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结合八正散对小儿尿路感染效果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4102 日期:2025-05-25 来源:论文网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联合八正散治疗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尿路感染小儿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进行尿路感染常规治疗并采用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八正散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八正散后对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愈2例,显效3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患者治愈3例,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八正散联合对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治疗小儿尿路感染具有增强抗菌、利尿的效果,治疗小儿尿路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尿路感染 头孢曲松钠 舒巴坦钠 八正散临床效果
  尿路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感染性疾病之一,发病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对于小儿尿路感染,感染部位局限在某一部位的较少,而且临床上很难准确定位,有可能发生尿道炎,膀胱炎,输尿管炎,严重者可累及肾,造成肾盂肾炎,故需要及早的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免形成慢性肾盂肾炎。通常小儿尿路感染治疗不彻底,容易反复发作[1]。目前寻找根治小儿尿路感染的药物治疗方法称为临床的研究热点之一。临床上常用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包括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等。但单一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很难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尿中的白蛋白也很难消退[2]。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尿路感染小儿患者,通过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联合八正散治疗小儿尿路感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尿路感染小儿患者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其中小于3岁以下的儿童为30例,占60%。临床表现:发热患者有15例,肉眼血尿患者有3例,呕吐患者有5例,多尿患者有6例,遗尿患者有2例,腹痛患者有10例。均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尿路感染。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2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1例,女14例,平均年龄3.5岁。2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1例,女14例,平均年龄3.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的膀胱刺激征及腰部酸痛,辅助检查时尿常规:发现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菌落计数在10万/ml以上。血常规检查:急性期血白细胞轻度或中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可有核左移现象,在选择病例时需要排除肾结核、肾小球肾炎、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过多饮水,勤排尿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给予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0.75g静脉滴注,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八正散煎服,每日1剂,水煎成300ml左右,可以分多次服用,治疗周期为7天。
  1.4 疗效评价标准 按以下标准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尿常规检查和尿菌检查均为阴性,6个月内没有复发。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尿常规检查接近正常,尿菌检查呈现阴性。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减轻,尿常规检查显示有显著的改善,尿菌检查偶见阳性;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任何改善或病情进一步加重,尿菌复查时为阳性,且为同一菌种。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分析,对统计学数据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愈2例,显效3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患者治愈3例,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患者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出现。
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治疗效果经X2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表见下表。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对照表(例,%)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25   2(8.00)   3(12.00)   11(44.00)   9(36.00)   64.00
  观察组   25   3(12.00)   5(20.00)   15(60.00)   2(8.00)   92.00 转贴于    3 讨论
  小儿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常常会导致慢性肾盂肾炎的发生,如治疗不及时和治疗方法不合理,常常会引起慢性肾衰竭。临床上常常会选用用磺胺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半合成青霉素以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来进行治疗。但是由于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会逐渐增加,对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和敏感性降低,尤其是治疗小儿尿路感染时效果往往不理想。此外,在单一应用抗生素治疗时,往往还会因为胃肠道的反应导致治疗中断。
  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为头孢曲松钠与舒巴坦钠的组合制剂。前者为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临床上主要应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感染,而且对青霉素或其它头孢类药物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它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杀灭细菌,并通过肾来排泄,在尿液中的浓度较高,故适合应用于尿路感染中。舒巴坦钠为不可逆的竞争性β-内酰胺酶抑制药,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及革兰氏阴性细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均具有很强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两者合用可起到药物的协同作用,对细菌的杀伤力更强,抗菌谱更广。通常在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出来之前的临床用药均为经验用药,泌尿系感染的细菌一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杆菌有是最主要的致病菌[3]。
  尿路感染在中医认为属于淋证中的热淋范围,病虽在膀胱和肾脏,但是与肝脾都有关系,其病机为湿热之邪蕴结于下焦,膀胱受热郁结,气化不利所致不能宣行水道。临床表现为小便频数、灼热刺痛、淋漓不净,属于虚实兼杂的疾病。按照中医的理论治疗应该应用清热通淋利湿之法。八正散是由车前子、瞿麦、木通、扁蓄、滑石、枝子、大黄、甘草梢、灯芯组成。长期以来被用做治疗湿热下注,小便淋沥涩瘾的良方。八正散方中的扁蓄、瞿麦、木通、车前子、滑石等具有清热除湿,利尿通淋的作用,通过泻火通淋,既可以消除尿路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还能使病菌转阴而消除病因,另外,八正散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尿路御防感染的能力,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4]。在利用八正散治疗尿路感染时,应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差异,随症加减。
  八正散与西药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合用治疗小儿尿路感染具有增强抗菌、利尿的效果,见效较快,减少了耐药性的发生,毒副作用较小,比较安全可靠,保证了治疗过程中的连续性,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刘爱民,黄雄亮,谢玲玲,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尿路感染85例[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8(10):153-154.
[2] 张文青,左琪.加味八正散治疗湿热下注型急性下尿路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3):142-143.
[3] 林鸣,胡国华,郑海文.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联合八正散治疗小儿尿路感染42例[J].医药导报,2011,30(6):765-766.
[4] 廖振荣,张伟君.八正散加昧配合加替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 2009, 1 (19):62-6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