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脑骨折愈合仪治疗与直腿抬高相结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康复的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6229 日期:2025-06-16 来源:论文网
【摘 要】 目的 探讨电脑骨折愈合仪治疗与直腿抬高相结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 例和对照组40,两组患者均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采用常规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脑骨折愈合仪治疗与直腿抬高相结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腰椎间盘术后肿胀消退时间和腰椎活动的时间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腰椎间盘术后肿胀消退时间和腰椎活动的时间较对照组短。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采用电脑骨折愈合仪治疗与直腿抬高相结合进行治疗,具有促进骨折愈合、消肿及缓解疼痛,缩短病程等作用。
【关键词】 电脑骨折愈合仪;直腿抬高;早期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腰腿疼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成为一种常规治疗方法,一般疗效尚好.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愈合期会造成神经周围组织粘连,形成再压迫,同时术后需较长时间卧床,造成腰背肌废用性萎缩,远期出现下背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并不少见。只要掌握好运动量和步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早期开始功能锻炼是安全可行的[1]。本科室自2010 年6 月~2011 年6 月对4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采用电脑骨折愈合仪治疗与直腿抬高相结合进行康复治疗,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时间明显缩短。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 年6 月~2011 年6 月在本科室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80 例,男42 例,女38 例,年龄13~92 岁,平均(49.92±17.13) 岁。其中腰4∕5椎间盘突出症36 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44 例。排除标准:高热、恶性肿瘤、活动性肺结核、感觉严重迟钝∕障碍、随机将80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等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腰椎间盘突出后均采用常规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脑骨折愈合仪治疗与直腿抬高相结合,具本方法如下:
  1.2.1 电脑骨折愈合仪治疗方法
  1.2.1.1 物品准备
  中频静电治疗仪1 台,控制面板,内生电模式和高压静电治疗模式内任意选择,输出导线,可粘电极。
  1.2.1.2 健康教育
  使用前,向患者和家属讲明使用电脑骨折愈合仪的目的和方法,治疗中的感觉,配合及注意事项,治疗时嘱患者勿擅自调节频率和移动体位。
  1.2.1.3 体位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可采用侧卧位,感觉以舒适为仪。
  1.2.1.4 治疗频率强度、时间
  根据患者自学电麻感能忍受为度。治疗强度由低开始,逐渐提高至患者适宜耐受的温度。对感觉障碍或感觉障碍的患者,操作者可用自己的手前臂内侧测式强度。治疗时间每次15~30 MIN,每天1~2 次,1个疗程10~15 次或10~20 次。如治疗部位有衣物、敷料覆盖,治疗前先去除覆盖的衣物和敷料再进行治疗,以免影响疗效。
  1.2.2 直腿抬高锻炼
  使用电脑骨折愈合仪治疗后,指导患者做直腿抬高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和按摩达到锻炼身体、对抗术后体能下降、预防和治疗骨关节疾患的目的[2]。具体方法:被动直腿抬高:麻醉消退后在护士协助下,尽量伸直膝关节,将大腿抬起至尽量大的角度。主动直腿抬高:膝关节尽量伸直,抬至足跟距床面20 cm处,麻醉消退后即可进行。练习时严禁暴力动作,猛推猛拉,宜轻抬轻放,动作柔和,防止对神经根部刺激过强导致局部水肿,使症状加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第1 d,第2 d,第3 d,第4 d后术部组织水肿及神经根粘连消失;治疗第3 w,第4 w,第5 w后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愈合诊断标准为术后疼痛逐步消失,肿胀消退,一般性软组织损伤已修复,手术椎体初步稳定。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组织水肿及神经根粘连差异。 转贴于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水肿消退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组织水肿消退时间比较见表1。从表1可见,两组患者水肿消退时间比较,Z=14.88,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组织水肿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短。
     
  2.2 两组患者术后神经根粘连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神经根粘连发生率比较见表2。从表2可见,两组患者术后神经根粘连发生率比较,Z=10.8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神经根粘连时间较对照组低。
  
  3 讨论
  电脑骨折愈合仪治疗是利用旋转干扰电和安得森电流表,以无创伤的内生电流刺激作用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循环,起到了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旋转干扰电比传统干扰电使电流及疗效的区域、方向、密度及其所引起的电物理及化学的变化都按照电脑设定的疗程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并使疗效的区域及深度有了很大的延伸。电脑骨折愈合仪是一种不带频差的强化中频电。是一种它所提供的不一种刺激电流,而是一种愈合电流,它可以改善代谢:重复去极化造成相应的复极化增加,加强钠、钾泵的活动,增加AMP的分裂使自由磷增加。释放腺苷:AMP分裂使腺苷增加,也使cAMP增加,cAMP作为“第二信使”活化细胞功能。改善微循环:腺苷对B 受体反复作用,增加细胞的代谢,加强血管张力。此外中频电报旋转,向量变化改善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及血管张力,在改善深部组织的吸收和代谢过程的同电脑骨折愈合仪的电流,还可以通过它的振荡效果稀释疼痛及炎症因子。结合直腿抬高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的及血管张力,预防神经根粘连和组织水肿,提高机体反应性,增加肌体的再生修复能力。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组织水肿消退时间及神经根粘连的发生率较对照组的低,结果说明,在电脑骨折愈合仪治疗与直腿抬高相结合进行治疗,可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组织水肿消退时间及神经根粘连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4 小结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采用电脑骨折愈合仪治疗与直腿抬高相结合进行治疗,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防止神经根粘连,缩短病程的作用。此种方法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治疗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患者愿意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飞麟.早期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2).
[2] 朱曙光,刘卫民,高存楼.功能锻炼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J].中医骨科,1994,6(2)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