桂英,张道平,王澎,等.综合物理疗法治疗脑梗死[J].中国康复,2005,20(2):96—97.
[3]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1995)[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5,29(6):381—383.
[4]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3.
[5] 王伊龙,王拥军,吴敌,等.中国卒中防治研究现状[J].中国卒中杂志,2007,2(1):2007.
[6] 谢甦.体外反搏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D].四川:四川大学七年制学生学位论文,2007.
关于高压氧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6例的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
- 关于女性冠心病患者血清血尿酸测定的临床意
- 老年健康调查结果浅析与老年保健任务
- 视网膜脱离的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 关于电脑骨折愈合仪治疗与直腿抬高相结合在
- 关于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 关于替加氟化疗同步调强放疗治疗局部中晚期
- 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有关因素浅析
- 关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4-2007年食管
- 关于二维超声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关于胎儿脐、脑血流检测对脐绕颈胎儿分娩方
- 以能力和素质为导向的心电图学课程考试改革
- 关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 关于护理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现状与对策
- 关于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联合喜辽妥预防儿童
- 关于HPLC法测定消妇炎胶囊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 关于自粘结树脂水门汀3M Unicem修复楔状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