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尝试使用贝复剂联合吹氧治疗压疮,其优点不但在于护理方法简便易行,容易掌握,很好操作,而且对患者来说,治疗周期短,见效快,也相对经济实惠,容易接受,因此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压疮 贝复剂 吹氧治疗
压疮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防治压疮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着医护人员的难题,它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影响疾病的康复,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本科室(神经内科)对20例压疮患者采用贝复剂联合吹氧治疗压疮,并结合全身治疗及抗感染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压疮患者20例(25处),男 11例,女9例;年龄65~89岁,平均72岁。骶尾部10处,左髋部5处,右髋部4处,肩胛部 3处,脚后跟3处。压疮面积1.0cm×1.0cm-12cm×15cm,其中浅度溃疡期15处,坏死溃疡期10处,共25处。随机分为观察组10例(15处)和对照组10例(10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1典型病历
患者男81岁,于2010年10月9日因大面积脑梗死伴多处压疮收住本院神经内科治疗。病人因长期卧床,共患有3处压疮,其部位:骶尾部l处,左髂部各l处,左足跟部l处,其最大面积7×8cm,最小面积2×2cm,均为Ⅲ度压疮。患者嗜睡,全身状况差,体质消瘦,低蛋白血症,二便失禁。我们使用贝复剂联合吹氧治疗压疮并结合营养支持治疗(人血白蛋白10g qod)及抗感染治疗,严格执行q1-2h的翻身护理措施,3处压疮全部治愈,治疗时间18天。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消毒伤口及周围皮肤,用无菌呋喃西林纱布湿敷,保持疮面湿润,在外覆盖敷料包扎,据伤口情况换药1-2次/日。
1.2.2观察组 以0.1%碘伏或呋喃西林溶液消毒伤口及周围皮肤,再以生理盐水清洗疮面,然后给予吹氧疗法:连接输氧装置,氧气经湿化过滤后,向创面直接给氧,距离创面 2cm,氧流量为5~6L/mim,每次给氧30mim,2次/d,早晚各1次。
补充说明:在人力资源充裕的情况下,由护理人员手持吸氧管近距离持续给疮面吹氧当然是可以的,其方法是从压疮中心处向外旋转吹氧。但在目前各大医院护理人员短缺的形势下不予提倡和推荐,请使用以下事半功倍的吹氧方法。
吹氧装置1:使用吸氧面罩或塑料袋罩住创面并固定四周,通过输氧管直接吹拂创面。(氧流量、给氧时间同上)
吹氧装置2:原创自制:在留取尿标本的透明塑料容器小杯底部挖2小孔,孔间距离同一次性双腔鼻导管的双鼻塞之间的距离。使用时将双鼻塞置入2小孔,氧气管接口连接输氧装置即可。倒扣小杯于创面周围皮肤之上并妥善固定,通过2小孔向创面吹氧。此法适用于创面小范围封闭给氧。(氧流量、给氧时间同上)
1.2.3给氧结束后,用将贝复剂直接喷于患处,或在患处覆盖适当大小的消毒纱布,用药液均匀喷湿纱布(以药液不溢出为准),适当包扎即可。用量:50-300AU/Cm。、以此150AU/Cm为宜。每日3-4次,或遵医嘱。(本品喷头为医药专科设计每喷一次约合bFGF300AU活性单位) 转贴于
2 临床观察
2.1效果:在使用贝复剂联合直接吹氧治疗3-5天后,压疮创面周围组织的颜色明显改善,由最初的紫黑色逐渐变得红润,氧气促使坏死组织氧化分解,创面变得清洁干燥。新生健康肉芽生长迅速,创面周围上皮生长迅速,皮岛向中心部生长,疮面缩小并逐渐形成一薄的痂皮直至完全愈合。
2.2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 2组疗效比较 例( % )
3 讨论
3.1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对来源于中胚层和外胚层的细胞(如上皮细胞、真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具有促进修复和再生作用。动物试验结果表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贝复剂)能促进毛细血管再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创面的愈合。
3.2压疮为局部缺血缺氧而造成的组织坏死。高流量局部吹氧可使坏死组织氧化分解,促使正常细胞的氧合,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降低毛细血管血压,加速消除水肿。氧气直吹到创面,可抑制厌氧菌和腐败性细菌的生长,使溃疡面分泌物减少,炎症减轻。吹氧又能加速创面干燥,增加局部抵抗力,进一步促进创面愈合。
3.3结论:尝试使用贝复剂联合吹氧治疗压疮,其优点不但在于护理方法简便易行,容易掌握,很好操作,而且对患者来说,治疗周期短,见效快,也相对经济实惠,容易接受,因此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参 考 文 献
[1]徐州市中医院.张淑美.《生肌膏联合氧疗治疗Ⅲ度压疮效果观察》齐鲁护理杂志 2010年第16卷第23期.
关于贝复剂联合吹氧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